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沈亚红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骑坏了至少5辆电动车
打开电脑,调整好摄像头,再安排好患者坐下,随着会诊视频系统的顺利接通,盐城市各大医院的医生们一对一给大丰区小海镇的乡亲们看起了病。电脑旁熟练操作着各项检查设备,还能帮乡亲们解释专业名词的“白大褂”,便是小海居委会卫生室的沈亚红护士。
作为卫生室的年轻力量,她会使用操作云设备,活用手机随访软件,让周边居民不再需要奔波到市里,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家远程服务。
城市里的人或许很难想到,在大丰区小海镇的村民可以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医生团队,每年会有固定的多次体检,每月也会有贴心的上门随诊,更不用说每天都可以在手机上与家庭医生交流身体情况、健康养生等问题。
在小海镇基层卫生室工作了十五年的沈亚红告诉记者,上述的服务都是按年计算,根据不同村民的身体情况和需求,平均一年只需要花两三百块钱,就可以获得五六位专家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的服务,“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可大大减免费用甚至免费。”
曾经一位王姓村民上了年纪后有了高血压,因为和老婆已经离婚,子女也不在身边,身体欠佳又行动不便,沈亚红便充当起了王大爷的“家里人”,经常帮其检查和指导用药,加上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的新技术,王大爷的血压很快降了下来,生活也有人关心了。
沈亚红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几乎没有固定的上班点,这并不是说她工作轻松没有制度,而是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外,她仍然还在工作。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她已经骑坏了至少5辆电动车,忙的时候一天能跑三十多户人家上门随诊。
2008年,从湖北卫校毕业的沈亚红选择回到家乡小海镇。彼时的农村道路基本都是土路,沈亚红清楚记得,每次碰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土路会让电动车陷进去,自己满脚是泥也没有办法。“我记得有一次随访完一个患者,已经到了晚上,回家路上寂静的乡村小道上风呼呼往脸上吹,我心里就特别害怕,告诉自己不要回头看。”
曾经的沈亚红还怕黑,十五年后,她却成长为了小海卫生院的中坚力量。2012年,沈亚红入了党,后来家庭医生项目推出后,她努力多学多做多干,将辖区内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不断提升,为众多居民的生活带去了保障和关心。2022年,沈亚红还荣获基层卫生骨干人才的称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