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读书丨董运生:坚韧的生命——读散文集《生生之门》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8-05 06:56:00 来源:上游新闻

读书丨董运生:坚韧的生命——读散文集《生生之门》

坚韧的生命

——读散文集《生生之门》

文/董运生

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经历了岁月的打磨之后,才会对生活乃至生命,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索与体悟。由春末到夏初,我断断续续读了三遍散文集《生生之门》,被作者叶浅韵的真诚与勇敢,被作品对苦难的正视与超越深深感动着。我相信,对土地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审视是会传染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共情或共鸣。

《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从首篇《生生之门》到尾篇《生生之水》,“生生”是作品的关键词,究其立意,是对生命存在的关注与审视。我们都在生活着,但对于生命的意义却很少予以反思与表达。《左传》有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木、火、土、金、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结果。如作者所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在有形和无形之间,都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时代和个人生活交叠的痛点”。它们既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寄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苦难和考验。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利用这些资源并克服伴随它们而生的诸种矛盾中前进的。

天地最大的德行是生命的赐予,有了生命,才有了生生不息的生活。意义是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诞生而产生的,跨过生命之门,才会有对存在的记录、审视与表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水又常被视作生命的源泉。故而从第一篇《生生之门》到第六篇《生生之水》,整部作品可以视为一个闭环的结构。其中的每一篇都相对独立,一个个小故事如一颗颗珠子般串联在一起,述说着生生之力、生生之苦、生生之美;篇与篇之间又兼容并蓄、掩映勾连,形成一个紧密的有机体。因此,整部作品可视作一长串珠子,分层环绕在四平村人的手腕之上,一个故事是一颗珠子,一篇故事如一个圈层,首尾相连、次第转旋。

《生生之门》是一本关于作者生长之地“四平村”的新乡土写作。叶浅韵以生命体验的在场和女性特有的细腻,呈示着村庄的风土人情、时代变迁、困苦喜乐。不少作家都努力建构着自己的文学故乡,无论是沈从文的湘西,贾平凹的商州,还是迟子建的北极村,叶浅韵的“四平村”,故乡既是他们生命的发源地,也是他们精神的成长地,更是他们离开之后建构起来的一种文学想象。叶浅韵的“四平村”里盘结着昔日生活的根系,也吹拂着新时代的风气,在“四平村”人的家长里短、俗常生活中,蕴蓄着叶浅韵带着生命印痕的审视与反思。作者对“四平村”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真、善、美的高扬,也有对假、恶、丑的批判。带着生命温度的真情呈现与深刻真诚的审视反思,使作品在热情与理性的激荡间增加了弹性、张力与深度。

在《生生之门》中,叶浅韵选择了一种以“四平村”人讲“四平村”日常生活的叙事姿态与策略。作品中的事件,从妇女的生产、房屋的修建,到村庄的火灾、土地的纠葛、吃水的困难等,大多是乡村生活中的俗常小事。民间立场的选择,使作品充满了烟火气息。作者没有以启蒙者的眼光打量和批判乡村,也没有站在离乡者的角度回忆乡村的美好,而是以亲历者、见证者的姿态记录乡村的凡常生活,于村人的哀乐悲欢中叩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里以开篇二伯母生产相关的故事为例。二伯母痛苦的呻吟使家中的气氛变得有些奇怪,爷爷撬了大门的门槛,说是向神仙投降以表诚心;二伯没有请到接生婆却请回来了个神汉,在奶奶的责问中,总算结巴着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表达了出来;生儿子的第二天早晨,二伯抱着一只红公鸡去给丈母娘家报喜去了。相关场景和情节,既反映了特定时期农村的社会思想状况与民风民俗,也以简短的文字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于此,全家人沉浸在添了男丁的喜悦之中,二伯母刚从鬼门关打了一个转儿的事情,倒是被大家冷落了。喜与悲的反转,生与死的对比,男与女的差别,人性的美与丑,人情的冷与暖,都源源不断地从中溢出,化作无声的愤怒与拷问。二伯母生了儿子,对于一个家庭的香火传递功莫大焉,然而,她在家中的地位也不过是高出了“一篾片”。深重的苦难与单薄的篾片悬殊巨大,相形之下,女性的地位、价值、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绵绵涌来,引人深思。

