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5G-A网络建设可推广共建共享模式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08 01: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5G-A网络建设可推广共建共享模式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5G-A网络建设可推广共建共享模式

“截至今年10月,我国5G基站数占基站总数的28.1%,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5G用户数占全国移动用户数的43%,占全球60%。按照目前的进度,明年上半年我国5G用户数将过半。目前5G的流量大概是4G的4倍至5倍,下行流量不论峰值、均值都在4G的7倍以上,上行流量在3倍以上。”5G商用进程过半,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密切关注着5G表现。

成绩之外,他也不讳言问题。“有声音认为5G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水平。”邬贺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在消费应用场景,5G带宽能够支持4K、8K,但终端的成本、成熟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的拓展,导致很多消费者体会不出5G优势。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在机器视觉、遥控机器人方面应用相对较好,但在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生产线应用方面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工控系统标准的碎片化。5G网络本身也需要提高能力,特别是降低时延和提高可靠性,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高要求。

在信息技术领域,今年出现两个不可忽视的热点——生成式人工智能和5G-A(5G-Advanced)。邬贺铨认为,这两项技术的蓬勃发展将给5G的技术提升和应用拓展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就前者而言,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可以优化移动通信网络,而且已经可以装载在终端上。“目前的终端已经能支持10亿量级参数的推理,明年可能达到100亿量级,相当于比GPT-2的能力还要强。终端一旦具有这个能力,可以支持用户生成3D和VR视频,可能会带动终端本身的大量普及。”邬贺铨说。

后者则是当下行业企业竞争发力的领域,相比5G,5G-A带来管道能力时延、带宽、确定性三项能力的大幅提升,是5G通向6G的必由之路。

5G在发展之初虽然提出面向工业应用,但面向消费应用的思路主导了其系统架构设计。现在来看,5G还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应用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与精定位等能力的要求,这是5G-A的市场机会,也是5G-A面临的挑战。

“5G-A的发展目标是2025年进入全部商用。它有望在峰值、连接密度、定位精度以及比特能效方面比现有5G提升10倍,可以承载更多的工业应用,并通过轻量化技术降低成本。”邬贺铨说,他强调,5G-A只是5G在功能和覆盖上的升级,并不取代5G;5G-A也不是6G,它在网络体系架构上和5G一样,更多的是通过射频等技术挖掘5G潜力。

具体来看,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5G-A的网络能力可有效支撑5G应用规模化增长。同时,5G-A将对部分6G关键技术进行提前验证,为6G标准制定和技术落地积累宝贵经验。

“5G-A支持的是有比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并不需要做全网覆盖,只是热点区域的5G补充,频谱资源也比较稀缺,可以多个运营商共建共享,降低投资成本。”邬贺铨建议,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建设5G网,两家共用频谱和基站,各自独立建设核心网。这种共建共享无线接入网的模式也可以推广到5G-A网络建设,“未来6G也是如此”。

(本报记者 崔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模式创新再出发
...核心网,而共建共享无线接入网的模式也可以推广到5.5G网络建设
2023-12-07 11:59:00
...气信息和深地空间的变革。”孙龙德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5G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工业互联网,在机器视觉、遥控机器人应用等方面成果丰硕,随着5G能力的提升,还将在离散制造、流程
2023-12-07 03:43:00
大模型将深刻改变世界
...位居全球第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有30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进入到互联网的数字化时代。在整个发展中,现在来到
2024-09-02 13:41:00
安全即服务 数字安全呼唤新范式
...工智能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ISC名誉主席邬贺铨认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本身既是安全防御的重点手段,也是安全保障的有力手段,需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
2023-08-18 09:27:00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从数字走向实体,人工智能加速落“实”
...进入发展加速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处于调整期,信息化向数字化的演进期,网络技术创新的涌现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无论是光纤通信、移动通
2024-04-29 20:12:00
第十一届互联网安全大会开幕,业内大咖谈AI时代“数字安全格局”
...。生成式AI带来的空前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ISC名誉主席邬贺铨在ISC 2023开幕式上表示,数字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数字经济将驱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数字技术
2023-08-10 09:44:00
...成为了AI技术蓬勃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数据安全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与落地执行,为人工
2023-08-11 15:10:00
一半手机用户都未升级5G,科技公司为啥还要押注5G-A?
...户并没有亟待升级5G网络的欲望。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与4G尚未拉开差距,在一般的消费应用场景下,用户体验不出5G的优势,市场上有一些需要5G特点支持的应用,
2024-03-11 16:26:00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19日在2024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大模型的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出奇迹”,多措并举提升
2024-08-19 22:1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