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06:07:00 来源:四川日报

□杨献平

最切身的文体,莫过于散文随笔。一在于速度。目之所及,心之所生,配以章法,即文采勃发,情思胸臆,不时之间,跃然纸上。二在于精悍。所谓文章之要义,首在动人,简约而有力。三在于婉约与美。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所言:“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言无言之像,隐心事于辞章之中,盖为文章之道。

散文随笔最能见作家之真性情,兼及其学养、对世界的态度与现实生活、万般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一个作家最基本的文学能力,就是不断地与诸般的人事物,尤其是这世上众多的“他者”,产生“内在的共鸣关系”,进而感同身受,融入和被融入,这是一个外向与内化的非凡过程。纵观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的作品,大抵是关于个人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的,这几位作家,多数在散文之外,还以诗歌或者某些研究名世。

其中的李元胜、王杰平都是诗人。李元胜有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闻名遐迩,王杰平沉静低调,往往在其诗作中表现出强悍的“内力”与微光。

李元胜在诗歌之外,堪称博物学家,当然也是散文家。他的精力和笔墨,大都用在山间诸般的动植物上。那些寂寂无名的存在,构成了人类之外的繁杂与幽秘世界。事实上,这地球上的每一种事物,都是和人类一衣带水、同气连枝、相辅相成的。《巴朗山的花与蝶》写他深入位于四川小金、汶川、宝兴三县交界处的巴朗山,探访川西绿绒蒿、紫花雪山报春、老鹳草、珍珠绢蝶等高原植物与生命的过程。几个意气相投的人,在横断山脉—邛崃山支系的皱褶中,攀登与发现,惊喜和躬身,在大地的高处,和那些坚韧、妖娆而又意蕴深长的动植物邂逅。这种探险或者说寻访,本身就是诗意的,具有欣喜与悲悯意味的。

王杰平原籍四川,现在重庆工作。从文章中看,大抵也是在成都消磨过时光的。他对成都的观察和理解贴近生活,写成都人的脾性,喜小不贪大,这一点我有同感,也和历史上关于成都人的诸多记载暗合。《成都生活》中,王杰平没有一味概括与总结,适时加入其侄儿作为“新成都人”对买车的心态与看法,使得文章落到了人间烟火中。他写热衷于逛公园的成都人或者成都人的一个特点,也道出了成都人生性闲适和对生活之慢的现实体验与具体表达方式。他写成都人的调性,体现在他们的粗疏中的精细,精细中对个体人的照顾甚至关怀。而这些,都是成都地域文化的一个典型表现。

李银昭的散文写作,总是厚积薄发。他对自己的写作,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庞惊涛是作家,也是学者。

李银昭《看雨》的情思与思考,从童年开始淅沥与漫漶。在雨中的少年,看到的是雷公火闪,大雨如注,雨中的房屋与草坡,都被天空的鞭子打击。而这种打击,也会催发更多的生机。在雨中读书的人,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是对琵琶之音的形象表达,也是作为孩子的作者,对大雨倾落大地的某种感觉。而更多的雨,借助瓦房、屋檐、风,再加雷电等,形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别样世界。尤其在农耕时代的乡村,大雨中及大雨后,万物被洗去尘埃,从而更加洁净与自在。

博尔赫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记——或者是别人的标记。”文学创作终究是一种持续建立的精神活动,作家和诗人笔下的事物,应当都具有归属性,而归属性的唯一指向就是写作它们的人。相对于李银昭的清朗叙述与童年叙事,庞惊涛的《凡人之碑》书写的是乡间的人情世道。乡村始终是一个独立循环的社会系统,即便现在,乡村的人群依旧贯彻和坚守着古老的农耕传统。庞惊涛写为父亲做寿时的乡情,礼金的收和不收,以及其本身表达的人心内里和情感因素,即使头脑最清晰的哲学家也会犯迷糊。而父亲作赋,且想刻碑矗立于村子入口处的想法和做法,令人倏然心惊,无论反对还是赞成,他的这种行为显然秉持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庞惊涛如此引入,我倒觉得,这篇文章愈加丰富与厚实,也显得意味深长,“此时无声胜有声”。