接地气的散文,都是与时代拥抱中开出的花朵。《生生之门》中的六篇散文贯通今昔,将个人、群体、时代、家国联系起来,以此来展开对生命的追问。如在首篇文章中,作者将女性的身体看作生死场,以祖母、二伯母、五伯母、自己等人的生育经历,将传统社会、计划生育、放开二胎三个时期贯穿起来,将女性的生育与家庭、社会、国家勾连起来,放置在宏阔的历史场景中予以审视,既展现了女性生育活动中生理的痛楚与精神的折磨,也淋漓地彰显了作者的使命意识与生命关怀。如作者所言,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传统文化、习俗的重压之下,个人的声音也许是微弱的,“但身为一个女性写作者,我无法忽视同类的生存状态。

“修辞立其诚”是重要的中国文学传统,在《生生之门》中,作者用真诚、勇毅的眼光审视、书写生活,尤其是其中的苦难与痛点。作者以直面困苦的姿态讲述生之艰辛,既彰显了生命体验的在场感,也极大地调动了读者对苦难的同情与思考。在《生生之门》中,苦难的场景多有呈现,如女性生产过程中撕裂身心的疼痛,父亲英年早逝而未有一副好的老木头的痛与憾,二舅因幼时烧伤致残而久处底层的悲惨人生,丈夫事业遇挫后的无助与焦虑等,诸种苦难,唯有亲历或近距离接触后,才能写得如此真实与生动。《生生之门》中的六篇作品虽多有触及苦难,但整体写作基调并不消沉,只有正视并勇敢地应对苦难,才能最终与世界和自己释然。

叶浅韵的《生生之门》是一株在泥土中努力向着天空生长的格桑花,虽充满形而下的烟火气息,却也常常从中升腾起形而上的生命之思。书中的诸多苦痛遭遇,如一根根鼓槌敲击着读者的心门,期待着响起一阵阵心灵的回声。生活中的那些苦楚,串联起一串串追寻生命的足迹,通向遥远而又令人困惑的人生和命运。在穿透事实的思考与追问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智慧与光芒。正视生命、超越困苦,才有可能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交出满意的答卷。如在《生生之土》中,作者抚今追昔,于认识到土地的变迁是一部人类生存史和精神史后指出:“土地和母亲,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母题。只愿我们在挣脱她的怀抱时,眼睛还有慈爱,心中还有敬畏。迟早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如今,我的身体正在向大地弯曲。我努力地活着,像母亲那样,做一个热爱土地的人。以期让自己有一天成为土地的一部分时,能与土地的干净相匹配。”

在《生生之门》中对苦难的叙写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光明的追寻与自我的疗愈。生活总会在给我们关闭了一道道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扇窗。女性生育的身心之痛,父亲早逝的苦痛记忆,金钱对人性之丑的催化,作者对这些故事的呈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一种书写表达,借披露、表达与个人有关的经历与感受,来实现自我心灵的疗愈。写作的过程,是舒缓心中压抑、焦虑情绪的过程,也是自己与社会、他人、世界和解的过程。叶浅韵在《悬在针尖上的命》中曾说:“文字已然成为我生命的出口,我通过它抵达我想要的初地,在文字里修篱种菊,与文字信誓旦旦,让文字插上飞翔的翅膀,飞过荒漠和人烟,飞过欢喜与哀伤。”

《生生之门》的文字散发着一种带有野性的活力。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在作品中,叶浅韵较大程度地保留着那块土地上长出来的日常语言,并将其与较为规范的书面语言混合,建造起了一座活生生的关于“四平村”人的生活大厦。带有相当大陌生化色彩的地方语言,虽与普通话及不少读者的地方语拉开了较大距离,但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那把打开“四平村”生活大门的密钥,走进村人的喜怒哀乐。奶奶爱说的“苦荞粑粑才动边”中,有一个地域的作物种植和饮食习惯,也有着一方农人的困苦与坚韧。“跳脚米线”“苦钱”“方圆团转”“鞋歪脚踩”“血滴滴”等诸多方言语汇的运用,使作品发散出一股浓重的地域气息,也彰显了作者对生养自己土地的恋恋深情。

