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10:12: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崛起于草莽之地,而朱元璋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从乞丐到皇帝,他的传奇经历如同一出精彩的戏剧,背后却隐藏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面对那段充满磨难的岁月,朱元璋究竟是如何锤炼出这种难以言喻的气度?是宿命的安排,还是他内心深处的执念?

在探索这位伟大领袖背后的故事时,我们不仅会发现历史的转折,更会触及人性的深渊。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走近朱元璋与刘伯温的传奇对话。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命运多舛,不得不沦为乞丐

提起朱元璋,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是那个号令天下的大明皇帝?还是民间传说中的"猪皇帝"?其实,无论是非,朱元璋早年的经历都称得上是命运多舛。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生于元朝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出身安徽濠州的一个贫苦农家。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族中排行老八,父母便给他取名"朱重八"。朱家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却其乐融融,日子虽苦犹有乐在其中。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命运之神并不眷顾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朱元璋15岁那年,家乡遭遇了三大灾害接踵而至——旱灾、蝗灾、瘟疫,苦不堪言。眼看着乡亲们饿殍遍野,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也先后病故,年仅17岁的他成了孤儿。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为了活命,朱元璋别无他法,只能削发为僧,在当地一座小庙里当起了"行脚僧"。那时他每日的工作就是洒扫庭院,挑水烧饭,过着清贫刻苦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从不喊一声苦,反而更加勤勉。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点化人生,刘伯温一语成谶

饥荒持续蔓延,寺院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主持无奈之下,只得让年轻力壮的僧人们各自外出化缘,自谋生路。

朱元璋背井离乡,开始了漂泊乞讨的生活。风餐露宿、苦寻度日,却也因此而增长见识、积累人脉,这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笔。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朱元璋应儿时好友汤和之邀,投身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从此开启了传奇的军旅生涯。

他胆大心细,作战勇敢,屡建奇功,深得郭子兴赏识,不仅提拔他为千户,还把养女马秀英许配给他为妻。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改名朱元璋,这个大气磅礴的名字,似乎昭示了他非同凡响的人生轨迹。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红巾军"的内部却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政。朱元璋深感"大事难成",决定回到家乡招兵买马,广纳贤才,终于聚集了一支三万人的队伍,自立为王,真正走上了争雄天下的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有一位叫刘伯温的谋士慧眼识珠,在朱元璋还是一方诸侯的时候,就投奔到他麾下,并且笃定地对他说:"您才是真命天子,取代元朝指日可待!"朱元璋闻言大喜,当即封刘伯温为军师。自此,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助他所向披靡。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朱元璋对巫术卜卦之类深信不疑,他将刘伯温的话视为"天意",加上本就有称帝之心,便更加笃定自己就是"天命所归"。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朱元璋的势力如日中天,"明兴"二字,呼之欲出。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王者气度,惩"义子"以正朝纲

洪武元年,元朝灭亡,朱元璋登基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天下初定,藩王跋扈,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义子",仗着皇帝的宠信,为非作歹,强抢民女、草菅人命,民怨沸腾。

面对声讨之声,朱元璋陷入两难:严惩不贷,势必失去心腹亲信;网开一面,难以服众。权衡再三,朱元璋当机立断,下令将那些违法乱纪的"义子"尽数处死,宫墙之下,血流成河。事后,朱元璋望着遍地尸首,凄然泪下。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刘伯温得知此事,当即上奏道:"陛下,此乃王者气度!不杀身边'义子',何以服众!何以正朝纲!虽失左膀右臂,却得天下人心,大明江山,当可万世传承。"

本该枕戈待旦,肝胆相照的兄弟,朱元璋却下得了狠手诛杀。他的眼泪,既是不舍,更多的是一个君王的无奈。刘伯温一语道破天机,更坚定了朱元璋的决心。"乱臣贼子不除,江山难稳",一句至理名言,点醒了无数后世君王。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结语

朱元璋的传奇人生,堪称一部鼓舞人心的励志史诗。他虽然出身低微,但却胸怀大志,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智慧,一步步从最底层爬到权力巅峰,创立了大明王朝。

在这个过程中,刘伯温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伯温对朱元璋的认可和支持,更是坚定了朱元璋建立新王朝的信心和决心。归根结底,朱元璋的人生逆袭,靠的还是他自己。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哪里来的王者之气?刘伯温一语道破

读懂了朱元璋的传奇人生,也就读懂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励志传奇的缩影。平民皇帝沧桑而崎岖的命运轨迹,昭示着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关键看你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在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朱元璋获得了许多智谋能臣的鼎力相助,其中最出色的要数刘伯温了。刘伯温神机妙算,指点江山,为朱元璋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在朱元璋登基不久,这位可谓"建国
2024-08-17 11:38:00
刘伯温斩尽99条龙脉,只剩最后一条,但为什么到长白山却走了?
...龙脉之地的人,才具备“真龙”之气,有能力做大事。像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皇帝便是如此的“真龙”之人。 然而,统治者们并不希望别人也拥有同样的优势,特别是在权力纷争的背景下,如何
2025-05-16 16:06:00
岳父进宫探望女儿,却被朱元璋诛杀,原因却在刘伯温的一脚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将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赐死。而胡美除了是开国功勋外,还有一重身份——朱元璋本人的岳父。又是何种原因,导致朱元璋会在毫无征兆之下将自己
2024-10-19 10:42:00
刘伯温写14字讽刺诸葛亮,诸葛亮用哪12字回敬
...常的大,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得了1/3的天下,而刘伯温更是朱元璋有名的智囊团,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两人的开国伟记可以说是不分高下的,然而两人却跨越了1300年,就让刘伯温对诸
2024-05-11 20:27:00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为何说皇上要大开杀戒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皇帝,他出身贫苦农民之家,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从底层社会一直做到一国国君,完成了逆袭之路。这些逆袭磨砺了他的意志和不屈精神,在军事上,朱元璋
2023-07-26 09:45:00
...刘伯温,其实很多人都是从电视上看到他的,这位谋臣是朱元璋的大将,当年朱元璋从一个乞丐,走到了皇位上,只靠一股蛮力是不行的,他之所以成功,肯定是离不开刘伯温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步
2024-06-01 08:51:00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看到桌上的饭菜后,吓得筷子都拿不稳了
...常说"开局一个碗,结尾一个国",说的正是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从这一句话当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朱元璋创业的辛苦,他纯粹的雇农出生,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所以说朱元璋的人生"开
2024-08-21 11:04:00
大明开国功臣胡大海,和朱元璋一样当过乞丐
朱元璋建国后论功行赏,封六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六位的功劳自然不必说,而第七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胡大海。很多
2023-03-06 22:19:00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为何吓得面如土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这位皇帝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从少年时期给地主刘德放牛,到之后上街乞讨,再后来进入寺庙做了和珅。这样的经历恐怕是一般人不会有的。在历朝历代
2023-05-17 14: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