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窦红莉 李颖 陕西中医药大学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厚植廉洁文化沃土,离不开已有的思想理论资源。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中医药文化与廉洁文化理念相通、目标一致、思维契合、举措趋同,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促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善治未病 防患未然
《黄帝内经》有载,“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后世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总结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三防”思想,重在强调要加强平时的精神调摄和养成浩然正气,这与廉洁文化建设所强调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理念相通。高校师生既没有天然“免疫力”,也没有天生的“金刚不坏之身”,尤其是广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在高校的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灵活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防微杜渐,坚持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做细做小,充分发挥文化建设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为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补足精神之钙、增强提高廉洁自律的意识,绷紧纪律规矩之弦。
扶正祛邪 固本培元
《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产生的内在原因,故而主张“扶正祛邪”,这与廉洁文化所倡导的“惩恶扬善”、树立“新风正气”、从思想上固本培元的目标一致。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就要营造清正校风,全体教职员工正心修身,使各部门正气充盈,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和精神堤坝,从而抵挡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因素的干扰,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整体观念 统筹推进
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的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统一相应,主张人体经脉、脏器相互制约与协调共济的同时,强调天地四时之气与人体五脏的相互关联。这与《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所要求的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的大局观思维契合。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师生的个人改造与整体环境建设密不可分。一要充分借鉴中医药学的“整体观”,把廉洁文件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常抓不懈,形成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二要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廉洁文化建设的合力。三要吸收借鉴国外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运用历史纵深思维,开展国别对比研究,从他国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中学习借鉴有益元素,助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辨证施治 分类施策
“辨证施治”是中医“整体观”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被称为概括整个临床思维过程的方法论,这与廉洁文化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要求的“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的举措趋同。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中医药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结合不同的情形辨其症、开良方。一是高校干部廉洁从政。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为广大师生树立清正廉洁的风向标。二是高校教师廉洁从教。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能够在思想上严于律己、在行动上为人表率,充分发挥教师在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三是高校职工廉洁从业。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加强各个服务岗位全员育人、廉洁从业的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廉洁观念,提高高校职工服务育人水平。四是高校学生廉洁修身。加强学生的德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