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人间至美,莫过于情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8-02 06:49:00 来源:四川日报

□何万敏

王慧骐的散文集《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中,有一篇《华西医院,三个我要记住的人》,写作家弟弟的生命最后一段日子,在医院邂逅到的3位普通人。

“第一位是何教授”,重庆人,现已80多岁,身体非常硬朗。每周3天门诊,两天授课。何教授是肝胆胰外科专家,另推荐了对症专家,使病人进入实质性治疗,而对自己爱莫能助深表歉疚。后得知病人过世,发来挽联,足见一位医者的大爱仁心。

“第二位要记住的是年轻的小王医生”,30多岁,家在凉山,华西第四医院姑息科管床医生,知书达礼,善解人意,让病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和依靠。

“还有一位是护工杨师傅”,50岁出头,病区护工班长,对病人特别体贴,不惜力,不怕苦。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尽管大家都尽心尽力了,但最终弟弟还是没能留住。心恸之余,想起这几位在他生命最后时刻给过他切实帮助的人,我想说的是,我这个哥哥会一直记着你们。”

作家以文字记住的3个人,既不是达官贵人,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一个鲜活生命身处最后一程的艰难时刻,得到关怀与抚慰的施与者。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医生与病人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情感机制;病痛的困境放大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医者的所作所为容易被置于病人和亲属的瞩目中。作家没有任何挑剔和抱怨不满,慈眉善目看见的,满是真挚的理解和温暖的记述。

人生无常。生的哭啼带来新欢喜,命的消逝无不让人痛惜。目睹一个生命的最后历程,无论匆忙还是漫长,情真意切的心灵空间,往往会得到极大限度的拓展。那些长歌当哭,一泻千里,疼痛与撕裂交加的不舍,当令人泪涕。这里坦然面对,呵护尊严,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对一段生命有过交集的普通人的感激,叠加了作者慈悲为怀的真性情。

《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全书收录82篇散文,分为3辑:城市的体温不慌、在地图上回家、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分辑标题大致勾勒出内容的面向,不慌不忙写人与事——男女老少,工农兵商,主客亲朋,发生那么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集、事务的交结、物质的交往。

或一起学习,或共同写作,或主持刊物,或采访人物,或协助出版,或帮忙生活,或是同厂,或本同乡等,人之一生,驻足凝望或心底念想的人生风景,总不过是留一些给亲人挚友、故乡童年,一些给青春理想、峥嵘岁月,一些给萍水相逢、擦肩而过。

作家更多从普遍性的平静生活中,打量喜爱与仁慈的真情流露,以平视的目光,以人与人之间对等的理解、尊重、欣赏,取得精神上的生命价值确认。在繁复的社会里,每个人的阳光照耀、风雨兼程,心性深处生活过的真切其实自带光芒。

如书中的众生,他们可能是楼下包子店的老板,发屋的老板娘,天泉湖边的农人,可能是做豆腐的,开书店的,微信里每天互道早安的朋友;他们可能正在求医问药的路上,在出差奔波的旅途,或刚经历过人生重大的变故。太多的人看起来与你并无不同,也许只是匆匆打了个照面,或在一段极为短暂的旅程中相伴而行,从此再不会重逢。可他们不正是我们吗?无数普通平凡的我们,无数稀松平常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写下来,就成了这热气腾腾、鲜活真实的烟火人间。

在王慧骐笔下,生活中的人与事似乎都能呈现值得书写的情状,而几乎没有什么是世间难言的人像与物象。于是,我们在文学中发现新的看见,来自心间的生长,交往,浸染,凝结。文学不在意向读者传递具体的知识,胜在可以传递心灵的力量。认真的体会和细致的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些散文里聚集成生活的动力。本来,文学的阐释无论宏大叙事还是细致观察,是否与心灵的真实血肉相连,应该是衡量品质高下的法则吧。

这当然不是指对生活图景的简单描摹,即使非虚构的写实也需要作家选材。经过生命体验与文学裁剪双重考量的生活日常,才能支撑复杂情感的能力,导引文学抵达领悟生命、感知世界的路径。

