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856年初,太平军在江西战场、天京战场、武昌战场等均取得重大进展,曾国藩、胡林翼等湘军骨干要员被分割包围在武昌、南昌,主力损失惨重;一向被誉为长城的“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则相继被摧毁,八旗、绿营遍地跑;英法列强则不断挑衅大清,并向太平天国伸出橄榄枝。此时,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巅峰状态,麾下精兵十余万,碾压国内任何一支武装力量。可惜,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天京事变”爆发,东殿、北殿、翼殿、燕殿自相残杀,2万余骨干力量死于内斗,石达开又率10万精兵外出,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错失了再次北伐满清,驱逐鞑虏之最佳机会。那么,如果此时“天京事变”没爆发,太平天国该如何组团北上,才有望推翻满清,驱逐鞑虏呢?
北伐主帅——东王杨秀清太平天国“首义五大王”中,堪称帅才的当属东王杨秀清,石达开虽然不错,但只是将才,帅才则谈不上。清朝大间谍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评价:“于行阵机宜,山川形势,颇能谙习。虽不读书,罔知兵法,然皆谲诈机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势。”对杨之军事才华十分肯定。洪仁在自述时评价他:“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而今进寸退尺,战胜攻取,大逊于曩时”,对东王敬仰万分。此外,杨秀清具有“代天父传言”之权力,可以让军队绝对效忠,部将绝对听命,做到“神指挥枪”。所以,北伐主帅当属杨秀清,他必须亲自挂帅出征,把握战局动态,灵活应对伐过程中出现之任何情况,确保战略目标实现。
先锋大将——秦日纲、陈玉成北伐主帅选定后,下一步则考虑前锋大将,秦日纲、陈玉成当之无愧。燕王秦日纲独自带领大军水平很一般,除了镇守水窦拿下全功之外,其他战斗要么是惨败而归,要么是虎头蛇尾,以致李秀成说他:“并无什么才情”。但是,秦日纲人高马大,冲锋陷阵很给力,李秀成说他:“忠勇信义”。换句话说,杨秀清挂帅,秦日纲当前锋,亲自操刀杀敌还是很不错,毕竟他勇猛彪悍。为了弥补秦日纲之不足,前锋大将应该再加上陈玉成,此人勇猛无敌,悍不畏死。胡林翼评价他:“贼中精锐,只四眼狗一支耳,他何足虑耶!”戴德坚《蓬莱馆尺牍》说他:“凶狡杰出,善摧大敌”,“近世罕有其匹”。所以,秦日纲、陈玉成做为北伐的先锋大将很适合,两者可以互补,对付北方满洲铁骑还是绰绰有余。
后勤保障——石达开、李秀成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与补给。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精锐北伐,不出半年,前锋直逼天津城下,吓坏了咸丰皇帝。可惜,北伐军后勤补给困难,后全军覆没。所以,此次北伐,后勤工作必须做好,要确保前线部队粮草、弹药、衣物供应充足。那么,谁人堪任后勤工作呢,非石达开、李秀成莫属。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太平军筹集粮草工作基本都是石达开干,没有石达开筹集粮草,太平军在长沙城下也许就得饿死了;定都天京后,没有石达开在安徽征粮,天京粮荒无法解决。可以说,石达开是搞民政高手,适合担任后勤保障工作。此外,石达开善长使用水师,这极大便利他利用运河之优势,从水路补给前线。李秀成呢?与石达开长项差不多,搞民政高手,筹粮很在行,招降纳叛更在行。
后方镇守——韦俊、林启荣北伐大军出动后,大后方兵力空虚,湘军很可能趁虚而入,在后院烧起一把熊熊大火,使太平军腹背受敌,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从而影响北伐大业。所以,太平军主力出师北伐后,后方必须得有得力干将协助洪秀全镇守,防止湘军在背后捅刀子。那么,谁人适合镇守后方呢?韦俊、林启荣当之无愧。韦俊,北王韦昌辉弟弟,太平天国最厉害的“国宗”,攻防兼备,勇猛无敌,陈玉成曾是其麾下一员干将;武昌东门一战,击毙湘军二号人物罗泽南,曾文正痛不欲生。林启荣也是攻防兼备,曾国藩说:“林启荣善战,吾人之所不能及也”。湘军首席悍将,满洲勇士塔齐布与林启荣多次在九江城下激战,不但没有捞到便宜,还被活活气死,可知林并非一般之人。所以,镇守大后方,防止湘军偷袭,韦俊、林启荣非常适合。
综上所述,1856年,太平天国处在极盛时期,东王杨秀清挂帅出师北伐,秦日纲、陈玉成任前锋主将,石达开、李秀成保证粮草供给,韦俊、林启荣镇守大后方。如此组团作战,应该有把握推翻满清,驱逐鞑虏。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