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红楼梦》中的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开头,荣国府里正热闹非凡地为贾政庆祝生日。此时,宫中派来的六宫太监夏老爷前来传旨,贾政和他的哥哥,一等将军贾赦立刻被吓得手足无措,迅速打开大门迎接旨意。
夏守忠并没有违背诏命,他在檐前下马,满脸笑意,走到厅上,面朝南方站立,口中说道:“特旨:立即召贾政入朝,在临敬殿恭见陛下。”说完,他连茶水都没来得及喝,就骑马离开了。
贾政剧照
皇帝突然召见,前来传达旨意的太监非常低调,这让以贾母为首的家族成员们心中充满了不安。经过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后,管家赖大终于带来了消息:荣国府的大小姐贾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并晋封为贤德妃。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四位夫人进宫谢恩,宁荣两府的上下都显得面带喜色。
那么问题是,凤藻宫尚书指的是什么?贤德妃又属于哪个等级?贾元春这次的晋封究竟是好事吗?贾元春:一个不合格的工具人
根据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信息,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出生在正月初一。由于其“贤良淑德”,被选入宫中担任女史。这个情节很有意思,因为作为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孙女,贾元春入宫并不是为了成为妃子。
贾宝玉与贾元春剧照
那么女史究竟是什么呢?《红楼梦》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清交替之际,我们不妨参考一下明代对女史的定义。著名文学家沈德符在其所编的《万历野获编》中提到:女史是由掌握文理的女性读书人所晋升而来的。
所有的宫女若曾接受内臣的指导,并且熟读书籍,通晓文理的,首先会被认定为女秀才,之后逐步晋升为女史,再升为宫官,直至担任六局掌印的职务,那时她们的地位在清华内职中,会比外廷的官员更为显赫。—《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宫闱·女秀才》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宫官的六个尚品职进行了重新调整。皇宫内设有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和尚功局。以负责中宫事务的尚宫局为例,该局设有两名尚宫,级别为正五品。尚宫下设的职务包括正六品的司记、司言,以及各有两名的司簿和司闱。在司记的手下,有两名正七品的典记,和两名正八品的掌记,此外还有六名没有品级的女史。而光尚宫局里,就有二十名这样的女史。作为荣国公的孙女,进宫担任如此微不足道的女史,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自第二回到第十六回已经经历了数年时间,贾元春的突然升迁似乎是一件喜事。然而细想之下,宫中的现任皇帝显然有着其他的意图。
贾元春剧照
如今的贾元春身兼两职,一个是凤藻宫的尚书,另一个则是贤德妃,这样的组合实在有些搞笑。某位红学家将贾元春的凤藻宫尚书解读为一种职务,并将其与外朝的六部尚书相提并论,真是荒唐。哪个朝代的后宫妃子会同时负责尚宫、尚服、尚食等具体事务呢?至于“贤德妃”这一称号,更是令人费解,自古以来的封号一般是贤妃或德妃,这才算是比较正统的称谓。然而,当“贤德”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时,听起来像是什么呢?像是一种谥号。
《红楼梦》的创作者十分机智,为贾元春虚构了两个名号,实际上是为了避免人们去探究她的真实身份。归根结底,贾元春不过是皇帝用来对付贾府的工具,她的品级并不算关键。
诡异的元妃省亲
在元春被封为妃子不久,皇帝为了展现自己的仁爱与孝心,允许后宫的妃嫔家属在每个月的二六日进入宫中探望。而太上皇则进一步表示,后宫的妃嫔可以回家探亲,只要家中有合适的地方可以住宿和防卫。
大观园
贾元春这个贤良的妃子对政治显然缺乏敏感性,竟然要参与这样的事情。后宫的妃嫔探望与她自己出宫回家探亲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作为皇帝的女人,难道她可以轻易回家吗?真是毫无顾忌。更何况,这个提议还是太上皇提出的,结合书中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与这位太上皇的关系恐怕与历史上的唐玄宗和唐肃宗相似。
在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袋囊,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大观园已经完工,内部的古董摆设、花草树木一应俱全,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只待贾元春回家探亲。
