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8 10:41:00 来源:环宇简科

2017 年,农村少年庞众望以744 高分中榜状元考上了清华。如他的名字一样,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可就是这样一个学霸少年,我们却无法想象他的家庭条件是多么的艰苦!父亲精神失常,母亲瘫痪在床,房子破旧不堪。。。这样的家庭是如何培养出一位高考状元的呢?那么他又是如何承受巨大的压力考上清华的?如今几年过去了,他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呢?下面就来看看这位少年的成长历程。

正文:

“我从来都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什么拿不出手的?我的亲人都那么好,都那么爱我,有什么丢脸的呢?”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沧州的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母亲庞志芹从小因患病无法正常行走,只能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正是如此,也导致庞志芹的双腿严重变形甚至溃烂,为了保住性命,不得已将双腿截肢,也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她的丈夫患有精神分裂,也没办法外出务工。

庞众望出生后,给母亲庞志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由于没有自理能力,庞众望也只好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虽然物质上没有好的条件给到他,但母亲却是十分的爱护他,全家人都在用尽全力的爱着这个孩子,也使得庞众望从小在爱的滋养下长的很好。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在庞众望6岁那年,一次玩耍中,庞众望发现自己不能快速奔跑,一旦跑起来就满脸憋的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而他的外公也是观察到这一不对劲,便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

这一检查不要紧,竟查出了心脏病,并且医生建议要尽快手术。这放在20年前,已经是一个很重的疾病了,所有人都在劝庞志芹放弃,因为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庞志芹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从儿子出生的那天起,她把希望都寄托于儿子身上,儿子就像她生命中的一道光,无法熄灭。

她容不得多想,让6岁的儿子推着自己,去挨家挨户的借钱。好在亲朋好友也都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最终凑到了4万块钱的手术费。随后,庞众望就做了手术,或许是老天爷被庞志芹的坚毅感动了,也不忍心这个艰苦的家庭继续受苦,手术之后,庞众望恢复的很好,渐渐地也能像同龄孩子一样自由快乐的奔跑。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母亲看到儿子恢复的这么好也很是欣慰,但借来的钱却成了家里的负担,为了还清债务,母亲只能在家做点零工维持生计,而庞众望则是瞒着母亲,偷偷地利用课余时间去捡废品,攒下的钱给外公,用于还债。

一波未平是一波又起,安稳日子没过多久,母亲因为过度劳累,有点营养不良,饮血晕倒了,为了给母亲治病,年幼的庞众望这次独自敲开了亲戚家的门。他带着借来的几千元,为母亲买了药和营养品,自己则是更加努力的去捡废品卖钱,无法想象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本该追逐打闹的年纪,却为了还债去捡垃圾是什么滋味,但庞众望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大哭大闹,而是用弱小的肩膀,默默的撑起了一个家。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庞众望也经常为母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别的孩子还在问母亲索取玩具零食的时候,七岁的庞众望每天早早起床,先安顿好父母后,他才放心的去上学。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照顾父母每天就要占据他很大一部分的时间,但庞众望的成绩却是名列前茅。2014年庞众望顺利扥考入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这让家人也是感到欣慰,由于离家里比较远,几周回家一次,这也让他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后来在高二那年,他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又在全国生物学联赛和物理竞赛中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每次回家他都把奖状带回家,照着念给母亲听。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庞众望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明白,读书是他唯一改变家庭条件和命运的方法。高三那年,庞众望考了684的高分,加上当时老师让报考的农村专项计划60分的加分,一举成为河北沧州市的理科状元,成功清华大学录取。

清华大学的校长邱勇,在了解到庞众望的事迹之后,亲自赶到河北沧州迎接这名新生。在进入庞众望家里之后,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他大吃一惊。实在无法想象,眼前这样一个破旧不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家庭是怎样培养出一个高考状元的。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上了清华大学后的庞众望也是勤工俭学,从来不问家里要钱,反而还每月给家里寄钱补贴家用。除了用心钻研学习专业知识,他还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在经历一番磨练后,又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本科毕业,考上了博士,继续深造。

就在一家人觉得终于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命运的捉弄又将这个贫苦不堪的家庭推进了深渊。庞众望的妈妈突然因病离世,这个噩耗给了庞众望当头一击,永远忘不了母亲在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他在走廊上整整哭了一夜后,离开了这个小县城,决定去往北京。之后更加努力的将全部精力投在了专研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庞众望如愿拿到了博士学位。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毕业那天,他一身正装站在镜头前,看起来成熟稳重了许多,之后他结识了一位心仪的女孩,渐渐产生了情感,也在科研领域获得了理想的工作。

744分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7年后,他怎样了

正如庞众望所说,他从不觉得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拿不出手的,家里很穷,但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价的财富不是吗?同时庞众望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反思,更加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考744分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独自在清华6年后,让人泪目
...了回报。 在全国高考中,他以惊人的744分的高分被北京清华大学录取,从而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大学霸级人物。他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庞众望,一个瘦弱矮小的少年,却有着惊人的
2024-01-09 15:14:00
744分考上清华,入校时被校长接见的庞众望,如今怎样了?
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接他去北京,然而到他家后却傻眼了,只见他父亲精神失常,母亲瘫痪在床,破房幽暗潮湿,整个家宛如一个垃圾场。2017年,河北省理科状元庞众望以744分的成绩
2024-06-29 10:02:00
母亲瘫痪、父亲精神分裂,6岁患有心脏病的小伙,高考744分上清华
...理科第一名。农村专项计划加分60分,总分744分,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他的成功不仅是对自己奋斗的成果,更是对家人期望的回应。 进入大学后,庞众望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积极参与班
2024-08-06 10:48:00
庞众望改变巨大,穿衣很像韦东奕,朴素节俭却精神富足
...门高考学子,如今感觉他变化非常大。已经25岁的他正在清华继续做自己和科研,同时还兼任博士生导师。大家印象之中的庞众望,昔日沧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录取。近期被网友们偶遇,发现他
2024-09-26 09:31:00
牛!7年前被清华录取,如今他冲上热搜
2024年全国高考期间一段对清华学子庞众望的采访视频引发网络热议近日庞众望接受媒体采访说起自己的第一篇SCI话题一度冲上热搜1999年2月庞众望出生了他承载了这个家庭太多的希望父
2024-06-18 09:45:00
庞众望不负众望 他说:“我想翻个倍!”
...赞。2017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之所以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资格,是由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
2024-06-18 11:51:00
浙江一女孩高考719分,和省状元仅差一分,清华连夜抢人,却被5个字拒绝
浙江女学霸邵奕佳:高考719分,却用5个字拒绝清华大学。浙江高考考生邵奕佳,以719分的成绩摘得理科第二名桂冠,当成绩公布后,曾经有人问过邵奕佳的父亲:对女儿这样的成绩有何感受?
2024-06-29 10:16:00
”湖南状元“以近满分入清华,现成小区保安,连同学会也不参加
...得了长沙县理科状元,当时的满分是710分。他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在大学里张晓勇十分的刻苦,他希望自己毕业以后能够从事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国家正在实行“双轨制”
2024-09-29 10:29:00
17岁以理科状元考上清华,毕业后却做起保安,如今他怎样
...激情的五年内被磨平了棱角,最后落得小区保安的下场。清华是我的目标1973年,张晓勇出生在了湖南长沙,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由于是家中独子,从小父母便对他寄予厚望。在张晓勇小的时候
2024-02-22 18: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