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进入房间能清晰辨别十分钟前被人遗留下的味道”二代“闻臭师”年收入50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5 09:12:00 来源:极目新闻

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却因一碗螺蛳粉名声大噪。

在柳州的市井街巷,几乎每隔十米就能看到一家螺蛳粉店。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在小店门口排起长队,只为享受酸、辣、鲜在口腔碰撞炸裂的舒爽。

各家师傅制作手法不同,螺蛳粉的味道会有细微差异,但总少不了一味灵魂食材——酸笋。

它散发出的酸臭味,是一些人的鼻腔灾难,却是无数柳州游子和爱粉人士久久牵挂、欲罢不能的味道,并赋予这座城市独特记忆。

柳州螺蛳粉年销售额数百亿,酸笋品质也千差万别。哪种酸笋“臭”得更地道、更优质,哪种酸笋“臭”得劣质、难上餐桌?“闻臭师”就成了把关人。

37岁的李任,是螺蛳粉品牌“螺满地”所属广西美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涉农业务副总。他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第二代闻臭师,负责酸笋等原料采购和储存管理工作。

第一代闻臭师,曾因职业新奇性、百万年薪和过人的嗅觉,引发过全网关注。“我不止嗅觉灵敏。”与第一代闻臭师通过经验判断酸笋品质不同,李任在闻、看、摸、尝等基础上还会采样做实验。

通过检测酸笋纤维度、pH值、酸度、菌种、青皮比例等指标,李任能够更科学、规范地评判酸笋品质,从而保障螺蛳粉在工业化发展的今天,规模化出货的同时也能维持酸笋的高品质。

闻臭师管理技术的提升,助力产品线上销量一路攀升,客诉率明显下降。目前,螺满地在拼多多平台日均销量达到7万包,多个SKU位列螺蛳粉好评榜、畅销榜。

科学辨“臭”

酸笋的“臭”,其实是新鲜笋泡水,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产生的氨基酸物质释放出的醋酸味。

即便同一批笋,腌制手法和储存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臭”的段位不同。

不合格的酸笋,笋体颜色偏暗、发黑,散发着一股恶臭、腐臭味;普通的酸笋,咬起来偏硬,纤维多、易塞牙,大多还带着一阵刺鼻的气味,闻着让人头晕;品质好的酸笋,笋体规则、色泽金黄、口感爽脆,带着沁人心脾、勾人魂魄的醋酸香气,“臭”得有分寸,闻一口就上头。

螺满地每年酸笋消耗量7000-8000吨,日出货量在4万-5万斤,李任需要将酸笋的损坏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才能稳定日常供给。从选材、腌制到储存,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他。

接管酸笋采购工作以来,每到夏季竹笋快速成长期,李任都会在距离柳州几百公里外的百色市常驻两三个月。这里盛产的八渡笋,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纤维细少、口感爽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镁、磷等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非常适合做酸笋原料。

通常优质笋单斤售价会高出一般笋0.2-0.3元,按照公司目前的消耗量,这是数百万的成本开支差。李任总会爬上山头看笋的长势和品质,挑选出这一年百色生长品质最优的笋。

竹笋是吃水量非常大的农产品,采摘后两小时,就会达到呼吸作用的高峰,“吐”出大量水。为了保障笋的色泽和口感,不让其软化腐烂,农户们会在砍下后第一时间腌制处理。

李任向所有供应商提的要求是:直接用山泉水或井水泡笋,不需要盐或任何添加剂。“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他说。

经过20-30天的吐水、吸水之后,鲜笋内部的微量元素与水里的矿物质发生反应,逐渐释放出醋酸香气,酸笋就腌制好了。

接下来的储存环节,是李任全年工作的最大挑战。

因为笋是季节性农产品,每年生长期只有短短几个月,但螺蛳粉的需求全年都在,如何保障酸笋在腌制完成后的近八个月都不腐烂变质,闻臭师的经验和技术至关重要。

李任负责的酸笋仓库里,整齐排列着24个近3米高、直径约2米的大型腌制桶,还有420个约1米高、直径1.2米左右的小型腌制缸,每一个容器上会清晰标注酸笋产地、回货时间、回货重量、供应商、腌制时间等信息。