于是贾政决定选择一个吉日来呈报。当天,得到了朱的批准:次年元宵节,恩准贾妃回家探望亲属。贾府领到这个恩旨后,愈加忙碌,连年也没能过得舒心。
好吧,第一个奇怪的地方出现了,回家探亲的日子竟然定在了正月十五。古代的习俗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说法,即正月十五、八月十五以及春节等团圆的日子,已婚女子是不能回娘家的?然而皇帝偏偏选择了这个日子,贾府的人们还得忙忙碌碌,连过年都无法安心。
贾母剧照
正月十五日那天,贾母带领着几位诰命夫人们清晨早早起床,精心打扮,五鼓时分(凌晨3至5点)便在荣府的大门外等待。然而,她们等了很久,感到有些不耐烦,直到一位太监前来告知贾妃当天的安排:未初刻(下午一点)用过午膳,未正二刻(下午两点半)前往宝灵宫拜佛,酉初刻(下午五点)再去太明宫领宴观看灯会,预计得等到戍初(晚上七点)才动身。
真是惊人,老太太凌晨三点就已经化妆穿上礼服在门口等候,难道她是准备随时出发?结果贾妃最早也要等到晚上七点才能出发。接下来,另一个令人困惑的情况出现了,难道贾妃的行程就没有人提前通知荣国府吗?皇妃出入宫廷,必然是由钦天监算好吉时,不可能随意行动,但贾府从始至终竟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经过一番周折,贾妃的随行队伍终于抵达。其中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被一些红学研究者用来曲解历史,硬是声称其创作日期在乾隆十年以后,这里不再赘述。游园结束后,众人来到贾母的正室,元春竟然说出了让人心惊胆战的话:
半日之后,贾妃勉强忍住悲伤露出微笑,安慰着贾母和王夫人道:“当初把我送到那无人之地,如今好不容易回到家,大家聚在一起,怎么不说笑反而哭起来呢?等会儿我就要走了,不知道再要多久才能回来!”说到这里,她又不由得哽咽起来。
贾元春剧照
宏伟的宫殿竟然成了“隐秘的地点”?随后贾政到帘外问候,贾妃泪眼汪汪地对父亲说道:“亲情虽在,终无心绪。”难道贾元春真的以为在自家说的话,皇帝就不会察觉吗?贾政吓得连忙说了许多客套话,核心在于要求贾妃“恪尽职守,勤勉小心地侍奉皇上”。
好了,第三个怪异之处出现了。作为显赫家族的女子,联姻不应该是她们的最终命运吗?能够进入宫中成为妃子,她却不思考如何协调娘家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反而喋喋不休提及“见不得人的地方”,贾元春的气度与胸襟实在太小了。身为皇妃,她就没有个人私事,不要以为她与贾母等人行了家族礼就可以随意言语,谁知道还有多少双眼睛和耳朵在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换言之,贾元春并不称职作为一个工具人。
总结:无论是贾元春在凤藻宫担任的官职,还是她作为贤德妃的称号,都显得极为可笑和奇怪。通过她回家后所说的话,可以推测出一个结论:这位贾妃并未受到宠爱,生活在宫中并不快乐。那么,皇帝为何会突然提升她为皇妃呢?或许答案就在于之前的秦可卿葬礼上。
北静王剧照
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宁国府的长孙媳秦可卿去世,北静王带头,南安郡王、西宁郡王、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平原侯、定城侯、襄阳侯、景田侯等众多前朝显贵的后代汇聚一堂,盛大的灵车队伍,大小轿子和各种执事、陈设、以及百余种杂耍,绵延了三四里。
这是一场严重超出常规的葬礼,曾为先皇立下赫赫战功的四王八公小集团齐聚一堂,显然对宫中的皇帝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警惕。对于一位必须同时应对太上皇及旧勋贵关系的皇帝来说,时间是他最大的敌人,适度的安抚与警示以防止矛盾升级则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多年默默无闻的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成为皇帝拉拢贾府的工具。然而,遗憾的是,贾元春对于政治的敏感度极低,完全没有扮演好这个角色,竟然公开站在太上皇一边要求省亲。皇帝故意选择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让她晚上回家而又在凌晨离去,且不提前告知贾府具体时间,这无疑是在警告贾元春。然而,这位贤德妃回到家后竟然说出如此缺乏气度的话,贾府在她的支持下,无法改善与皇帝的关系,他们未来的毁灭也已是不可避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大观园时,贾府上下普遍认为这是“用皇帝的银子来取悦皇帝”。因此,他们肆意挥霍,上下贪污,将大观园打造得华丽无比、奢华至极。然而,最终皇帝却给贾府带来了惨痛的打击,一分钱的补偿都没有,导致荣国府的经济彻底崩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