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岳 旭
在新沂市马陵山镇三合村农业产业园,8座现代化地温式大棚撑起村民致富新希望。三合村种植大户蒋大为去年底承包其中两个棚种植鲜切花,眼下第一茬花卖完,蒋大为收获满满,正忙着在村里张罗人手,开始栽种第二茬花苗。
“今年行情尤其好,这两天每把鲜切花涨到16元。清明前的头茬花也供不应求,单单这个棚就卖了12万元。”蒋大为带着记者走进自家大棚,这座“凹”在地下的大棚占地约3亩,棚的一侧有厚约4米的保温墙。蒋大为乐呵呵地算了一笔账:一个棚一年租金35000元,承包3年,如今不到半年就回了本,干劲更足了。
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三合村“第一书记”苏健卫是乡亲们致富的“领头羊”。来自南京市玄武区徐庄高新区管委会的他深谙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算的则是一笔大账:一个地温式大棚造价约30万元,普通棚能用5年,这种棚用10年以上不成问题。“有了这个产业园,村民们就能种植更多经济作物,预计村集体每年能增收20多万元,解决村民就业近百人。”
三合村位于镇东北,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缺少产业,村民种植作物传统单一,村内多是狭窄土路,人居环境较差。”两年前,苏健卫随工作队初来三合村,针对种种问题与镇政府紧密配合,赴山东寿光调研蔬菜种植和地温式大棚建设项目,赴南阳、邳州、泗阳、如皋等地考察学习,寻求薄弱村的“造血”之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三合村集中居住示范区南侧,一座荷兰文洛式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拔地而起。该项目建筑面积3456平方米,目前已进入招商程序,运营后将成为新品种、高附加值的精品蔬菜及苗木培育基地,成为村集体“造血”的强力引擎。
住进美家园,发展新产业。近两年,三合村村民陆续搬入新型农民居住区,工作队随之为新村建起群众性体育健身广场、村部宣传栏、村组桥梁、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去年汛期,不少村民反映,部分村道泥泞,要是能全部铺上水泥路就好了。后来,镇政府一次性投资85万元铺设水泥路,大力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环境。
春日里,马陵山景区商业街各家店铺生意红火。该街区北端是游客出景区的必经之路,在这里,马陵山文创展厅项目已完成搭建——13间仿古门面房环绕着一座露天钢结构展厅,将设置主副展厅区、休闲区,融合展示、品尝、销售等功能,成为推荐新沂农副产品的重要平台。年初,三合村通过入股该文创展厅项目,获得3个展铺销售推介本村特色农副产品,还将得到该项目每年10%的销售利润分红。“预计‘五一’假期展厅将投入运营,目前村里正布置展位、筹备展品,努力让这个平台发挥最大效益。”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蒋飞欣喜地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三合村作为新沂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道缩影,去年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61万元,总体面貌发生巨变,彻底甩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驻村近两年,苏健卫和工作队即将各自返回原单位,他满怀期待地说:“我们正全力做好各地收尾和交接工作,驻村帮促既是付出也是收获,村内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的落地完善,将持续为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益‘造血’,未来可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