大型腌制桶里的酸笋,会用塑料袋、密封盖储存,隔绝太阳直射;小型腌制缸的酸笋,用作日常生产供给,选用透明塑料袋封存。李任每三天会查看一次腌制缸的笋质,每隔一个月会打开腌制桶,将颜色欠佳的笋翻翻面,口味过酸的笋洗洗水,延长酸笋的储存期。

为了保障酸笋质量的稳定性,李任会在实验室的支持下对每批出货的酸笋都进行质量检验,制定出一份涵盖色泽、气味、口味、形态等直观判断,以及水分、酸度、菌落数、纤维度等数据指标的综合评定报告。

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试验,李任发现粗纤维≤10%、酸度在0.6-1.6之间、每100克含水量≤94克、色泽呈乳白色或浅黄色、形态在3-8厘米的长条状酸笋,品质和口感更佳,“臭”得更受消费者喜爱。

“火”出中国

走红网络前,螺蛳粉只是柳州街头的一种特色小吃,甚至没有一间专门售卖的门面,靠着小商贩推小车全城叫卖。

嗜酸辣的柳州人,离不开这口从小吃到大的老味道。外出归家的打工人总是一下车就直奔附近的螺蛳粉小推车,埋头嗦上一碗。再次离家时,他们又会恋恋不舍,“要是能带走就好了。”

长期发展汽车、机械、钢铁制造等产业形成的工业思维,让柳州萌生了建成螺蛳粉工业链的想法。

2014年底,柳州诞生了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预包装的标准化、易运输、可储存、便携带等特性,满足了无数远走异乡打工人的口腹之欲,也为螺蛳粉推广找到了新思路。

次年,“螺蛳粉产业发展大会”在柳州举行,螺蛳粉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理念被提出。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质检标准、管理体系、产业链条等逐步完善,柳州螺蛳粉预包装工业化道路正式开启。

这个诞生于舌尖上的产业机会,激活了有着商业天分的85后柳州小伙莫勤吉。

2015年,借着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东风,莫勤吉成立了广西美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建工厂、自研设备、自创品牌,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这也是柳州首批螺蛳粉生产企业、首批获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使用许可的22家企业之一。

彼时恰逢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期,电商化成为预包装螺蛳粉走进千家万户更快捷有效的方式。有过线上开店经验的莫勤吉,不放过一丝生意机会,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起了店铺,很快问鼎平台螺蛳粉销量榜。

“我们是首批入驻拼多多的店铺,赶上了流量增长最猛的阶段,一场秒杀活动几万单就卖出去了。”电商运营总监邓能喆笑着回忆创业初期的日子,一度不敢参加任何活动,“就怕产能跟不上,发不出货”。

企业发展难的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10、到100。莫勤吉自建工厂为的就是保障产能、稳定品质,一旦销量上到规模,对品控的要求自然更高。经验化的酸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标准化、数据化、可复制的一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早就想出具酸笋科学管控数据指标,前两年公司处在快速发展期,精力都放在了保产能、扩市场上。天晴修屋顶,这两年业务稳定下来,就重点抓品质了。”李任透露,2024年将会深入更多源头产地寻找优质竹笋,也会在广西贺州、邕宁等地建酸笋储存基地,严把质量关。

如今,莫勤吉在柳州工厂建起了两个仓库,其中配料生产包装仓库占地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李任工作的酸笋储存加工仓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约20条生产流水线,可实现日产成品袋装螺蛳粉60万包。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各大线下知名商超、高校和线上电商平台,还销往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八年间,我们的螺蛳粉销量实现了数量级飞跃。但在李师傅的指导下,我们拼多多店铺现在客诉率甚至比刚开店那会还低。”邓能喆表示。

“归雁”兴业

一碗粉,彻底带火了一座城,也养活了数以万计的柳州人。

螺蛳粉产业崛起前,柳州年轻人大多会选择外出打工,打拼几年再回家。邻近的广东省因经济发达、制造企业多、用工需求大,成为首选。莫勤吉和邓能喆也不例外,在广东闯荡过几年。

