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11月14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日公开表示,在制定6G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满足大众基本需求的合理指标,而非仅仅关注那些特定的高要求指标。
“6G系统协议的设计应重点考虑那些要求不高但对提升大众使用体验至关重要的应用场景。6G网络服务刚需为本,当前需要针对刚需应用提出合理的标准。对于6G的高标准小众需求,可通过部署Wi-Fi/专网和MEC来应对。”邬贺铨说道。
回顾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邬贺铨提到,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既源于需求又引导需求,目标相对单一,发展十分成功。
邬贺铨还直言:“5G时代目标呈现多样性,单一网络体系和频段难以适应多目标,用户体验未能达到预期。6G更是多维度目标,大众刚需与小众需求难以在同一网络架构和频段上兼容。”
在这之前,邬贺铨就曾公开表示,5G红利不及预期。面向消费端,5G的频谱效率和单位能效尽管远远优于4G,但用户难以感知到这一优势;用户流量成倍增长,也没有反映到运营商的ARPU值上。
“5G下行为4G的7倍,上行还不到3倍,5G与4G还未拉开差距。在一般的消费应用场景下,用户体验不出5G的优势,市场上有一些需要5G特点支持的应用,但5G网络能力又显不足。”邬贺铨说道。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雪花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4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