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17: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朱元璋从乞丐和尚一跃而为明朝开国皇帝,自称帝之日起,他就必须好好回答这道论述题。他一开始想找个名人联个宗,谎称自己是朱熹的后代。可是这个谎也太经不起推敲了,不但不能给自己增光,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心虚。为这个问题苦恼许久之后,朱元璋突然脑筋急转:自己的出身利用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坏事变好事。

《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

01朱氏天命论:能当上皇帝全赖天命

按照世俗之人的想法,无论谁当皇帝,也轮不到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然而事实是,天下那么多富贵人、读书人、根脚人,谁也没当上皇帝,偏偏他一个乞丐当上了,这不正说明他有“天命”吗?

所以,朱元璋一反历代统治者攀龙附凤之习,干脆坦然承认自己出身是“淮右小民”,而且还到处宣扬这一点。“口头上、文字上,一开口、一动笔,总要插进‘朕本淮右布衣’,或者‘江左布衣’,以及‘匹夫’‘起自田亩’‘出身寒微’一类的话。”这就是为了强调自己命运的奇特和天命的眷顾。

在朱明政府的中央文件中,天命论到处皆是。朱元璋说“人君开创基业,皆奉天命”,自己之所以能由布衣而登帝位,是因为父祖“世承忠厚,积善余庆,以及于朕”。他对孔子后代孔克坚说:“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虽起自布衣,实承古先帝王之统。且古人起布衣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天命所在,人孰违之。”他又说,“朕本布衣,因元纲不振,群雄蜂起,所在骚动,遂全生于行伍间,岂知有今日者邪”。

为了证明这一点,朱元璋还写了许多文章,比如《周颠仙人传》《纪梦》,来宣扬自己身上的种种神异之处,进行自我神化。说周颠仙人早就看出他要当皇帝,说自己即位前一年,就梦见穿紫衣的道士授给他绛旗、冠履、宝剑诸物,证明自己是上天简授,确定无疑。

那么,为什么上天不挑别人,偏偏挑了他呢?朱元璋说,这就是天命的神奇之处,老天爷的心思很难猜,它总是出人意料。比如,当初谁能想到,马上民族蒙古能君临天下,统治汉人长达百年呢?

他在《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中说: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也,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爰自宋祚倾移,前元以北狄之强,入处中国,遂主天下,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朱元璋说,蒙古族人少,文化落后,按理说不应该统治广大中国地区,但是他们居然就入主中原了。这恰恰说明他们有“天命”,否则怎么解释?

基于这一逻辑,朱元璋必须视元朝为正统,因为这是上天的意志。所以他承认元朝直接受命于天,接续了三皇五帝的正统。

02朱氏恩德论:天下再无道,也要当顺民

快要登上帝位之际,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怎么看待农民起义?

肯定农民起义吗?

似乎当然应该肯定。因为他和他的追随者都是起义者。他们用起义推翻了万恶的旧王朝,建立了光明的新社会。他们的合法性来源于这个朴素的真理:天下无道,就应该有人揭竿而起。

但是慢着。如果肯定起义无罪,那么再有后来者效仿他起兵反对他怎么办?

在推翻旧王朝的时候,他当然可以大喊造反有理、起义无罪。但是,成了新王朝的统治者,他就必须让老百姓明白,以后不许造反,更不能起义。

这个弯子可不太好转。

所以,他要大力打造“朱氏恩德论”。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在朱元璋以前,中国人认为“有德者有天命”,可以拥有天下,而无德者就失去了“天命”。天下无道,人民就可以起来推翻它。而朱元璋要打造的“朱氏恩德论”是:因为你身处的王朝对你有恩,所以不管它有道无道,你都不应该带头起来背叛这个王朝。

朱元璋说,一个人有了天命,也就从上天那里获得了天下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全部中国领土的产权都归他一人。其他所有人,都是“寄居者”。

所以,开国皇帝对天下百姓来说,有两大恩德:一是开创了太平,使天下人不再相互残杀,可以保全性命;二是既然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家的,那么所有的粮食,都是在皇帝家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下人都是皇帝一个人养活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对皇帝感恩戴德。

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这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朱元璋表达得最透彻。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在朱元璋看来,天下百姓都是依赖他的阳光雨露才得以生存,因此,他有权对天下人生杀予夺。为了让天下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宣讲。在《大诰》的另一章中,他反驳那些不同意他观点的人说:“有人说:‘皇上吃的穿的,都是老百姓供养的,怎么能说皇上养活老百姓呢,应该说是老百姓养活皇上。’愚民们,你们不知道,说皇上养活你们,是因为他教育你们,给你们制定纪律,要不然你们小的不听老的,富的欺负穷的,谁都不得安生。”

从“朱氏恩德论”这个理论出发,元朝皇帝虽然统治低能,但毕竟建立了一套法律,安设了一些官员,比天下大乱还是要好的。他朱元璋虽然生不逢时,没赶上好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但毕竟也算是吃了人家蒙古皇帝的,喝了人家大元天子的,怎么能忘恩负义,不予承认呢?

