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江山待人》:人间烟火中的城市、诗性与人文关怀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6-19 16:2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江山待人》:人间烟火中的城市、诗性与人文关怀

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写道:“如果人们试图说明一个作者即便不使用华美生动的辞藻,不特别在意句子的曲线矫饰之美,仍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那么契诃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女作家曾红雨的散文亦是如此。

散文集《江山待人》汇集了著者几十年来的心血。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作家,曾红雨几十年笔耕不辍,一直向着朴素、宁静、真挚、简约、凝重的主题聚焦发力。其散文创作既扎根于东北地域文化土壤,又超越地域限制,呈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与品鉴时间、空间的轨迹。

厚植:城市与人文精神的深度交融

复调叙事中的历史褶皱中,看见曾红雨散文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在于其对生态意识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她突破了传统散文对自然风光的表层描写,比如《当城市与幸福连在一起》,文章的名字就赋予暖意,将“城市与人”这一地理概念升华为承载文化记忆的精神容器。文章通过描述长春市的文化氛围和居民的生活状态,强调了文化在提升幸福感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提到,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满足。文章中几个故事很生动,既是内容也是细节。此外,文章还提到长春获得“最有人情味城市”和“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称号的原因,强调了文化因素在提升城市幸福感中的关键作用。作者认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是城市内在生命力的体现,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的真情意达。

在《雕塑:文化长春的诉说》的文本中,作者以长春的城市雕塑为载体,探讨了雕塑艺术如何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以及它如何记录城市的历史、塑造城市的精神气质,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承载着长春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例如,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汇集了来自全球的雕塑作品,展现了长春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也展现了雕塑与市民生活的融合塑造城市精神,使雕塑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展现长春作为“东北亚雕塑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强调雕塑不仅是静态的艺术品,更是动态的城市叙事者。而《我们走在长春的解放大路》以长春的解放大路为叙事主线,将长春的历史、文化、市民生活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座既承载厚重记忆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形象。文章的核心思想在于:城市的道路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承载着城市的灵魂与精神。

《吴大澂在吉林片羽吉光》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清光绪六年至光绪十二年,清末爱国官员吴大澂奉旨来吉林督办边防,修筑炮台、建机器局、征服韩边外、平定朝鲜内乱,成为晚清史册中难得一见的光彩篇章。而吴大澂为寸土尽寸心的英雄壮举和稳边固防的大胆改革,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作者还善于在诉说吴大澂故事中体会历史的呼吸,从而升华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会永远激励着吉林儿女奋勇拼搏。在《行走在博物馆》《记忆·国道331》两篇文本中,作者将城市、历史的记忆与个体生命震颤给于最真切的诠释。

厚实:在传承中书写生命与情感的穿越

文学停止的地方,生活出现了。作者以“小我”去探视情感与世界的维度,转而抓住笔下人物的魂。《沱江,父亲的江》一文,作者通过描写沱江的美丽景色和父亲在报社的工作经历,反映了父亲对作者的关爱和支持。父亲不仅在职业上给予指导,还在生活中成为作者的榜样,鼓励作者坚持写作。文章还提到,父亲的教育方式独特,注重实践和体验,这使得作者在写作中能够深入生活,捕捉细节。通过这些回忆和描写,文章传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以及对故乡和沱江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文章不仅是对父亲的怀念,也是对故乡和文化的深情回顾。而再近距离中仰望父亲时,则体现出人间最朴实的父女情。在《喝酒啊,爸爸》开篇就令人泪目:“20岁时,爸爸意外罹难。彼时,我刚刚大四,金无一分,银无一两。半年后,毕业工作,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到爸爸的灵前痛哭一场。3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无法过深触及‘自己的父亲’这个话题。情绪,毫无提防,会瞬间崩溃。”而“记忆中,每天晚饭,无论菜品多么简陋,爸爸都要自斟自饮两小杯”则是父亲在那个清贫年代唯一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时刻,而作者的疼痛是“大厦已倾,他留下的酒成了我们的心结”。

而《一个人》则掩藏着作者的真实与率性,一个的行走、一个人的思考与一个人独自面对自我的对话,而去享受一个人的安静又何其容易,而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像一颗星星,或明或暗、或近或远、或大或小地悬挂在天幕上,构成了灵魂与时代星空相互映射。

作品能走多远,赖于思想有多深刻,而文学的深刻多见于哲学表达。这些生动细节,勾勒了场景,又能将镜头拉远,将个体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与天地宇宙中审视。这种收放自如的视角转换,使曾红雨的散文既有生活细节的温度,又有哲学思考的深度,在结构上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感。

厚遇:在城市褶皱中打捞生活微光

曾红雨散文语言艺术的精髓在于“是倾听,也是对话”,其诗性特质的渗透与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在散文的框架中注入诗的节奏与意境,形成独特的语言美学。在《彩云之南,那些绵长的爱情》中,她以诗化的语言描绘情感的多重意蕴:“漂亮的女老板睡眼惺忪、梦游般打着手鼓,我也是梦游般从店前走过,可是音响里传出的歌声立即又将我拽了回去”。这种表达既保留了散文的叙述自由,又融入了诗歌的凝练与韵律,使语言在质朴中见精致,在自然中显匠心。那些传唱歌曲都源于一个叫“爱情”的名词,是一种无可抗拒地的情感向往,和对流逝岁月的美好记忆,但终还是作者的这句“那些走过的风花雪月,走过了激情四溢,最后归于柴米油盐的感情是落地生根的爱情”的情感实践,才有了双重的视野和丰沛的内涵。