周吉敏近几年的散文创作令人瞩目,其文大气、节制,有趣味,多涉及人文地理与历史往事。与众不同的是,周吉敏的内化能力极强,往往在行文中纳古今于笔端,容历史与现实于一体,读来酣畅,引人有所思。《半山记》写南方之山川幽秘之所,温州与台州之间的括苍山脉,古来文气浓郁,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且名字也诗意盎然。周吉敏写半山的青苔流水、岩石树影、天空流云等,也写人在其中的心态与感受。她的文字轻盈、内敛、精准,将半山之形、色、质等,书写得清奇古雅,自然安静,又具有人文与烟火气息。

可以说,五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川观文学奖的主旨及其追求。大地行迹活色生香,人间烟火扎实幽秘。从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的作品来看,这个立足于四川的文学奖项,更加雍容大度了,她的手臂不仅延伸至重庆,也包揽全国。这是一种气度和胸襟,也是文学奖的出路所在。

散文随笔这个文体的内核永远是真诚、自由的,更要求作家的性情毕现与高度的个性化表现。左拉说:“在文学创作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真实感与个性表现。”这似乎也是一个真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寻生活诗意光 钟钟新书《慢品人间烟火色》悦读分享会圆满举办
...日上午,西安财经大学教师钟钟的散文集作品《慢品人间烟火色》悦读分享会在西影大厦Story House影屋艺术阶梯圆满举办。活动现场,钟钟与百名读者共赴一场浸润着生活温度的文学
2025-06-23 11:44:00
...说城市里存在那种邻里之间互不往来的习惯,但热爱人间烟火味的她,总喜欢观察他们。这些左邻右舍,不仅给她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象,还使她产生了书写他们的欲望。当然,罗芹仙想用文字表达的
2023-06-21 01:29:00
...自然不做作,身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坦诚朴素,写小人物和烟火人间具有天然优势。2021年,“菜场女作家”陈慧一边卖杂货一边写书的事迹登上央视新闻频道。如今,继散文集《渡你的人再久也
2024-05-04 07:31:00
胡静散文集《小城阙》出版发行
...,用饱含情感和典雅细腻的笔触,书写了“古城静走”“烟火人间”“光阴厚朴”“云烟过客”“风味无边”“皖地散曲”六个章节,恰似一幅精心绘制的长卷,徐徐展开这座城市多面的风姿。“古
2025-06-02 17:01:00
《江山待人》:人间烟火中的城市、诗性与人文关怀
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写道:“如果人们试图说明一个作者即便不使用华美生动的辞藻,不特别在意句子的曲线矫饰之美,仍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那么契诃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25-06-19 16:29:00
《疏灯细语人家》 一本于平凡中感悟人间烟火的“小暖书”
...边,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抓点。以最抚人心的人间烟火气,滋养每一个平凡的生命,仔细体会,每一个场景都很温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愿意去和渴望的地方,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
2024-05-10 11:04:00
《一个人的心能走多远》出版发行
...的爱”“穿行在故乡的土地上”“每颗心都是散落人间的烟火”5个小辑,记录了作者军旅生涯以及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工作的故事。杨伟智出生于重庆丰都,从军30年后转业至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2024-03-21 01:14:00
安宁自然随笔《万物相爱》出版:写作者对人类栖居地应报以敬畏
...主题散文集,收录了作家书写自己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地的十二篇深情文字。作品用纯熟细腻、富含哲理的文字,对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进行了诗意的描绘与解读。内蒙古大地广袤苍凉,深深浸
2023-08-28 14:33:00
人间至美,莫过于情
...味深长的故事,写下来,就成了这热气腾腾、鲜活真实的烟火人间。在王慧骐笔下,生活中的人与事似乎都能呈现值得书写的情状,而几乎没有什么是世间难言的人像与物象。于是,我们在文学中发
2024-08-02 0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