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5月23日讯每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欢庆的氛围中,透析患者却面临着一份特殊的“考题”,如何在享受节日的喜悦的同时,又能兼顾到那脆弱的健康呢?
5月19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毛英华护士长利用清场的时间,为所有透析患者送上了一份科学饮食的宝贵建议,让他们在节日里也能健康相伴。
谈及粽子,那软糯的口感、丰富的馅料,无不让人垂涎欲滴。但对于透析患者而言,粽子却隐藏着不少“健康陷阱”。糯米、豆类、咸蛋黄、肥肉等主要原料,虽美味却暗藏风险。红豆、枣类等馅料,钾含量颇高,稍不留神便可能引发高钾血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蛋黄、腌制肉类,含磷添加剂多不胜数,无疑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剧钙磷代谢紊乱的困境;咸粽钠含量居高不下,甜粽糖分超标严重,易诱发高血压、水肿或血糖波动,让人防不胜防;而糯米黏腻难消化,过量食用更可能增加口渴感,导致饮水过量,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面对这些挑战,建议透析患者端午节期间在饮食方面做到的“四原则”。首先,选“低钾低磷”食材,粽子改良势在必行。用西米、低磷糯米替代传统糯米,馅料则选择低钾蔬菜如冬瓜、白菜,搭配少量瘦肉,坚决避免豆类、蛋黄等高风险食材。蘸料也要清淡为宜,舍弃白糖、酱油,用少量蜂蜜或柠檬汁调味,既美味又健康。其次,控制分量,浅尝辄止。粽子虽好,但不可贪多。建议将粽子作为主食替代,每次不超过50克,约莫1/4个小粽的量,再搭配青菜、瓜类,平衡膳食纤维,让身体更加轻盈。再者,限盐限水,警惕隐形钠。咸粽虽香,但透析患者需敬而远之。自制粽子时,可加入香菇、枸杞等天然提鲜食材,既美味又健康。吃粽当日,更要减少其他主食的盐分摄入,并严格记录饮水量,确保身体的水分平衡。
日聚餐时,不妨采用“三问法”。一问食材,是否含高钾/高磷成分?二问做法,是否油炸、腌制或高盐糖?三问分量,是否超出每日推荐摄入?如此一问一答,让饮食更加科学合理。
除了饮食上的注意,各个责任护士也在群里发送各种节日小贴上,适度活动助消化,餐后1小时可散步、做轻柔拉伸,促进肠胃蠕动,让身体更加舒畅。监测指标更不松懈,节日前后要加强血压、体重、尿量的监测,一旦出现水肿或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让大家在快乐过节的同时也保证身体健康。
端午节,承载着文化的温度,健康则是生命延续的根基。对于透析患者而言,节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品尝那美味的粽子,更在于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守护屏障。愿每一颗粽子,都不仅仅包裹着祝福,更包裹着对健康的敬畏与坚持。在这粽香四溢的节日里,共同守护健康,享受那份独特的节日韵味。(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