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聚焦·寒潮来了】两个身影艰难地穿梭于甲板之间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12-19 04: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既要抵抗袭来的风雪,又要注意脚下的积冰,狂风夹杂着雪花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

【聚焦·寒潮来了】两个身影艰难地穿梭于甲板之间

田承帅 张灿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19日 08版)

12月15日晨会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三号平台工艺主管纪立辉带着自己的新徒弟孙式恒进行巡检。两个红色的身影艰难地穿梭于甲板之间,他们时走时停,仔细检查着每台设备设施。

凛冽的寒风在渤海湾畔肆意呼啸,裹挟起3米高的海浪向着海上平台发起一次次“冲锋”。三号平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沿海,是胜利油田埕岛油区中心枢纽平台,每天周围29座采油平台产出的30000多方油水混合液体汇聚于此,经过层层处理,将滚滚石油输送至陆地。

一到冬天,这里平均每月有20天以上的大风天气,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摄氏度。

“师傅,海上会经常刮这么大的风吗?”孙式恒问。从小在山区长大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阵仗。

纪立辉道:“咱们这里冬季就是大风天多,你对平台还不熟悉,这样的天气千万不要自己出门,安全第一。”

这样的风浪对纪立辉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作为在海上工作近30年的“老海油”,纪立辉全程参与了三号平台建造和投产。

巡检过程中,孙式恒紧紧跟在师傅身后,牢牢抓住扶手,生怕被狂风吹倒。新入职的他没想到第一次出海就遇上了极端恶劣天气。他们既要抵抗袭来的风雪,又要时刻注意脚下的积冰,狂风夹杂着雪花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纪立辉却显得从容不迫,他熟练地检查着各个设备,时不时提醒注意安全。

“冬季低温是海上安全生产最大的拦路虎。”纪立辉说,外输、注水、油气处理、变配电每个系统都息息相关,备用设备能不能正常启停、在运设备运行参数是否正常,只有用心维护,它们才不会掉链子。

巡检过程中最让纪立辉放心不下的还是天然气洗涤器撬块的排污流程有没有冻堵。

撬块处在平台迎风口,温度要比正常情况下低3-5℃,往年寒潮天气下容易出现冻堵。今年冬防保温时,他们就对撬块加装了临时挡风墙,并对排污流程在原有保温层上又加装了一条伴热带。

在确认排污流程正常后,纪立辉反复嘱咐值班人员要加大对撬块的巡检力度,安排妥当后才放心地离去。

生产平台上下四层有十层楼高,接近8000平方米,一趟巡检下来就要一个多小时,回到值班房时他们的手脚都冻得快麻木了。孙式恒连忙靠近电热器,试图让身体快点暖和起来。

每个冬天,平台上的人都是这样度过的。而平台的“零事故”生产,就是靠着他们每一个人无惧风雪的责任心成就的。

刚暖和了一会儿,纪立辉便站起身来,转过头对徒弟说:“这样的天气,人冷,设备、流程也冷,走!去查一下电伴热带运行情况。”

孙式恒立刻起身,重新披上红色工服,紧紧地跟在师傅身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遍了全国46个港口,北到丹东、南到海南,经历过台风、寒潮,瞬间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他说,海上情况多变,拖轮承载着急救、保障其他船舶安全的重要责任,船长必须具备航行避险、风险点
2023-02-02 01:55:00
寒潮低温天气如何保障能源供应?记者从矿区一路追煤到电厂
来源:极目新闻在寒潮低温天气影响下,我国多地供电和供暖需求显著增加。百姓能否温暖过冬,能源供应是关键。为了深入了解能源保供的实际情况,总台央视记者一路沿着西煤东运大通道,从鄂尔多
2023-12-22 13:27:00
...他们冻裂的双手呵护着你的出行安全。连日来,随着全国寒潮再起,低温、大风、降水、降雪等恶劣天气轮番来袭,全国各地也纷纷上演暖心一幕,社会各界为坚守岗位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温暖,全力
2022-12-16 00:10:00
寒潮“亮剑”特巡 护航主网设备安全
2月22日上午,在重庆市彭水县普子镇±800千伏建苏线1381号塔附近的观冰现场,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渝东南分部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王万海正带领四名队员在山林间艰难前行。“今天的主要
2024-02-23 17:45:00
寒潮大风来袭宁波水上客运大范围停航
...部门辖区动态排摸(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为应对本轮寒潮大风影响,宁波辖区16项重点涉水工程中,已停工11项,市内渣土泥浆船已全部停航。海事部门已加强辖区动态排摸,并持续强化对
2023-01-14 16:07:00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行时】寒潮之中最见城市温度——乌鲁木齐寒潮天气一线见闻
...者郭军鸽 牟敏 宋建华 唐红梅 史传芝 通讯员侯檑 高山)寒潮来袭,风雪交加。一夜之间,乌鲁木齐银装素裹。与雪同行而至的还有骤降的气温、湿滑的路面……然而,在冰雪覆盖的天地里
2024-02-18 08:37:00
福建号有消息了,央视公开特写镜头,三条电磁弹射轨道,雪白又笔直
...如今的“福建”号航母已经焕然一新,其舰桥基本完工,甲板上三条电磁弹射器和歼-15T舰载机清晰可见。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号航母即将迎来首轮海试。我们知道,航母从建造完成到正式
2024-01-05 11:34:00
看10万吨巨轮如何“侧方停车”
...货轮。记者 陈久忍 摄见习记者张熙锦(右)和狄敏志在甲板上观察拖轮和船舶移动情况。 记者 陈久忍 摄 12时32分,“智慧号”货轮成功靠泊。记者 陈久忍 摄浙江在线3月18
2024-03-18 11:22:00
寒潮下,忙碌的身影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寒潮下,忙碌的身影居民小区、蔬菜市场、山区村镇……他们为寒冬增添了一抹暖色□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瑞雪 报道12月19日,济南市历城区881路公交车即将发车,乘
2023-12-21 09:49: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