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王瑞琳
近日,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有网友建议重庆禁止乘客在早晚高峰携带菜筐乘地铁。随后,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3月20日,重庆轨道交通回应称,乘客的行李物品长宽高之和不超过两米,重量不超过20公斤,就可以携带。
这一回应,获得了众多网友好评。诚然,菜筐在高峰时段容易给他人造成一些不便。但是,轨道交通是一项惠民工程,公共服务就应以公为大,尽可能为老百姓提供便利。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坚持原则,也需要多一点同理心和包容心。
什么是同理心?一方面,重庆山多坡陡,对于携带大件重物的菜农而言,乘地铁是最经济快捷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卖菜出摊要赶早,这和上班族赶早高峰没有本质区别。更何况,菜筐里装的,又何尝不是民生?菜农们的需求,也应该被看见。
其实,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如此回应,并不令人意外。笔者在重庆生活了六年,早已习惯在地铁上看到背篼、扁担、小拖车等,深夜里还常常看到代驾小哥的折叠电动车。正如有网友评论,这不仅展现出城市交通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凸显了重庆的人文关怀。
如果你对重庆再多点了解,就会发现,这座城市是真的很“惯着”菜农。就在上个月,央视新闻频道还专门报道过“背篓地铁”的暖心故事。
原来,轨道交通4号线开通以后,早上搭地铁到市里卖菜的菜农就多起来了。渐渐地,这条地铁线路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为了方便菜农,本该6时15分打开的闸门会提前5分钟打开。
一座城市的善意,正是在细枝末节中彰显。要说理,只要所携物品合规,那在任何时段搭乘地铁都是乘客的合法权益,不管他是菜农还是“码农”;要说情,菜农辛苦无需多言,给予其适当的照顾是情理之中。公共服务和谐有序,本就需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成全。
这类争议的出现,其实也是对城市人文水准的一次检验。“人文水准”听起来很大,做起来很小,就看人和人之间能否多点“与人方便”的换位思考。这次,很多网友都力挺菜农和重庆轨道交通。在此,也为暖心的网友们点个赞!
最近,重庆正在开展培育弘扬“重庆城市精神”主题活动。我想,用饱含人情味的公共服务,来温暖每一个为生活打拼的人,正是这座城市的宝贵精神之一。重庆,也正是因此而热气腾腾、暖意不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