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历史上,门阀政治是一种短暂存在的特殊政治形态,其主要影响的朝代为东晋以及之后的南朝诸国。在侯景之乱后,建康城中的士族几乎被屠戮殆尽,其余分散于各地的门第们也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南方中国的门阀政治才逐渐被中央集权所取代。之前人们对于门阀政治的探讨主要在于其对于君权的限制,以及对于政策制定的妨碍上,但是其实门阀政治对于东晋以及南朝的军事实力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南梁在面对侯景之乱的时候,只能启用北魏降将羊侃担任守军的总指挥,由此便可以看出南朝军事将领的缺失。
今天,我将从羊侃挂帅南梁守军主帅这一事件入手,探析江南士族们对于南朝将领及其军事实力的影响。
引言
羊侃本为北魏将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的后人。在北魏官至征东大将军的他,在父亲的劝说之下,举兵投梁,并且很快得到了萧衍的重用,在之后的陈庆之北伐战争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官拜尚书。
后老梁武帝萧衍潜心佛法,不再发动战争,而且国内也逐渐放松了对于军事将领的锻炼,在侯景之乱爆发的时候,都城建康城中包括羊侃在内只有三名将领曾经参加过战争。其中柳津已经年老,而韦黯则怯弱无能,因此建康城的防守任务完全压倒了羊侃的肩上。
羊侃迅速调集了建康城内所有可以使用的力量投入到了防守之中,他强调稳固防守,从不轻易出兵。在建康外城被攻破之后,他还组织军民在城中修建城中城来抵挡叛军的进攻。在羊侃负责防卫工作的时间里,虽然叛军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始终没能攻破建康城。不过在当年冬天,羊侃患病不治逝世,随着他的离世,建康城内的防守组织随即崩溃,侯景终于杀进城中,囚禁了梁武帝。
《梁书》记载:“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公私混乱,无复次第。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侃命斩数人,方得止。及贼逼城,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加侍中、军师将军。有诏送金五千两,银万两,绢万匹,以赐战士,侃辞不受。部曲千余人,并私加赏赉。”
在国家遭遇如此重大变故的时候,偌大的南梁都城居然找不到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只能将重任全部托付于降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之前有如此权力的降将恐怕还要追溯到蜀汉时期的姜维,由此可见南梁的军事人才储备实在是捉襟见肘。究其原因,与门阀政治对于武官的打压以及歧视不无关系,下面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东晋时期军事将领的来源及其衰败
在东晋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家的政权主要掌握在北方士族的手中,从最开始的王导到后面的谢安,他们无一不是南渡而来的北方士族。而江南士族则相对远离政治的中心,他们的子弟大多负责内政工作,并不处理军事事务。
从东吴时期开始,江南政权便一直处于战略防守地位,而且国家政治形态也在向门阀政治转变。江南士对于战争一直是保有抵触情绪的,故在司马炎灭吴的时候,东吴甚至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直接拱手而降,到了东晋时期,江南士族们依然看不起从事军事活动的将领。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之中,北方豪门的子弟也生出了对于武官的轻视情绪,那些北方贵族之后也逐渐丧失了其先人的军事才能。
当时东晋政权中来自不同地方的官员往往承担不同的工作,三吴地区的名士多从事文职,而荆楚一带的官员则多为武将。东晋时期战绩作为卓越的大司马桓温就是荆州人士,当时也属于楚人的范畴。其人文韬武略,建立了不世功勋,却依然被江南士族们看不起,称其为“老兵”,认为与自己的官员身份有差距。
《晋书》记载:“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即使后来桓温权倾朝野,甚至向朝廷讨要九锡的封赏,太原王氏的领袖王述也不愿与其通婚。
《晋书》记载:“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曰:‘汝竟痴邪!讵可畏温面而以女妻兵也。’”
在这样的文化导向下,许多祖上无武人出身的官员都纷纷弃武从文,不愿继续从事军事工作,本来南渡而来的具有进取精神的北方士族,也逐渐向南方士族演化,成为了保守派。曾经东晋的名将如谢玄,王敦皆是北方士族之后,在他们的子孙选择了文人之后,东晋失去了最重要的将领来源。
江南士族对于军人出身的统治阶级的腐化
