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6 15: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夏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中的第一个王朝,开辟了我国我国古代历史上君权统治的先河,夏朝在我国古代存在的历时较长,国家也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曾经繁荣一时的夏朝也最终走向了灭亡的发展的道路,根据相关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社会生产力逐渐降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夏朝统治者对于农业的生产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社会生产力由此也随之逐渐的降低。而当时的商还是作为夏朝的一个部族的时候,他的生产力逐渐的发展起来,根据翦伯赞在《先秦史》一书中的记载:“商族的生产力水准已经超越夏族了。”这对于夏朝的统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夏朝自身的统治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其管理的下属部族的需要,下属部族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他们开始不满足于夏朝的统治。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当时夏王朝的统治集团与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夏朝之所以社会生产力开始逐渐的降低,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经常性的频繁迁移造成的,迁移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外族势力的入侵以及寻求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因为在当时生产力条件落后的状况,人们还没有学会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只能通过频繁的迁移寻找新的适合农业生产土地。

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原本这种通过频繁迁移的方式也能够使得农业生产获得一定的增长,但是道路夏朝后期的统治时期,统治者逐渐开始定居,即使进行迁移,也只是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进行移动。夏朝的定居并不代表夏朝的农业生产已经进步发展到不再需要依靠迁移来维持生产了,而只是夏朝的统治者开始逐渐的懒于迁移,他们只注重自己的享受,确保迁移的都城能够适合自己的生活,丝毫没有考虑国家进行农业生产的需要,自然也就不知道迁移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因此夏王朝的社会生产力也就逐渐的下降。

另外,除了夏朝统治者自身的统治失误之外,造成夏朝农业生产力下降的与当时的自然灾有关,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夏朝的降水量不断的减少,并且温度相对来说较高,使得农业生产经常受到干旱的影响,著名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由此可见当时夏朝的干旱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之下,夏朝的农业生产也由此进一步呈现衰落的状况,社会经济也在不断的衰退。

频繁的外部环境的动荡。

夏朝时期,频繁的夷夏之间的战争使得夏朝的边境地区一直处于动荡的状况,捅死也进一步加重了夏王朝在军事方面的经济支出,夏王朝的整体实力开始随着农业生产的退步而逐渐的开始下降。

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同时夏王朝周边一些本来服从于夏朝统治的夷族也逐渐的开始有所反动,因为这部分夷族服从于夏王朝的统治,是因为夏王朝的强大势力的统治,随着夏王朝统治的逐渐衰微,他们自然也就开始想要有所反击,商族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其势力逐渐超过了夏朝。如此危及的统治状况,夏王朝的统治者却并没有及时的发现,放任了商族的发展,也就为后来的商朝灭亡夏朝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正如墨翟在《墨子·七患》中记载:“桀无待汤之备,固亡。”

夏礼的封建统治思想。

在夏王朝的统治思想中,一直强调王权至上的思想,因此王命是谁都不能违背的,并且王权是谁都不能进行束缚和挑战的。这种思想为夏王朝的统治者进行统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了人们对于夏王朝统治的认可程度。

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但是这样思想把王权过度的捧高,将统治基础的群众们的思想和需求却忽视了,同时不对君权进行束缚,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关,使得许多没有自控能力的统治者乱用手中的权力,夏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夏桀就是这样,利用手中的权力随意进行各种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对于国家的农民进行随意的打压和践踏,使得国家的政治管理十分的混乱,各个部族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思想也是越发的不满。

统治者自身的不当统治。

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各项政策措施的实行,对于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夏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夏桀确实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十分的荒淫无度,整体沉迷于自己的享受,整日宠爱自己的妃子,从全国各地招纳各种美人来充盈自己的后宫,日日纵情笙歌,夏桀还设置了一个酒池,许多人喝醉之后再酒池当中溺亡了,由此可见夏桀的奢靡之风。

促使夏朝统治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同时夏桀还在全国大肆兴建土木工程,在全国征集百姓来做苦工进行工作,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许多土地无人耕种,农业生产也遭到再次的破坏。在夏桀的带领之下,朝廷中的官员也开始变得更加奢靡腐败,不断从百姓手中进行大量财物的搜刮,百姓生活更加的困难。在朝廷上,夏桀十分信任会说好话的奸佞小人,对于朝廷中的正直大臣进行打压疏远,使得夏朝内部的政治腐败,这样的统治者自然很难保证夏王朝的长久统治,随着周边各个部族的逐渐发展壮大,夏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道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国家,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造成曾经繁盛一时的夏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也有很多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方面还是因为统治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治国才能不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封建王朝陷入兴废的怪圈原因是什么?
...同的原因,谈及根本原因,不是去谈社会制度,就是去谈统治者的固有统治逻辑,使得统治方式和历朝历代的兴衰乱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其实,共同点或者根本原因都是后人归纳出来的,颇有一种事
2023-02-04 19:52:00
商朝频繁迁都十余次,盘庚为何又要迁都
...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迁都有悖人愿,不到万不得已统治者们是不会迁都的。对于迁都这事儿,历史上有一个特立独行的朝代——商朝,商朝可以说是一直在迁都。尤其是商朝早期,前前后后零
2024-07-05 21:18:00
商王朝的迁都之路,从游牧迁徙到定都殷的转变
...五。" 所谓商王朝的五次都城迁徙,实际上是商王朝五位统治者发起的五次都城搬迁,依次分别是商王仲丁将都城迁至隞都,河亶甲迁都至相,祖乙迁都至邢,南庚迁都至奄,盘庚迁都至殷(今
2023-09-16 14:08:00
最具争议的王朝宋朝,打仗不行搞钱第一名
...零星商业发展,但是仅仅不过是昙花一现,原因就在于,统治者不希望商业发展从而伤农(毕竟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但宋朝不一样,宋朝却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反而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
2023-04-19 09:14:00
北宋为何始终无法夺回燕云十六州
...际上,这不过是把历史当故事看罢了。或许汉民族的伟大统治者很多,但谁也无法让长城以北变成农业经济地区,或许契丹、女真、蒙古、满清的统治者很野蛮,但谁也无法让长城以南地区退化成游
2024-04-25 20:19:00
明朝末年农民起规模庞大,是因为崇祯任用宦官造成的吗?
...寒无比,这对于靠一吃饭的农业社会是一次严重打击。而统治者对于如此气候也无计可施,再加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使得民怨沸腾,是明末农民军的基础。其次,明王朝土地兼并严重在封建王朝时
2023-01-06 17:56:00
唐朝县令都有哪些职责呢
...天下、开疆拓土、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一方面,王朝的统治者需要提拔贤能的人任官,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够让自己的王朝过的最快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王朝的统治者需要有效的集
2022-12-30 11:20:00
宋朝文化值不值得流传青史
...门阀士族的垄断,给下层人扬眉吐气的希望。相对的,对统治者来说,也可以更好的管理那些门阀士族,更好的管理统治,这样一来,科举制的发展就给宋朝文化经久不衰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基础,源
2024-06-12 17:23:00
吐蕃:夹缝中生存的强大政权
...起其他国家的全民进行反抗。吐蕃是个信佛的国度,吐蕃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力度非常大。连年的战争也导致了百姓的赋税增加,所以统治者为了让百姓能够不反抗,利用大肆推广佛教的手段,让民
2023-11-15 15: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