就文体而言,《生生之门》可视为大散文写作的一种新探索。不少人对体量较大的“文化大散文”“历史大散文”并不陌生,这些作品对满足读者文化和审美需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叹服其厚重的同时,我们也时常会发现烟火气息的稀薄与读者群体的窄化,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生生之门》中的六篇散文均可视为生活大散文,作者以边地女性的独特视角与体验,将一个个细碎的寻常故事串成一串晶莹的珠子,书写“四平村”人生生不息的喜怒苦乐,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生之门》等非虚构生活大散文引起了不少读者的欢迎,这值得我们深思。优秀的生活大散文既要有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底色,也要有使命意识与生命关怀,将个人与群体、生活与时代、欢痛与美善结合起来,带着生命的体温去书写,才有可能开拓出一片大散文写作的新天地。

作家对于自己熟悉又动情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热情与厚爱,这为写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警惕由此而来的写作惯性或惰性。回望叶浅韵近年来的作品,它们在给我们触动和感奋的同时,也不免会发现一些题材、手法上的相似之处。作家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也要警觉自我的重复。

生活常新,关于生活的思索与表达也时刻常青,期待着叶浅韵在她的“四平村”里,开掘出一片新天地,培育出新的作物与食粮。

《生生之门》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让我想到了林斤澜“矮凳桥”系列作品中所言的“皮实”,生命的意义,不正在于有韧性地去面对生活中的苦痛,在经历了苦难的击打和磨砺之后,我们依然对世界和生活充满热爱与希望。

作者简介:董运生,供职于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读书丨董运生:坚韧的生命——读散文集《生生之门》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登建散文集《血脉之河的上游》荣获泰山文艺奖
...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评奖中,滨州市作家李登建的散文集《血脉之河的上游》荣登榜首。据悉,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为山东省政府奖,每三年一届,每届一个门类评出五部获奖作品,此
2024-04-30 17:28:00
读书丨张鉴:生命虽卑微也要绽放芬芳——浅读杨本芬散文集《豆子芝麻茶》
生命虽卑微也要绽放芬芳——浅读杨本芬散文集《豆子芝麻茶》文/张鉴《豆子芝麻茶》这本书,“口袋本”一样的小册子,书名让我很意外,作者更让我意外。作者杨本芬是一位83岁的老奶奶,17
2023-11-14 07:05:00
书讯 |《把村庄带回家》三代女性共谱生命诗篇,感受平凡生活中关于坚韧、爱与传承的点点微光
...【内容简介】《把村庄带回家》是一本充满温情与回忆的散文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情书写生养自己的村庄,捕捉这块土地之上庄稼四季轮作的呼吸和乡亲父老震耳欲聋的沉默,着力描写祖母、
2025-04-16 17:21:00
姑苏盈然 文采翩飞——序《渔家蝶变》
...《渔家蝶变》王猛仁江南才女沈惠勤女士嘱我为她的长篇散文集写序,我的确惶恐了一阵子。一是在散文界我寂寂无为,二是散文诗圈我也只会“炮制”几块小豆腐干,至今未见一粒闪光。古有言:
2024-07-31 22:20:00
意犹未尽的情与思
...多。黄康生的散文有深情、有独立思考,从《携春而行》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品把深情的抒发与独立思考的深度价值融合,让作品具有抒情张力,在情感的张力中深挖生命的甘泉,找到生命
2024-08-02 06:49:00
《江山待人》:人间烟火中的城市、诗性与人文关怀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女作家曾红雨的散文亦是如此。散文集《江山待人》汇集了著者几十年来的心血。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作家,曾红雨几十年笔耕不辍,一直向着朴素、宁静、真挚、简约
2025-06-19 16:29:00
如何把散文拍成电视剧?在《我的阿勒泰》中感受文学的辽阔
...》在CCTV1和爱奇艺播出。《我的阿勒泰》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是极其少有的由散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是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首播当晚,第一集收视率登顶第一
2024-05-10 11:32:00
...过心田,唤醒了那些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旧时光。李静雯的散文集《风吹麦浪》,便是这样一部让人心生感慨、回味无穷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封穿越时空的信笺,引领着读者穿越回那
2024-08-16 08:20:00
...用文字织就“声音之茧”。继《纸上》《遇见树》等畅销散文集后,苏沧桑的又一部散文新作出炉,名字就叫《声音之茧》。此书为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浙江省文艺基金项目,是她历时七年
2024-05-12 10:2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