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夯实基础 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5 04: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路战远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内蒙古作为农牧业大区,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好农牧业优势,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发展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牧业,已成为加快农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内蒙古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的重要举措。“地、水、种”是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首先要夯实“地、水、种”基础,做好“保地”“节水”和“育种”。

强化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促进耕地永续利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内蒙古粮食产量位列全国第六位,是国家重要的“粮仓”,拥有1.72亿亩耕地、位列全国第二位,耕地资源数量大,但耕地地力较差、耕地质量等级较低。此外,全区现有盐碱化耕地约1585万亩,影响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就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指标就是耕地质量,农牧业科研领域要围绕耕地保护、地力提升、污染修复、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利用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区相关科研机构在耕地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破解保护性耕作防治农田风蚀、地力定向培育和作物增产增效三大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广节水农业、转变用水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当前,水资源严重紧缺是制约我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生态农牧业,必须“量水而行”,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推进农业节水增效,重点解决“浇白地”“大水漫灌”等农业用水浪费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聚焦水资源缺乏、水粮矛盾突出问题,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加快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组织开展农业节水增效三年行动,打出“建工程节水、优农艺节水、选品种节水、调结构节水、抓机制节水”组合拳,全区节水增粮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至2022年,全区亩均用水量由305立方米下降到21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32提高到0.574,有效保障了粮食和生态安全。在转变用水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强化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因水制宜、适水种植方面的技术研究,推广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集雨保苗等节水技术,把农业深度节水控水作为主攻方向,深挖农业水资源潜力,促进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从根本上破解“水瓶颈”、释放“水动力”。

加强品种选育、推进种业振兴,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种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优良品种是确保农牧业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意见》聚焦“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对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培育优势特色品种、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稳定甜菜糖产量、提升奶业生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这些都离不开种业创新。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区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大本土特色品种培育力度,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农牧业种业科技创新、核心种源攻关,努力突破“卡脖子”问题,把粮种、畜种、草种、薯种等质量都提上来,以“小种子”成就“大产业”,为我区种业振兴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种源支撑。

奋进正当时,聚力谱新篇。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是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夯实“地、水、种”基础,提升“粮、肉、奶”质量,以高质量生态农牧业建设推动内蒙古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迈进。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进盐碱化耕地改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盐碱化耕地分类改良与精准治理、有机质提升沃土、农田生态提质、农业科技服务等七大工程,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多赢。初步测算,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化耕地改良工程,可新增粮食
2022-12-19 06:13
...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下达黑土地保护利用资金1亿元,用于继续在区内5个典型黑土区重点旗县实施5
2024-01-07 03:27:00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建好良田 端稳饭碗
...齐基础设施短板,农田建设实现了宜机宜耕、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的良好效果。得益于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建设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单元四株高产高效玉
2023-12-05 19:48:00
...新良种、高科技、高标准赋能农田质量提升的见证,更是生态环境改善给予草原人民的馈赠。高位推进让更多农田变“良田”春播前和秋收后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两个施工窗口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2023-01-07 05:10:00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260万亩农田升级 甜蜜产业致富一方
...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灌溉用水管护体系,实现了农田从零散细碎到集中连片,从地力低下到高效高产,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筑牢坚实根基。图为丰收的
2023-11-09 18:45:00
...保护全盟901万亩黑土地资源,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兴安盟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等系列措施,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今年,兴安盟各地高标
2022-12-31 02:41:00
...巴彦淖尔市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今后如何发展?王志平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实抓细。第一,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做强做精
2023-03-07 09:37:00
...连丰”,畜牧业“十九连稳”,现在正在谋划如何发挥好生态环境好、农牧业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推动内蒙古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的转变。简单来说,做到“三个更加”。第一个
2024-06-07 11:48:00
内蒙古水利厅:保障水安全 保护水生态 推进水节约 改善水民生
...严峻水旱灾害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是聚焦保护水生态,以更大力度共绘人水和谐新画卷。自治区水利厅一以贯之强化河长制湖长制,省级河长带头巡河巡湖,引领带动各级河湖长巡河巡湖
2025-01-07 18: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