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05 01:0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万亩茶园在烽火里抽枝发芽,托举战时经济;二十四道拐千回百转,成为国际援华“生命线”;贵州健儿出黔抗战,写就“一寸山河一寸血”……

值此历史节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一见·抗战贵州”系列报道,讲述贵州抗战故事。第八期《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让我们一起看众多艺术家们以笔为武器,以艺术为火炬,在这片贵州喀斯特高原上掀起的一场无声的文化抗战浪潮。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近日,由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丰子恺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山河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人们在贵州美术馆参观《山海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展

“《黔道》这幅漫画是丰子恺先生的代表作品,和贵州有着重要的关系,他1939年12月至1942年的11月曾在贵州避难,这幅画反映了当时贵州山路的崎岖艰难。”贵州美术馆典藏展陈部主任傅斌指着丰子恺展品向记者介绍。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在贵州美术馆展出的《山海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

1940年初,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应浙江大学邀请任教,携全家历经艰辛后抵达遵义。除了教学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以抗战为题材的漫画和宣传画,特别是把来黔途中的经历及耳闻目睹受难同胞的惨状写成文章,绘成漫画、宣传画,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抗日。此外,他还指导浙大学生们画各种宣传画,分发张贴。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丰子恺在缘缘堂二楼书房作画。

“丰子恺先生在抗战期间历经艰辛,饱尝战乱之苦。这位擅长以诗意的笔墨表现人间情味的艺术家,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一改往日温情的笔调,以笔为枪,用漫画作品揭露日寇的暴行,控诉战争的罪恶,鼓舞军民的士气,表达必胜的信念。”傅斌说。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丰子恺《子午山纪游册》。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贵州护佑了丰子恺及家人,他也以充满激情的创作回报这片热土。1941年正月,丰子恺和朋友来到遵义的子午山,为仰慕已久的“沙滩三贤”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扫墓。后将此行所创作的诗文、漫画编辑成册,取名《子午山纪游册》,共收录诗词25首,文章6篇,漫画13幅。漫画全部为丰子恺所绘。

为画好黔北一带的山岭,丰子恺还专程到金鼎山庙里住了几天,观察一天中山景变化写生创作,创作出“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少送迎”等生动有趣的画幅。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人们在贵州美术馆参观《山海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展

“展厅里的五十幅漫画,如同五十个历史的切片。墨色淋漓间,我仿佛看见抗战时期的遵义街头,身着长衫的丰子恺老先生正指挥青年在墙面上挥毫作画,硝烟味混着墨香穿透时空扑面而来。”参观者吴丹丹说。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仿佛是一段历史的回响,让当代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在贵州美术馆展出的《山海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

抗战时期,贵州成为中国大后方,为避战乱,不少机构、实业纷纷内迁。不少文化名人也随着这波内迁大潮来到贵州。中国抗战大后方的贵州,成为前线的坚强后盾,更是保存文化火种、守护文化根脉之地,贵阳也成为大后方的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长、《贵州文库》副总纂王尧礼介绍,“贵州地处西南几省的中心,是交通枢纽。抗战时期,流寓贵州和取道贵州前往他省的名人很多,丰子恺、叶浅予、徐悲鸿、厐薰琹、关山月、黄尧、董希文皆是,他们在流离播迁中,仍不忘用画笔记下了自己的所历所见”。在他辑录的《抗战贵州图录》一书中,收录有抗战期间来到贵州的外省画家的贵州题材画作约300幅。

1937年,徐悲鸿第一次来贵州是从桂林前往重庆,途经都匀。此间,徐悲鸿尝试用都匀皮纸作画,感觉很好。到贵阳举行了小型个人画展,不少艺术爱好者参观了画展。1942年底,为筹集抗日捐款徐悲鸿再次来到贵阳举办画展,包括《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名作。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明接受采访。