克制、内敛,宁愿收着笔力也不肯恣肆放浪,擅用素描的方法细致准确刻画,也不着多少色彩夸张斑斓。如果仅从词语铺陈的叙事表面来分析,或许这只是一个作家所选择的文学策略。但在王慧骐这里却不是,笔端的文字与智性的思想是合而为一的,即本质上作家抱持真善美的相统摄,真切的目光始终平视世间的人与事,提笔描述的日常生活与平凡琐碎,仿佛都笼罩了一层洁净的温柔。

所以,这册散文集,我首先不是从文学审美的视角来作赏析,而是来听朋友讲述人间烟火漫卷,相看个体生命与世事周遭的因应。城市与乡野,大街与小巷,是来来往往的人们生生不息的世界。万物有它自己的呼吸,有它自己的节律。作家多了一份珍惜,透过时间的滤镜延伸出文字的感观,琐碎的日常瞬间,人们的温婉声音,平静的生活有值得咀嚼的滋味,经历世故会增添成熟的体谅。有欣喜,有伤感,有顾盼,有无奈,有遗憾,有苦难……有生活的温存相依,写作已不是生活的派生物,而是生活本身。

(《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王慧骐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年5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献平最切身的文体,莫过于散文随笔。一在于速度。目之所及,心之所生,配以章法,即文采勃发,情思胸臆,不时之间,跃然纸上。二在于精悍。所谓文章之要义,首在动人,简约而有力。三在于
2023-12-01 06:07:00
人老了,最好的活法莫过于这四个
...了许多老年人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人老了,最好的活法莫过于遵循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不仅关乎身心健康,更关乎生活的态度与质量。1. 保持学习的热情,拥抱新知老年并非学习的终点,而
2025-02-19 00:12:00
余生很长,把真心留给懂你的人,把感情留给爱你的人
...家桐华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种遇见,最美好的,莫过于,在我最美的时光里与你相遇。”若是相遇太早,错过为陌路人;相遇太晚,又丢了爱的勇气。生命之幸,就是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最舒
2023-09-02 17:28:00
花溪公园新地标 | 一位知名作家与一位贵州诗人的故事
...名人的足迹,而这其中情义最为深厚的当代文坛知名作家莫过于叶辛老师。叶老优秀的人品、文品,又是贵州省的文化形象大使,请他题字最合适不过,最终决定邀请叶老题字。叶老非常用心,挥毫
2024-06-18 22:30:00
缙云丨宋燕:“软老爷”游江
...女青年们都喜欢他这盘菜?其间,女作家们表达得最多的莫过于一句:“我们能在游江的画中,找到自己。”也为此觉得游江所“致”的这面镜,果真是一片明镜,照遍天下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
2023-12-12 06:52:00
《星落凝成糖》:3大悲剧人物全部锁定!少典有琴并非最惨之人
...03第一悲情人物:夜昙有人也许会认为,全剧最悲情的人莫过于男主角,可是不要忘了,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在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女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为战士的男人在战场
2023-03-06 21:41:00
黄葛树丨许大立:芳菲四月随诗人李钢去看花
...有深深的庭院、无数的宝物和尘封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美女解说员的这句话:此园曾占地60亩,是仅次于四川大邑县刘文彩地主庄园的又一个地主庄园。天府之国,富庶之地,深宅大院,
2025-04-28 07:04:00
心向阳光,微笑向暖;在粗茶淡饭里,心怀远方,行在当下
...的一季花开中安坐,在每个季节中安然度日。最好的人生莫过于每天醒来,都能有着从容的微笑,有着慈悲的善意,有着信仰的力量,有着美好的希望。在平凡的日子里,心向阳光,微笑向暖;在粗
2023-05-06 16:20:00
...陵基金捐赠1711万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莫过于水”。诗词女儿走了,叶嘉莹用一生把自己变成了一座诗词丰碑;风雅永存人间,叶嘉莹用诗词书写了生命风雅的最美篇章。她让
2024-11-25 10:4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