“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在内心深处,朱元璋对元朝当然是充满愤怒的,毕竟他一家人差点因为元朝的野蛮统治死绝。但对于他这样级别的政治家来说,考虑问题不能从个人恩怨出发,而要从天下大局出发。进一步说,不能从正义与否的角度,而是要从实用与否的角度出发。洪武四年,朱元璋命人在北平给元世祖盖了庙。洪武六年,他又在南京建了历代帝王庙,把元世祖和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都供在一起,还把蒙古帝国开国功臣木华黎等四人的牌位也供在边上,他自己恭恭敬敬前去行跪拜大礼。他如此敬礼元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天下百姓做个示范,让他们也敬礼新朝,告诉他们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既然承认皇帝是天下所有人的大恩人,那么即使一时统治得不好,偶有雷霆,那也都是天恩,大家永远不能起叛逆之心。这就是朱元璋建立天命恩德论的最终落脚点。在他朱家政权的治下,天下再无道,人们都要老老实实当顺民,而不是逆民。任何情况下,起义都有罪,造反都无理。

03饿死强于战死,不要第一个揭竿而起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理论构建到这儿,朱元璋发现他遇到了一点难题:正是他本人推翻了大元王朝。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王朝,这怎么解释?

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

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人生的一大污点。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他宁肯降低自己参与造反活动的意义,也不能给臣民做坏的榜样。

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他起兵之时,元朝已经失去天命,土崩瓦解了。他动不动手,元朝都注定要灭亡了。他的原话是:“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之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也就是说,元朝的灭亡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参加起义,不是为了推翻旧王朝,也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人民遭受痛苦,要救万民于水火。他是从群雄之手,而不是元朝之手取得了天下。

这两种解释似乎还不圆满。到了编写《大诰》时,朱元璋又发明了“殿兴有福”理论。他天才地将起义者分为“首乱”者和“殿兴”者两部分。首乱者,就是带头造反的那一批人;而殿兴者,就是他这样半路参加起义的人。

朱元璋认为,带头作乱者都是忘恩负义、胆大妄为之徒,注定没有好下场。这就是所谓“殃归首乱”。

朱元璋还举大量的例子来论证他的观点:历代大型农民起义中,最早揭竿而起的那批人,确实多数都做了后人的铺路石:“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

至于为什么首乱不祥呢?朱元璋笼统地解释说,因为这些人引起了战乱,造成了流血,老天爷讨厌这样的人。

至于那些后来才参加起义的人,就没有什么责任了。因为动乱的大火已经烧起来了,他们再加把火,是为了使火灾早点结束,早点还大家以太平,所以“福在殿兴”。

这一说法充满矛盾。既然天下无道,“天将更其运祚”,被推翻是必然的,总得有第一个起来反对它的,尽管他可能不成功,但是其发难之功是不容否定的。但朱元璋称之为“愚民”,说他们是“作乱”。然而没有流血,怎么会推翻无道的旧王朝,又哪来的新王朝?站在“首乱”者的尸体上,享受首乱者用牺牲换来的成果,却又这样大言不惭地辱骂他们,实在是匪夷所思。

朱元璋绞尽脑汁,将理论的落脚点定为:万万不要第一个揭竿而起。

说他狡猾也可以,说他愚蠢也可以,说他阴险也可以,说他坦率也可以,反正理论构建至此,朱元璋图穷匕见:不论怎么说,你们可千万不要造我大明的反。

为了说服愚民,他又继续费尽口舌,推导出了宁可饿死,也强于造反之说。

他说,元朝承平时,富无旁忧,贫有贫乐。纵有天灾,“饥馑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皇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也就是说饿死强于战死,比起那样被杀死的,活活饿死还很“优游”舒服,相当享受呢。所以宁可饿死,也不能反抗他的统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翻元朝的朱元璋,却很认可元朝为正统王朝
为了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我还查阅了很多资料:朱元璋在元朝做过官吗?如果他做到了,那么他承认元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张士诚接受了元朝的官衔,而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张士诚差不多,
2023-03-06 14:11:00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崛起于草莽之地,而朱元璋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从乞丐到皇帝,他的传奇经历如同一出精彩的戏剧,背后却隐藏着怎样的心路历程?面对那段充满磨难的岁月,
2024-11-04 10:12:00
...历史上两大由底层进阶登基的皇帝,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都以开国后诛杀功臣而闻名,特别是朱元璋,其屠戮功臣牵扯范围之广,手段之惨烈令人瑟瑟发抖。那么朱元璋是建国伊始就打算“
2023-10-16 16:10:00
这2个皇帝都当过乞丐,一个从乞丐变成皇帝,一个从皇帝沦为乞丐
...首异处,就算是运气好,也逃不过一个流落街头的下场。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末期,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不仅每天都饿肚子,还不得不给地主刘德放牛。其实那个时候,元朝的统治已
2023-01-02 11:51:00
...程的,就像题目问的,为什么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三点来进行分析,第一点:就是他们正式起义的时候的军事实力;第二点:
2024-05-24 06:06:00
明朝除了有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还有一个什么组织
...也是一个比较有血性的王朝,我们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为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虽然朱元璋屠杀功臣让人诟病,可朱元璋的个人能力还是不能被否认的。朱元璋被称为“乞丐皇帝”,与
2023-05-19 21:36:00
历史三次“神秘”巧合,令人不得不相信,世界或是一个轮回
...时间的齿轮继续转动,命运的轮回并未停止。几百年后,朱元璋,一个出身贫苦的乞丐,却在混乱中崛起,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的经历如同一部传奇,从贫民到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然而
2024-11-18 11:49:00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故事
...经乞讨度日的和尚,日后会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转动,一场从社会最底层到权力巅峰的逆袭传奇,就此拉开帷幕。一、艰难的童年:命运的捉弄朱元璋于1
2025-03-20 09:52:00
...了元朝的统治。而在天下豪杰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了结局,他也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小时候家中生活十分困苦,他的大部分家人甚至是被饿死的。当家中只剩下朱元璋
2023-03-06 22: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