在《江山待人》中,“江山”这一核心意象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既是地理空间,又是文化符号;既是历史见证者,又是生命滋养者。通过意象的多重变奏,曾红雨构建起一个自足而开放的象征世界。正如作者在文中的道白“人生,沉甸丰盈的多在细节,刻骨难忘的更是过程”,历经风雨后的“人生就是一场享受过程的修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此外,《鲁南,壮怀激烈之热土》反映了鲁南地区在历史上经历的一系列激烈战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道出了作品内涵与化人的双重价值。《再听崔健的歌》是作者对崔健歌曲的那份独特记忆与老时光交融碰撞出的细微共鸣。这种从生命深处涌出的文化情怀,很多时候都成为作者理想人生的隐喻、自我精魂的寄托,展示了创作主体灵魂深处的精神追求。《小小的善》则能让人感到温暖和被关怀,构成了社会正能量机器最初的齿轮转动,这种充满张力的日常书写,消弭了宏大叙事的抽象性,将生活话语转化为可触摸的温度。

散文集《江山待人》以文学的方式保存了人性与社会的体温,以明暗相衬,表里相配的大量细节铸成文本的质感,再从时间中寻找那些被铭刻的、遮蔽的、轻盈的、逆水飞翔的力量。(作者:杜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呈的“跳跃”;凤溪地夜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时尚范与烟火气“哥俩”不期而遇,透着“一见如故”的喧嚣劲儿……人们常说,夜市,是城市中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亦能映照一座
2025-06-16 21:18:00
研讨|《灿烂的风和海》:慢调生活叙事写澳门的人间烟火气
...实现了文旅的深度融合,把景点深刻融入故事叙事中,靠烟火气息为文旅“引流”。且该剧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捕捉,摒弃了都市剧“悬浮”的诟病,赋予了都市剧灵魂。另外,该剧充分利用了大湾区
2025-01-07 10:29:00
《我的人间烟火》收官杨洋王楚然领衔演绎热血群像
...杨超越特别出演的烈火仁心青春成长情感大剧《我的人间烟火》将于今晚圆满收官。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热度一路走高,在全平台引起广泛讨论,在这个夏天带给观众最“火热”的追剧体验。
2023-07-27 13:43:00
...部负责人毕奇发表了以“科技为笔,人文为墨,勾画人间烟火气”为主题的演讲,展示了小红书在“文化+科技”赋能新的生活方式公益项目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现代人对户外活动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2024-10-18 11:47:00
...022年度)散文奖的作品,大抵是关于个人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的,这几位作家,多数在散文之外,还以诗歌或者某些研究名世。其中的李元胜、王杰平都是诗人。李元胜有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
2023-12-01 06:07:00
...南·活力浙江·大美中华”原创歌曲创作演唱会将在衢州江山市启动。在此之前,“不一样的花火”原创歌曲创作演唱会巡演已经走过省内宁波、仙居、湖州西塞山等地,在这个夏天掀起了阵阵浪潮
2023-08-07 21:21:00
...,却在古代文人们一次次纵情歌咏、泼墨挥洒中,幻化为诗性的人文空间,高耸为文学史上一座座人文精神高地。诗据楼生,楼以诗传。长江名楼和长江诗性文化相互成就,以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2024-12-05 15:48:00
...诗人本身的生活与生命的精神内质,并致力于生活经验向诗性经验转化。《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共99首诗,以象征千古爱情的玫瑰为意象,记录了他漂泊的爱情、苦难的爱情和落根的爱情。
2024-03-29 06:36:00
《热烈》:“朝气复归来”的中国歌舞片
...代化规训特质。但在电影中,同样释放了一种歌舞青春的诗性表达。这层诗性的期待既是电影作为歌舞片“诗舞乐”三位一体化的文化归旨体现;更在某种意义上,传递出了“何为良好生活”的诗性
2023-08-28 18:0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
赣超回眸之见字如面
烽烟将尽,战局已明。本周赛后,赣超的舞台便将只余两支队伍,为最后的荣耀而战。在这个奔涌着热血与热泪的夏天,赣超给予我们的
2025-10-11 04:21:00
合作共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6年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
10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6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在京举行,汇聚各方智慧,打磨优质内容,探索创新模式,整合优质资源
2025-10-10 20:31: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有媒体回访去年末爆火的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今年国庆期间,理发店已没了拥堵的人潮,不过依然要取号排队
2025-10-10 14:22:00
话剧《沧浪之水》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知识分子池大为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精神蜕变。作品不靠宏大叙事取胜,而是借助极简的舞台语言
2025-10-10 14:59:00
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由小人物重新讲过
◎朱彦凝近日,由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编剧、易立明执导的《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已死》(简称《罗吉》)在京首演。《罗吉》是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重构和戏仿之作
2025-10-10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