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大夏大学在赤水的影响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7 09: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 周超南

1937年,大夏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组成联合大学,于1937年10月迁校江西庐山牯岭。南京沦陷后,江西危急。于是,两校分别由大夏大学副校长欧元怀与复旦大学教务长章益、一部分教职员兼程前往贵阳,筹组从庐山再迁贵阳事宜。

1938年,复旦大学与大夏大学合组的联大分家,两校师生各返原校。迁校途中,复旦大学迁至重庆,大夏大学迁入贵阳。大夏大学迁入贵阳后,将校部设在讲武堂,即之前所设立的陆军小学旧址。1938年秋季,大夏大学在贵阳创办大夏中学;在花溪购地2000亩,用于筹建校舍。

1944年11月,日军侵入贵州南部,少数日军犯至独山,贵阳危急。校长王伯群决定将大夏大学迁于黔川边境的赤水县。正在筹备迁校赤水过程中,王伯群因胃疾逝于重庆,随即欧元怀辞去时任的贵州省教育厅厅长职务,继任校长,都匀县县长周世万调任赤水县县长,协助大夏大学迁校。经过三个月的跋涉,于1945年3月全体师生安全抵达赤水并复课。

1945年8月24日,校董会决定迁校回原籍上海,派副校长王毓祥赴沪与上海军政当局商洽接收中山路原校址事宜,同时,决定秋季仍在赤水开学。

返沪前夕,适逢22周年校庆,学校请文学院陈湛铨教授撰写《迁校纪念碑》碑文。1946年6月1日,大夏大学举行盛大校庆和迁校纪念碑揭幕仪式,将《迁校纪念碑》立于赤水县城文昌宫。

1946年7月,学校物资陆续撤出赤水,10月底全部运至上海。10月28日,师生2000人在上海中山路原校址新建大礼堂举行秋季开学典礼。

大夏大学在即将返回上海之际,还将一批图书、仪器、生物标本、教具、桌凳等教学设备,分别赠予当时的赤水一中、博文中学、女子中学等学校,充实学校教学设备。

大夏大学是赤水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时间虽不长,但给赤水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带来了良好影响和深刻印象。

及时传播新闻信息。当时,赤水县只有大夏大学有一部真空管收音机,置放于原赤水一中大礼堂,收听各地电台广播,群众通过广播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抗战形势。通过办墙报、报刊等形式,及时传播新闻信息。校内办有《天公报》,每周一期四版,《明报》《黔灵》《粤秀》等每周星期一贴出,供群众阅览。

为地方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在赤水期间,大夏大学江苏学会于1945年冬在赤水县城举办商业簿记夜校。名为商业簿记夜校,实为财会人员培训班,参学人员30多人,学员有社会青年,也有个别商业主和店员。这批会计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税务和金融部门工作。

丰富地方文体生活。大夏大学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自发组织球队,经常与赤水中学队、赤水小教联队进行友谊赛,增进学校与地方感情联络。学生自发组织剧团,其中如“大夏万岁剧团”,1946年春节期间演出话剧《北京人》,得到校内外一致好评。又如,在赤水私立博文中学露天广场,利用宽大的石条砌成舞台演出非洲“草裙舞”,异域的服饰、化妆,特别引人注目,演出效果良好。之前,赤水河根本没有女性下河游泳,1945年夏天,天气很热,大夏大学部分男女生在赤水城边长湾沱游泳,群众由此非议。后来,经过学校多方宣传,在大夏大学学生的坚持和带动下,女子游泳队伍逐渐扩大,开创了赤水女子游泳的先河。

开展法律服务。大夏大学拥有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促进教学相长。其中,大夏大学法学教授高承元,在赤水成立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在赤水民国档案中,至今还保留着在《赤水明报》上刊登的高承元代理陈金绎女士声明婚姻无效启事。同期档案中还保留了高承元在赤水所代理的三件案件的卷宗档案。从档案资料可以看出,高承元对案情调查深入,事实清楚,引用法律得当,所提出的诉讼代理意见得到采纳,均获胜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东师大前身之一 百年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揭幕
...海的大夏大学在1937年因抗战西迁,先后在庐山、贵阳、赤水等地办学。记者17日获悉,今年是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与赤水市政府携手共建的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揭幕。华
2024-05-17 11:37:00
华东师大与贵州赤水共建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
...之一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与贵州赤水市政府携手共建的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揭幕仪式,在大夏大学办学旧址赤水市文昌宫举行。大夏大学于1924年创建于上海,
2024-05-17 03:18: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本报讯 赤水市文昌宫片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各项工程有条不紊推进,其中的标志性工程——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布展已近尾声,将于5月16日开馆。大夏大学为贵州人王伯群捐
2024-05-10 09:39:00
读方志 行贵州 · 视频故事| “大夏之父”王伯群
...、教育学院。《遵义地区教育志》则记录了大夏大学迁校赤水的经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日寇压境,独山失陷,乃迁校赤水县(今赤水市)。次年3月开始,部分与原赤水博文中学共
2024-06-04 23:25:00
首届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暨赤水市乡村振兴项目发布会在赤水召开
...网讯 10月19日,首届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暨赤水市乡村振兴项目发布会在赤水竹都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2024-10-20 16:09:00
留学生“校史讲解官”将“静的风景”转化为“活的课程”
...伯语7种语言介绍了思群堂、群贤堂、丽娃河、丽虹桥、赤水桥、夏雨岛等7处大夏大学时期的建筑景观。他们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生动讲述跨越时空、熠熠生辉的办学历史,将“静的风景”转化为
2024-06-13 21:01:00
...,各自恢复原校名。大夏大学迁至贵州贵阳后,再迁贵州赤水。直至1946年抗战胜利,才回迁上海。作为抗战内迁贵州最早、办学最长的高校,贵州的许多地方志书里都留有大夏大学的身影。而
2024-09-13 06:19:00
读方志 行贵州·视频故事|战火中的西迁往事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大夏大学在烽火岁月中间关万里,成就了贵州近代史上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本期“读方志 行贵州”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战火中的西迁往事。王伯群故居旧影。贵阳市南明区
2024-06-15 22:45:00
聊聊刘大夏与郑和下西洋档案的隐秘往事
...伟大航海活动的详细记录,却似乎被有意掩藏。其中,刘大夏作为关键人物之一,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发了后世无数的猜测与探讨。本文将基于现有史料,尝试还原刘大夏隐藏郑和下西洋档案的可能
2024-10-10 20:4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