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远东
“丰收了,撂荒地也能种出高产的丝苗米!”近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转水镇撂荒地复耕丝苗米种植基地传来轰轰的机器声,农民正在用镰刀将收割机没收割到的稻谷收割下来,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转水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中,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力量,以有力措施吹响复耕号角。“我们把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作为一场“战役”来抓,镇、村领导干部带头复耕复种,在全镇掀起一场复耕种粮的热潮。”镇党委书记彭云洪说。昔日荒草地,如今稻禾田。转水镇青塘村的撂荒地较多,如何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成了村委的大难题。2022年初,工作队与青塘村党总支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党员带头筹集开发撂荒地资金,想方设法发动村民集约闲置土地,采取“村党总支+党员+农户”模式,在党建引领下,工作队在青塘村打造了转水镇首个撂荒地复耕复种丝苗米基地,种植面积达280多亩,为8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为100多户村民每年每亩增加600元田租,平均每户村民每年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目前为止,全镇共完成5300多亩撂荒地复耕复种,新增在耕面积24%,每年增产400多万斤粮食。“通过我们村委和党员带头,村民撂荒复耕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现在我们村是‘不比谁家的房子好,就比谁家的荒地少’,荒地变良田,看着舒服、心里开心。”青塘村党总支书记吴跃说。
为了更好的解决撂荒地复耕的可持续性,工作队通过以销促耕,以消费帮扶为手段,先想法子把优质的丝苗米卖出去,反推村民复耕复种,提高村民种植丝苗米的积极性,以消费帮扶的红利吸引各方资源加入丝苗米种植行业。工会采购不仅是转水丝苗米销售的重要渠道,也是打响转水丝苗米的重要环节。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帮扶优势,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向组团单位及下属商会、企业等各界发出消费帮扶倡议书。工作队驻镇两年多以来,组团单位及下属商会、企业,在转水镇采购了300多万元的丝苗米。工会采购是第一步,但想要把丝苗米卖得更好,还得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转水丝苗米,通过企业采购形成稳定的市场订单。为扩大销售渠道,工作队积极对接市场,组织转水镇农业企业与广州市番禺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米业分公司签订了每年采购300吨丝苗米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争取广州粤品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石基供销社等20多家企业向转水镇采购丝苗米,打通转水丝苗米销售市场。“有驻镇工作队牵线搭桥拓宽销售渠道,解决丝苗米的销售问题,我们种粮就更有信心。” 梅州嘉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嘉说。
为了保证种植丝苗米的质量和规模,工作队组织召开了全镇种植大会,引导各村种植大户和农民种上了高产优质“粮发香丝”丝苗米品种,通过“种子革命”、全镇种植统一品种,保证了市场的需求。同时,为了让丝苗米在质好的基础上,价格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工作队通过小块田变大块田,实现种植规模化、机械化,对转水丝苗米进行升级包装,将转水丝苗米运送到广州储藏、深加工和配送,不断降低成本。工作队还协助梅州嘉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转水镇成立消费帮扶馆,统一收购全镇的丝苗米,形成生产、合作、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为了更好的推动产业发展,转水镇在各村选聘“产业村长”,发挥产业能人的作用,加快村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在镇级成立强镇富村实业有限公司,与传统的合作社相比,国企强镇富村公司由专业的能人运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仅专业度更高,资本也更加厚实,运营更加规范,是合作社的升级版。通过“强镇富村”聚成合力,“产业村长”各显神通,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通过工作队两年多的努力,如今转水镇的农业产业起来了、农村变美了、农民脸上有笑容了。” 广州市番禺区驻五华县转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吴家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