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数据驱动: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抓手
■栾纪文 吴 穹
随着战争形态演变,现代战争正呈现出高新技术引领支撑、全域全维混合联动的鲜明特点,作战时域模糊平时和战时界限,作战筹划超越人脑的生理极限,传统人力主导的作战效能评估逐渐难以适应战场需求,以数据驱动为支撑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顺势而生。
善用数据: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大数据所具备的整体性数据采集、相关性关系挖掘、复杂性结构解析、精准性信息导向等技术优势,有助于提升作战效能评估质效。对作战效能评估而言,追求量化评估的效果最大化是工具理性的本质要求,即尽可能利用客观数据来主导效能评价。但过度依赖数据又容易形成“数据崇拜”,致使作战效能评估存在价值偏移的风险。为此,作战效能评估中,价值理性要始终发挥指导和规制作用,防止出现数据取舍不公,进而使评估算法的训练数据存在采录偏差等问题。相较于其他评估方法,数据驱动支撑下的作战效能评估优势在于提供高效的评价方法、直观的评价依据和全新的评价视野,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作战结果的科学评定、经验教训的实时总结、作用规律的客观归纳以及对作战实践的改进指导。数据驱动支撑下的作战效能评估,既要敏锐发掘数据技术的评估潜能,充分发挥数据优势提高科学性和精准性,以工具理性促进价值理性;又要推动以数据驱动的思维理念指导具体评估实践,丰富评估价值实现路径,以工具理性成就价值理性,实现二者融合共存,构建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互相提升的内在联系。
巧用数据:整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当前,对作战体系进行效能评估,重点趋向利用可量化、可仿真的方法,将特定作战场景下复杂的系统、任务、装备、环境等因素及相互关系,抽象为函数表达式,在大量重复随机作战模拟中,得出具有较高可信度的评估结果。但现代战争作战进程复杂多变,作战系统中数据格式、精度、标准各不相同,且作战双方的心理认知状态、作战计划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全面量化评价并不现实,亟须借助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主要来自于专家依据经验和知识积累,对观察到的作战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帮助评估者透过“蛛丝马迹”推论潜藏的内在价值,由多方专家在匿名状态下多轮次交换评估建议,逐渐达成广泛认可的一致意见。在日趋复杂的作战背景下,单纯质性评价要求建立多学科专家团队并强化内部知识共享。质性评价关注于强因果关系的机理探视,从客观上指导量化评价的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指标建立、模型构建调试和评估实践运行,对评价结果起着监督、校正和分析的作用。作战效能评估中,要在数据驱动下整合这两种方法,对作战要素进行量化评价,对复杂系统进行合理解析,将概率运算融入经验分析,有效弥补质性评价相对受限的人力规模,提高效能评估的多元性、整体性、精准性和时效性。
活用数据:统合结果反馈与过程追踪
数据驱动支撑下的效能评估通过对作战进程的阶段性总结、作战状态的数据化描述,呈现相对动态的评价特征,以实现结果导向的作战调控。微观上,作战行动将受到环境的影响、敌方的干预、己方的调控,这一过程对具体作战行动的对象选取、方法选择、保障布局等将产生全面影响,要求评估与作战侦察、决策、指挥、实施全链路相匹配。因此,效能评估既要关注阶段节点的结果反馈,以便准确把握当前态、反思过去态、预测未来态,又要追踪记录作战行动效能发挥的全过程,便于实时感知、即时调控、适时总结。结果反馈倾向于显性数据描述与评估,如依据态势研判、拟定决心、下发命令的循环频率评估指挥链路运行情况,依据对手战损和己方成本评估作战决策效费比。过程追踪则重点关注隐性状态记录,如通过分析作战双方目标打击、战斗损耗等数据,反映作战末梢单元的效能水平。作战效能评估中达成结果反馈和过程追踪的内在统一,数据采集要做到结合不同场景需求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形成路径同源、格式通用、标准规范的数据集合。要针对不同评估主体和评估目的明确数据读取、算力调用等权限,统筹资源分配,避免重复评估、交叉评估等。要构建作战参谋、专家顾问和数据工程师协调配合的复合型评估团队,开展合作攻关创新,促进静态归纳和动态追踪相互补充,提升效能评估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充分发挥对调控作战进程的指导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