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10月31日消息,据东南大学官网显示,东南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偏振体全息光波导(PVG)AR眼镜“云雀”问世,该技术是由中国科研团队全自主研发的新型高端显示技术。
戴上“云雀”AR眼镜的概念验证机,用户眼前的现实世界即刻融入了一个虚拟屏幕,实时呈现现场对话的中英文双语文字,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
在智能眼镜领域,VR与AR两大技术方向各具特色。VR眼镜为用户提供完全沉浸的虚拟世界体验,却忽略了现实世界;而AR眼镜则巧妙结合两者,让用户既能享受现实世界的真实,又能领略虚拟世界的奇妙。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显示研究院院长张宇宁指出,与现有的表面浮雕光栅(SRG)技术相比,PVG技术为AR眼镜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光效提高了300%,极大增强了产品的续航能力和显示亮度,为用户带来更加明亮、持久的视觉享受。
同时,PVG技术还显著降低了前向漏光80%,有效提升了观看的私密性,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此外,即使在较大的视场范围内,PVG技术也能确保画面的连续性与均匀性,为用户带来无懈可击的视觉体验。
这款仅重45克的AR眼镜外观与日常眼镜无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镜片内侧嵌有一片薄薄的透明膜。这片膜正是“云雀”眼镜的核心技术创新所在,它承载着PVG技术的精髓。
SRG与PVG技术均基于光栅衍射和全反射原理进行成像传播。然而,PVG技术通过更有效地抑制高阶衍射级次,将能量聚焦于所需的光线偏转角度上,从而最大化波导的光学传输效率。这一创新不仅降低了功耗、提升了亮度,还成功克服了当前衍射光波导面临的背向漏光与彩虹效应等难题,为AR眼镜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鹿角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