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水浒传》我们都很熟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它的名字为什么叫“水浒传”?难道仅仅因为故事发生在“水边”,也就是梁山泊?
那何不直接叫“水泊梁山传”、“梁山好汉传”之类的?听起来直白又一目了然,毕竟除了书名,书里从头到尾都没提到“水浒”。
实际上很多《水浒传》的英文译名就是更直白的——
美国作家赛珍珠就给翻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的版本直接译成“水边发生的故事”,还有的译本更准确一点,叫“水泊好汉”。
这些译名不能说错,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其实它们都没表达出“水浒”二字的精髓和内涵。
最开始,作者施耐庵确定的书名是《江湖豪客传》,可是总觉得不太满意,太直白、无内涵,后来才改成的《水浒传》。
可见“水浒”二字是自有其深意在里面的。
咱们中国的文学作品都讲究用典,水浒的典故其实来源于《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描述的是周太王亶父带领部族寻找安身之地的故事。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那时候旁边的部落戎狄总是来侵扰,搞得民不聊生。
这时候周的首领亶父就率领部族沿河而走,迁居到岐山脚下的周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周原土地肥美,水源充足,周族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最终建立赫赫有名的周王朝。
这一典故含有歌颂周代发祥史的意味,而用来题名描写梁山好汉聚义的故事是非常合适的。
首先,这里的“水浒”指的是周部族居住和发展的地方,引申为“出路”或“安身之地”。这里没有强敌入侵,也没有强权压迫,简直是理想之所。
而梁山泊,也是一百零八好汉的“理想国”,在这里可以远避朝廷,不受现实社会的束缚,不再被奸臣欺辱陷害,这里有的只是兄弟义气,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何况,“水浒”的字面意思本来就是水边,正跟水泊梁山的地理位置非常贴合!而“边缘”也象征着梁山好汉们是朝廷眼中的“贼寇”和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
其次,古公亶父举族迁徙是逼不得已才远走他乡,而梁山好汉同样是在命运捉弄下,被“逼”上梁山。
古公亶父为何将周人定居点从豳迁至周原?
主要还是因为面临戎狄的威胁。
刚开始古公亶父一再妥协退让——奉上皮革物品,还是来犯;给了犬马牲畜,依然如故;送上珠宝,继续不满足。
原来贪婪的戎狄,要的是周族的土地和人民。
但古公亶父不忍心人民为这样的纷争战死,于是带领族人离开,最后真的找到了“世外桃源”。
而《水浒传》中的好汉们,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无论自己如何退让,险恶的社会现实和高俅等奸臣却步步紧逼,让他们被迫上梁山。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本是个沉稳低调的人,但因为妻子林娘子长得漂亮,遭到了高俅干儿子高衙内的垂涎调戏。
林冲没有冲冠一怒,反而一忍再忍,就算这样,还是被高俅等人陷害,刺配沧州。
在去沧州的路上,又差点被高俅收买的解差害死,幸亏好兄弟鲁智深来救。
死里逃生的林冲被安排看守草料场,草料场却着火了,原来又又又是高俅的陷害。
林冲彻底心死了,一怒之下杀死3人,雪夜上了梁山。因为他知道,除了梁山,天下再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梁山好汉们,走向“水浒”的道路几乎如出一辙,他们被局势所逼,一步步走向了他们以为可以不受朝廷控制,可以肆意喝酒吃肉、胡作非为的地方。
古公亶父带领人民找到了出路,可是梁山好汉的出路在哪里呢?
著名的水浒评论家——金圣叹,也曾对“水浒”进行过解释:
“此书既成,而命之曰《水浒》也。吾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吾读《孟子》,至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纣虽不善,不可避也,海滨虽远,犹纣地也。今一百八人而有其人,殆不止于伯夷避纣之志矣。”
伯夷为了躲避纣王,逃到了“北海之滨”,梁山好汉为了躲避高俅等人,也避去了“水浒”。
可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便走到了水边,仍然无法脱离“王”的束缚啊。
梁山好汉们落草为寇,注定会被朝廷剿灭,而宋江的诏安之路,也被证明是走不通的,所以一场大悲剧,注定是梁山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