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今秋试行!温州小学初中每天至少一节体育活动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3 08:44:00 来源:杭州网

日前,温州市教育局发布《温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方案》)。试点校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等条件成熟时,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

根据《试行方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依法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充分挖掘课时资源或在课后服务时段增加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时间不少于40分钟;增加的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不得占用每天已经安排的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同时要编入课表公布在教室。

增加课时为体育活动课的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体育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体育活动教学资源,制定学期体育活动课实施方案。体育教研组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设计每周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区域、天气、师资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体育游戏、运动会、体育节或班级联赛项目、校园吉尼斯、运动达人赛、学生军训等开展集中或分项学练,重点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球类、游泳等专项运动技能。

《试行方案》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统筹调配试点学校教师编制和工作岗位,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配备和培训;鼓励通过教师支教、轮岗、转岗等方式,充实试点学校体育活动课师资力量。各试点学校要通过培训全科教师、购买特色课程服务、加强新教师岗前培训开展辅助教学、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和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担任(兼任)体育教师等方式,确保体育活动课教师配备到位。各试点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课,根据活动内容可以合班或以年级为单位集体进行。

未来,全市小学、初中要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基础上,做到每天至少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现阶段启动试点校申报,条件成熟时,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从“课间十分钟”“每天不少于30分钟体育大课间”到
2024-04-18 09:05:00
多彩校园体育让少年们“动”起来
...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小学阶段每天增加1节户外活动课,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而持续引导学生“动起来、跑起来、乐起来”,则要从提高
2023-11-08 14:05:00
...部将班队活动和道法课时长调整为20分钟,增加一节体育活动课。一、二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初中部增加一节课后体育活动。该校还结合引入第三方机构的各类体育
2025-02-13 10:15:00
...上下午大课间操等体育锻炼活动。每天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的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网上打卡。积极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会,进行养正少年之健康少年的评选。四
2024-07-11 03:03:00
细育桃李 弦歌不辍
...力推进教育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游仙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宋佳蕊在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 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冰雪运动蓬勃发展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
2024-01-04 08:05:00
15分钟课间改革:威海如何打破“圈养式教育”的枷锁?
...体育课,小学低年级采取“4+1”模式(4节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其他年级采取“3+2”模式(3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加上2次体育大课间,保证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
2025-02-28 11:28:00
坐着大巴去上游泳课,上海体育课走出学校向社会资源“借力”
...放。把游泳课开设在社会游泳池,上海中小学的体育课和活动课正悄然“变脸”。控江初级的学生在江湾游泳馆进行准备活动第四周就能“游起来”了小王是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的初一学生,在这次
2023-11-06 10:47:00
...践活动等课程,不随意增减、占用课时。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2022年秋季一至九年级开始执行,信息科技课程自2023年秋季三至八年级开始执行,其他学科自2024年秋季一年级、
2023-08-09 01:38:00
...同时也感到困惑,增加活动时间后,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上活动课,并不能保证质量。此外,对教师的考核方式也尚未改变。时间“挤”出来后,师资短缺、场地受限、安全风险等因素,仍制约着学生
2025-03-18 17: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