上面我们提到在东晋时期,从事军事工作的武将大多为荆楚人士,南朝是荆楚的中心为彭城,在这个地方诞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军事领袖——宋武帝刘裕。与其他荆楚出身的将领不同的是,刘裕在出仕后不久,就接手了由谢安开创的北府兵,这些士兵是江南政权手下最强大的军队,依靠着一班出自北府军的优秀将领,刘裕一路北伐消灭了南燕,直逼北魏都城。如果不是后方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将中国的统一提前了一百余年。
《魏书》记载:“岛夷刘裕,字德舆,晋陵丹徒人也。其先不知所出,自云本彭城彭城人,或云本姓项,改为刘氏,然亦莫可寻也,故其与丛亭、安上诸刘了无宗次。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恒以卖履为业。意气楚刺,仅识文字,樗蒲倾产,为时贱薄。”
刘裕不同于桓温,他出身低微,也没有收到太多江南士族的影响,他和他的北府军将领都是十分杰出的军事人才。不过在刘裕去世之后,其子刘义隆继位,他担心自己不能够有效控制这些开国重臣,而且出于像士族示好的目的,他将檀道济等开国重臣一一杀死,然后将国家的重要职位重新赋予贵族。
《宋书》记载:“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为了进一步讨好士族,赢得其支持,刘义隆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发展方针。这样的改变虽然让他的中央政府得到了稳定,但是在面对北魏的进攻时,宋国境内已经没有合格的军事指挥官了,北魏迅速收复了之前刘裕打下的大片疆域,南朝再次回到弱势地位。
《宋书》记载:“既而虏纵归师,歼累邦邑,剪我淮州,俘我江县,喋喋黔首,跼高天,蹐厚地,而无所控告。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系虏,自江、淮至于清、济,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不一焉。村井空荒,无复鸣鸡吠犬。”
在南朝时,军事将领依然主要由楚人组成,比如萧道成,陈霸先都是楚地人士。当时的军队也主要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发动政变,夺取前朝政权,但是却不能维持长久的统治。正是因为这些军事领袖在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其子孙及部属受到江南士族的影响而迅速腐化堕落。军事领导能力迅速下降,其直属部队的战斗力也直线下滑,才出现了政权更迭的循环往复。
直到侯景之乱后,江南主要士族被屠戮殆尽,门阀政治走向消亡。武将才终于获得了较高的军事地位,文人对于武将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散去。
南陈时期江南士族新形态
在侯景之乱爆发之后,南梁的统治迅速走向灭亡,而门阀政治也终于从历史舞台退出。不过接替他的南陈政权的军事实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江南士族又出现了新的形态。
在侯景之乱中,位居国都的门第元气大伤,但是处于国家外围的门第们并没有受到讨打的影响。不过他们发现南朝政府并不能有效地保护他们,于是这些士族纷纷组织起了自己的防御武装力量。陈霸先称帝后,国家的实力不比梁武帝时期,他不能够有效地消灭这些地方武装,因此只能采取拉拢的政策,允许他们继续存在。并且约定以结盟的形式共同防卫国土。
《陈书》记载:“于是郡邑岩穴之长,村屯坞壁之豪,资剽掠以致强,恣陵侮而为大。”
但是这些士族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并且控制了不少人民,这使得南陈的中央政权进一步被削弱,供其征用的兵役储备人数十分有限。因此虽然南陈的武将摆脱了士族文人的冷眼与嘲笑,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办法募集与北方政权相抗衡的军队。
而且江南士族采取地方防卫的主要思想依然是保守的,他们希望自保,因此在隋入侵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主动帮助中央政府,实力较弱的南陈军队只能束手就擒。
评价
以士族为基础的门阀政治由于其保守性和自私性,使其注定只能成为偏安政权的续命良药,而不是统一政府的开国利剑。而且其重文轻武的价值导向也让南朝的英武豪杰纷纷变得软弱无能,昔日纵横驰骋的北方大族逐渐被同化成了文弱书生。南朝终于失去了曾经依仗的军事人才,而后面的军事集团也没有想着肃清门阀政治的流毒,最终自己也被士族同化,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一个国家如果有这样自私的阶级存在,那么其注定不能长久的存在,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而忽视国防的建设,以此讨好他们的做法更无异于饮鸩止渴。可怜多少豪杰之后,竟无一个是“男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