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父亲出身微寒,却靠着艰苦拼搏的精神,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要说杨尚清最佩服的人是谁,那一定是父亲。
不同于孩提时代那种对于父母盲目的崇拜,杨尚清今年已经30岁了,见过了许多人,还是真心实意地最佩服父亲。
他钦佩父亲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百炼成钢的精神,更敬佩父亲亲出身微寒,却靠着艰苦拼搏的精神,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的顽强毅力。
甚至父亲对母亲、对他,都有一颗包含关爱的心。
杨尚清总是想,父亲这样好的人,没有一个人听过他的事迹,能够不佩服他的。
父亲的出身不好,是实打实的山沟沟里的孩子。
那里环境不好,称得上是穷山恶水。土壤不好,地里的作物长不出来,维持农民生计的,便成了养殖牲口。
父亲长大六岁,都还没见过书本,他每天就是上山砍柴放牛,下山还要回家做家务,做饭挑水都是他的活儿。
明明还是个孩子,父亲却已经有了小大人的样子,手上甚至都磨出了老茧。
没法子,谁叫他是家里年岁最大的孩子,总不能叫还在襁褓里的妹妹出来干农活吧。
父母也的确是忙活不过来,要想家里日子好过点,他就只能帮着务农。
父亲也不是没有想过,山的那边是什么呢,世界上出了放牛砍柴以外,有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呢?
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这里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的农民,最多也就是走到邻村去,没有人知道山的外面是什么。
而真正改变父亲命运的,是他八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清早,村里就传来了炮仗声。
这可是稀罕东西,每次过年都只能放上一串,这次却噼里啪啦响了好久。
父亲跑过去一看,才发现是一群穿着打扮和他们很不一样的人。他找人问了,才知道这是城里来的大人物。
那大人物其实上面下来扫盲的,说只要跟着去念书识字,就能管吃管住。
这条件其实算诱惑力很大的了,可惜山村里的孩子都很少见外乡人,只是怯生生的看着。
村民们也不敢轻易答应,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连字都不认识,更不觉得上学念书是多么重要的事。
但父亲站了出来,他说他要去上学。
这话一出,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周围人都议论纷纷的。
父母甚至说他是为了逃避干活,想出来的鬼主意。
可父亲依旧不为所动,他只是听见那大人物说了一句:识字了,就可以去外面的世界。
他想去外面的世界。
扫盲学校不比正式的学校,这里的老师教的松散,学生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大有来混碗饭吃的人在里面。
独独父亲一个,每每都是认真学,拽着老师问个不停。
渐渐地,学校里的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用工的学生。
他年纪合适,又好学,便有人起了洗菜的心思,想要申请补助送他去念高中。
没准儿,以后还能成为一个大学生呢。
由此,父亲也正式得到了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的机会。
他虽然起步晚,却比任何人都要认真、努力,经常捧着一卷书读到半夜。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给了他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能坚持向前的毅力。
那时候读书毫无疑问是苦的,虽然他是吃公家饭的,有地方住、有饭吃,可除此之外,一概没有。
他要靠着自己出去打工,才有钱买一件新衣服。
蹿个子的那几年,父亲经常是露出一截脚踝,他也照常在极冷的天气里出门早读。
这世界上,似乎就没有任何可以困扰他的事。
等到父亲考上了大学,他才真正有了展翅高飞的机会。
大学四年,父亲半工半读,还拿了奖学金。
工作后,父亲挣到钱的第一件事,便是回报当年那个帮助他的老师。
第二件事,则是给家人寄钱。
对于小他六岁的妹妹,他也想接出来让她上学,这样才有睁眼看世界的机会。
村里的人都很惊讶,当初那个小豆丁,竟然真的靠读书出息了。
仿佛书是很神奇的东西一般,但大家都忽视了,父亲本身艰苦拼搏的精神。
父亲是后来才邂逅母亲了,对于杨尚清这个独子,他也是格外重视教育。
杨尚清从小就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娇生惯养,在家里什么活儿要干,有时候还会被送到农村。
一开始杨尚清其实是不理解这种行为的,这种肉体上的折磨,能对精神有什么增益吗?
但后来,他渐渐的也就体会到了。
时间久了,那些劳作的过程,似乎也化成了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让他整个人都“沉”下来。
而父亲的经历,更是点拨了他。
一个人出身微寒,却能从中走出来,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一定有着让人敬佩的精神。
杨尚清无比敬佩父亲,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父亲的骄傲,他会把父亲艰苦拼搏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