李任却一反常态,从选大学起就将骨子里的桀骜不驯彻底展露,“我当时觉得,不出广西就不像上大学,最后直接到了最北的黑龙江省上学”。自踏入大学校门起,李任就利用空闲时间兼职,还在大四那年到杭州实习,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性格敢闯爱拼的他,不甘心一辈子做个打工人,没干两年就带着积蓄回到广西,做起了酒店生意。原本事业顺风顺水的李任,却在2020年遇上疫情这只“黑天鹅”,“我只能关掉公司回柳州”。

当时正值螺蛳粉的高光时刻,跻身“网红”美食行列。各大社交平台测评博主、头部带货主播、新锐餐饮品牌、连锁食品企业,全都开始推荐螺蛳粉;水煮型、自热型、冲泡型,市面上螺蛳粉种类五花八门。

可无论供给再怎么多,柳州螺蛳粉始终处于断货状态,预售期短则30天,长则2个月。螺满地也陷入了产能不足的处境,被幸福的烦恼困扰着。

就在李任一筹莫展,找不到工作方向的时候,遇上了想要扩充队伍的莫勤吉。“我嗅觉非常灵敏,进入一个房间能清晰辨别十分钟前被人遗留下的味道,正好适合闻臭师的工作。”

李任就这样开始从事酸笋品质和供给的管控工作。他从鲜笋腌制开始,学习酸笋制作储存工艺,到后来制定数据评定标准,管理所有涉农业务,一干就是五年。

“这份年薪50万的职业引得许多人跃跃欲试,但要保证8000吨酸笋的损坏率低于万分之一,压力真的很大。”李任坦言,研制数据评定标准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减轻工作的压力,方便手艺传承。

李任只是螺蛳粉产业链成千上万受益者的一个缩影。

据柳州市商务局数据,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其中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同比增长38.23%;年寄递量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

“(2021年)螺蛳粉全产业链直接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5500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脱贫。”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世昌说。

螺满地公司员工数已经达到340人,其中不少都住在工厂附近。邓能喆表示,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稳定了工厂产能,让更多年轻人都能留在家乡创业就业,这些年招人都变得容易了,“以前招运营只要会打字,我们就求着来。现在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投简历,我们团队都是00后了”。

(来源:新民晚报)

