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新文科”建设的勃兴和展望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6 22: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尤小立:

“新文科”建设的勃兴和展望

“新文科”建设的勃兴和展望

2018年5月,教育部正式做出全面推进大学“新文科”建设的决定。从这一年算起,2022年应该是“新文科”建设的第五个年头。或许是受2021年教育部首批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的促进,2022年也是相关研究成果呈井喷之势的一年。

据我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新文科”为主题发表的论文不少于1400篇,较之2021年多出了400多篇,也是2020年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的4.5倍,更是2019年的17倍。

与此相适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依托山东大学成立的“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在2022年创刊出版了《新文科理论与实践》集刊,一些省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年会”也增加以“新文科”为研讨对象的活动。

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底,大学中与“新文科”建设相关的体制变化,或许数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最为典型。这两所大学先后将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设立了几十年的人文学院分拆扩充为哲学、历史和文学三个院系。其中,以理工专业见长的浙江大学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多年前,我曾赴浙大参与学术研讨,印象极深的是承办研讨会的某人文系科,办公空间逼仄、人员不足。但这几年,浙大不仅设立了“文科资深教授”岗位,引进了多位知名专家,如今又筹建了独立的文科学院,这对所有经历过1952年“院系调整”后专职理工专业,在文科专业建设上举棋不定,甚或反复的院校都应是一个触动和启发。

然而,有关“新文科”建设上的诸多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思考。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分重大、一般和委托三类,完成期限为两年,经费发放分别是15万元和10万元。这些项目固然侧重实际操作,但发表成果是基本要求。由此衡量,2022年发表的1400多篇论文即使均由“国家项目”支持,一年仅一篇成果,也不可能达到“国家项目”的基本要求,而平均5万元一篇的经费投入,成本也明显过高。

因为概念尚不明确,“新文科”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比如,一篇名刊上的名家之作就将改革开放以来,某学科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一并归入“新文科”。这等于在说“过去”也是“新”,只要延续原来的路径,“新”就可以自然呈现。如此,“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价值就不存在了。

2022年发表的有关“新文科”建设的论文,多数标题都不约而同被冠以“新文科背景下”之类的修饰语,内容则仅涉及具体学科或课程。而即便是具体改革的“实践报告”,也应显示出普遍适用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如此才能与国家项目的地位、国家经费投入的要求相匹配。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论文流于空泛和口号。

有关“新文科”概念的讨论也是观点各异,其最大分歧在于“新文科”应秉持“通识化”还是“专业性”。这种分歧也反映到院系的设置上。

按照最早提出“新文科”概念的美国希拉姆学院的做法,它们显然是偏重“通识”的,这也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某些著名高校恢复设置人文学院的初衷相吻合,但此次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分拆人文学院的做法,似乎又是在讲究“专业”。

不仅如此,近年来大学的“专业性”追求也有走极端的趋势。“专业性”往往被片面理解为“理工化”。因此,新建的几所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或香港科技大学为模板的研究型大学,都没有设置学术意义上的“文科”。但事实上,无论是加州理工还是香港科大,其学术性“文科”不仅存在,而且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

讨论“新文科”时,常有学者论及“中国特色”,其合理性不言而喻。但“中国特色”不能简单等同于古代文化传统。鉴于“大学”是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文化机构,理应包括近现代中国形成的“新传统”。所以,我们谈“新文科”就不能越过“新传统”中显示出的会通中西的气象。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也绝不是抽象的,还要考虑当下现实。就“新文科”建设而言,它不仅需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相协调,也需要与国立大学的定位保持一致。而国立大学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将全民族的文化水准提高到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看,“新文科”建设只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对“理工化”的过分强调是基于近几十年来“抓重点”的思维模式,而该思维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现实。以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完全具备高等教育普惠制和多元发展的条件,再讲“抓重点”反而无法展示时代精神和责任。

就教育而言,“拔尖人才”也不是“重点培养”就必然见效的。学校能做的更多是提供多样的成长环境和条件,而不是一味地拔苗助长。

客观而言,当前“新文科”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未来需要考虑人才培养的层次差异,即在“通识化”的本科教育基础上,发展以专业性为主的研究生教育。

而无论是“新文科”建设还是国内整体高等教育,都应本着把“池子”做大、做深的原则。“大江大海”不仅更有利于人才涌现,其培养出的人才也会避免“温室”的局限,胸襟更宽广、眼光更深远,也更有资格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省教育厅出台意见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加快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深度融通,打造交叉人才培养先锋区版次:3来源:新华日报 2023年10月12日■ 优化本科高校文科专业布局,推动文科学科专业
2023-10-12 07:05:00
...贯彻党的二十大•教育在行动之江苏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大力实施“四大计划”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推动我省高校新文科教育出理念、出人才、出成
2023-10-12 15:42: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湖南工商大学推进“新文科”思政建设 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作者:谭颜宇《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2日 12版)新文科建设要突破传统文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推动学
2024-02-22 04:42:00
...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第四届年会暨新时代·新西部·新文科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互享新文科建设新经验,共话新时期高等外
2024-04-26 22:54:00
数字时代,新文科建设应如何发力
...前交流。陈彬摄/光明图片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文科值不值得读?读了又有什么用?文科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不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迈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时代,这样的
2024-02-27 05:21:00
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新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大会现场。四川省新文科教指委供图人民网成都4月20日电 (王凡)4月19日上午,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新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
2024-04-20 11:16:00
打造助力新文科建设的媒介园地
...更深切的感受与认识。可以说,“青年说”是一个助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媒介园地。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
2023-12-29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方宁新文科建设是我国“四新”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科教育改革的一项政策性行动。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将新文科建设作为人文社科类一流本科专业
2023-12-15 05:48:00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要求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具备创新实践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人才。习
2025-07-14 15:0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
山东协和学院入选驻济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
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发布《关于驻济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拟入选对象公示》,学校大学生急救协会申报的“救”在身边·校园守护—山东协和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成功入选
2025-10-01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