“抗战时期,徐悲鸿老先生来贵州多次,在贵阳举办过画展,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画作。”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明表示:“作为今天的艺术创作者,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艺术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滋养人心的力量。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继承那份文化担当,用今天的创作继续书写艺术的使命与温度。”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著名画家徐悲鸿。

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先后来黔的文化人士达数百人之多,除了丰子恺、徐悲鸿、关山月等画家,还有茅盾、巴金、闻一多、陈伯吹、端木蕻良、艾芜等著名作家,田汉、熊佛西等著名剧作家,蔡楚生、郑君里、蝴蝶等著名电影导演和演员,马思聪、吴晓邦、戴爱莲等著名音乐家和舞蹈家。他们以文艺的方式,为抗战讴歌、呐喊,揭露和痛斥日本侵略者,浓墨重彩地描绘和表现中华民族的战斗与不屈。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徐悲鸿抗战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田横五百士》。

抗战时期的贵州,不仅是地理上的避难所,更成为文化创作的沃土和精神抗战的高地。众多文艺工作者以画笔为武器,以艺术为火炬,在这片喀斯特高原上掀起了一场无声的文化抗战浪潮。他们所留下的,不仅是一张张画作,一篇篇文字,更是一种在逆境中坚守文化责任、以艺术服务大众的精神传统,艺术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往期回顾

烽火硝烟中,贵州为他们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一见·抗战贵州①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种起一片茶园|一见·抗战贵州②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建起一条“抗战生命线”|一见·抗战贵州③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一见·抗战贵州④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办起唤醒民魂的筑光音乐会|一见·抗战贵州⑤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起飞迎敌|一见·抗战贵州⑦

总策划 陈麟

执行 成嘉廷 黄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佳杰 贾智 姚曼

包装 曹雪薇

海报 罗紫月

编辑 彭玲

二审 朱东科

三审 成嘉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万亩茶园在烽火里抽枝发芽,托举战时经济;二十四道拐千回百转,成为国际
2025-09-03 12:36: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一见·抗战贵州④
...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万亩茶园在烽火里抽枝发芽,托举战时经济;二十四道拐千回百转,成为国际
2025-08-27 19:07:00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民族歌舞剧《山河同心》首演,展现烽火中的民族大义
7月30日晚,2025年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贵阳开幕,由贵州省民族歌舞团打造的民族歌舞剧《山河同心》作为开幕式剧目首演。《山河同心》一剧镜头聚焦抗日战争时期的安顺屯堡云
2025-07-31 03:04:00
海报|烽火中走来,和平里坚守!致敬99岁抗战老兵樊超群
...走近这位九旬老兵读懂一段跨越近百年的忠诚与热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文字/周雅萌 汪韵 袁蓠芊视频/董婧珣设计/杨绍辉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08-25 15:34:00
...,寄托着古代戍边将士对家人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对家国的美好愿景。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各地建设
2023-12-30 19:11:00
【多彩新论】热血淬炼精神 奋斗续写荣光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高安勤……他们代表4600万贵州人民,为先辈献上今日山河无恙、繁荣富强的告慰;屏幕前,贵州干部群众在屏幕前集中收看九三盛大阅兵,“感受军威国威,点赞
2025-09-05 00:02:00
忠魂未逝 家国永念
...真阅读每一位烈士的生平——“袁琴谱烈士,1923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县,1939年为掩护战友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年仅16岁。”“宋聚奎烈士,为掩护我党政军机关及群众安全转移,
2024-04-08 06:02:00
...,更是先辈们未曾倾诉完的牵挂,以及那跨越岁月长河的家国情思。 在与抗战相关的网络话题下,青年亦用属于自己的表达,转译那些炽热滚烫的思念——“如无先辈慷慨赴死,哪得我等岁月安
2025-04-05 06:35:00
跨越时空的相聚,银幕中的老兵们来到了官兵身边
...桥,回首抗美援朝烽火岁月,以历史为溯,跨越时空礼赞家国英雄。将时空穿越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英雄先烈们坚不可摧的信仰情怀、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名官兵。抗美援朝
2024-10-23 08: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