“进入房间能清晰辨别十分钟前被人遗留下的味道”二代“闻臭师”年收入50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碗粉催生新职业 “闻臭师”把关螺蛳粉“灵魂”
...美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酸笋质检员,也被称为“第二代”闻臭师。李任负责的酸笋仓库里,整齐排列着四百多个大小不一的腌制缸,他每天利用灵敏的嗅觉为螺蛳粉“灵魂”酸笋把关。图为3
2024-03-28 23:06:00
...其衍生的产业链带动万余民众增收。“100亩的竹林,我一年收入约20万元,每年7—9月丰产期,还要请农户挖笋。”2018年在百乐村带领村民成立麻竹笋种养合作社的黄继华说,他正准
2022-12-22 09:41:00
螺蛳粉之都广西柳州下“竹”功夫 点“笋”成金
...众增收。图为麻竹竹笋。杨思悦 摄“我100亩的竹林,一年收入约20万元,每年七到九月丰产期,还要请农户挖笋,腌制也需要五六个人。”2018年在百乐村带领村民成立麻竹笋种养合作
2022-12-18 19:28:00
释放小吃消费更大潜力(消费视窗)
...餐饮行业经营主体超过60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年收入规模近4.4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10%,其中,小吃是餐饮业中最大的品类。美团数据显示,小吃在餐饮
2023-05-31 06:04:00
E句话 | 螺蛳粉也要塌房了吗?
...救灾。> E句话点评:所以最后捐了吗?#反诈老陈晒2023年收入#2024年3月21日,“反诈老陈”(已改名“老陈”)视频中公布了自己2023年的总收入
2024-03-22 06:18: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年轻人都会在外地独居,过着远离家人、远离朋友的生活,过着上班——回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发生意外,也没有人知道...近些年来,日本也催生了新的行
2024-09-09 11:53:00
广西一大学科研赋能 “炒出”产教融合柳州螺蛳粉“新味道”
...利用科研优势和平台,“炒出”产教融合柳州螺蛳粉“新味道”。柳州螺蛳粉是柳州地方特色小吃,经过十年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已成为百亿元产业。广西科技大学“科小螺
2025-05-23 10:23:00
...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像是炒螺的香味,又像是炸腐竹的味道,还夹杂着一股酸笋的味道,这就是螺蛳粉的味道了。有些人闻不习惯这味道,说它是臭的。但是,对我而言,这味道再熟悉不过了。家
2024-01-06 06:12:00
大姑姐旅游带一家6口住我家,我连续摔门4天,大姑姐:你狂什么
...在厨房里做螺蛳粉当宵夜吃,弄得整个房间都是螺蛳粉的味道,李禾生气地问大姑姐:“姑姐,你煮螺蛳粉,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大姑姐无所谓地回应道:“为什么不能煮螺蛳粉,螺蛳粉这么好
2024-05-20 06: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面对孩子出现了多动症的情况,作为父母也会去了解相关的情况。在听说了多动症的孩子会经常弄丢东西。也让不少的家长感到了疑问
2025-09-01 16: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通讯员 殷庆红8月7日,太平人寿聊城中支工作人员前往聊城市肿瘤医院,为病情恶化的客户上门办理投保人变更手续
2025-09-01 16:33:00
“医生,医生,我家孩子最近总是不停地摇头、耸肩、扭脖子,一开始,我还认为是孩子淘气、故意出怪相,为此我甚至责怪打骂了孩子
2025-09-01 16:35:00
就在9月6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开展“保膝中国行”义诊活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现已有数据显示全国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总数突破1.2亿,相当于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8人饱受膝关节病痛折磨
2025-09-01 16:49: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他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黔北湄潭,湄江水潺潺流淌,滋养着这片温润土地。文庙矗立,古色古香中沉淀着厚重文脉。80余年前
2025-09-01 16:50:00
温情带教获赞誉,春风化雨润人心——济南南郊医院肿瘤一科收到护理实习生感谢信
近日,济南南郊医院护理部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西安翻译学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李林喆的手写感谢信。这封致肿瘤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信件
2025-09-01 16:35:00
大田县建设镇自来水厂因违规收费及使用未检水表被罚没5万余元
近日,大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大田县建设镇自来水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田市监处罚〔2025〕65号),该单位因涉嫌存在“经营者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
2025-09-01 16:33:00
一碗长寿面,温暖医患情——济南南郊医院内一科医护为住院患者庆生
近日,在济南南郊医院内一科病房内,一场温馨的生日祝福正在上演。9床患者史大叔迎来了他的76岁生日,细心的医护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2025-09-01 16:31:00
一纸铁证!湘雅老病历揭露侵华日军长沙暴行
一份泛黄的老病历,在历史长河中沉睡75年后被“打捞出来”,诉说了一段不容遗忘的民族苦难。今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次公开一份特殊病历
2025-09-01 16:18:00
聚焦校园食品安全!贵阳贵安公布举报奖励渠道
9月1日,记者从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该局畅通举报渠道,建立落实“校园餐”食品安全问题举报奖励机制
2025-09-01 16:19:00
【天眼问法】法律上不存在“试岗”概念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报道了一起求职纠纷事件:两名求职者在应聘贵阳市某月子会所护士岗位后,进行试岗后离职,但月子会所未按约定发放试岗工资
2025-09-01 11:37:00
最近河南发生一起医疗事件,羊水栓塞又让大家揪心了。听起来像“羊水”和“栓塞”拼起来的这个词,是产科最凶险的急症之一——发病快得像按了快进键
2025-09-01 11:38:00
宰荡侗寨夏日记:孩子们的假期,在山水与笑语里舒展
八月的宰荡侗寨,晨雾漫过青瓦木楼的檐角,穿堂风带着小溪的凉意,这里的暑假,藏在孩子们的笑声里。这个距离榕江县城半小时车程的侗族村寨
2025-09-01 11:38:00
情牵巴渝 山海守望——烟台毓璜顶医院李帆医师的巫山支医记
鲁网9月1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今年7月,烟台毓璜顶医院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号召
2025-09-01 11:39:00
隆尧县12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8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隆尧县12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王铄摄8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隆尧县12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2025-09-01 1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