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霁虹
像火一样红的花只有一种,那就是石榴花。
石榴花是世界上最红的花。
石榴花具有一股豪侠气,你看她红焰沸腾,红得霸道,红得当仁不让,红得除她之外,让你找不到更红的东西。红得能够让每一个靠近她的人脸热心跳,如痴如醉。我常对外地的朋友说,会理女孩子的脸为什么那么红,就是被石榴花映红的。
初夏时节,到会理去,漫山遍野,你抬眼所见的便是石榴花。
会理有四十万亩石榴树,花期到来时,四十万亩的花潮涌动,火的海洋,火的原野,连空气都流动着红色。在会理,你会感觉到,整个一个世界,都是石榴花的世界。红花绿海间,是一个个美丽的庭院。因石榴而致富的农家,房屋修得越来越好,日子过得就像花一样。会理人的笑容绽放在石榴花里,会理人的希望盛开在石榴花里。可以说,整个会理,都是石榴花开出来的。
郭沫若先生称赞石榴树有梅花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心而不柔媚,兼有梅柳之长而无梅柳之短。这是郭先生对石榴树的赞美。而石榴花呢,我认为比梅花鲜艳,比海棠热烈,率性之中闪动着奕奕光彩。
你看,在整个属于她的那个季节里,她都盛开着一种激情,盛开着无边诗意。
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像面对一幅画一样久久观赏,像面对一本书一样反复阅读的花。
会理石榴栽种历史较长,可上溯到汉唐,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品质优于他处,自古就被称为“石榴之乡”,传说果品曾作为贡品送入唐朝宫中。过去,我就听过“五月榴花红海洋”的山歌的句子。而“石榴花开叶子青”那首民歌则流传较广。石榴树、石榴花和石榴果,已融进了会理人民的生活、情感之中。
会理的土地适宜种石榴树,会理人喜欢种石榴树,会理人爱赏石榴花,石榴花赋予会理人浪漫的情怀。所以,无论老少,都能歌善舞,追求爱情,大胆而热烈。
5月,是会理最火热的季节,5月的石榴花,点燃了整个会理。5月的会理,最让人难忘。凡是在5月到会理的客人,都会被会理燃烧,都会为会理激动。清代会理知州周士翰便是在5月初到会理赴任的。他刚进入会理境内,就被会理的石榴花感染,诗人的情感燃烧起来,在路途中便写下了《赴任过摩挲营》一诗:“一骑关山天际月,全家儿女岭头云;吏胥怕见先生面,万朵榴花迎史君。”可见,当时会理的石榴树种植便已成相当规模。让这位新到任的知州大人心情畅快,激动不已。
石榴花是最有诗意的花。唐朝施肩吾有诗云:
深色胭脂剪碎红,巧能攒合是天公。莫言无物堪相比,娇艳西施春驿中。
以天公巧手剪碎胭脂喻榴花,十分形象;又以西施相比石榴花,在作者心目中,榴花是万花当中最美的了。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元人马祖常的诗,描述榴花盛放的情景,使人仿佛就置身其间一般。
元朝诗人张宏范最爱石榴树,将自家的院子,种满石榴树,每到石榴花开的时候,便邀约朋友,聚在家里,喝香茶,赏榴花,吟诗赋,写出了许多快意诗作。其中,他的一首《咏石榴》最有影响力:
猩红谁教染红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薰风过短墙。
元朝的那段日子已经很遥远了,我们无法走近,但是,那时的薰风吹过来,仍能吹得我们的耳朵发热。榴花开放,金黄的花蕊散发出阵阵清香,引得蜜蜂前来采蜜,但一见那猩红的花团,误以为是火焰,于是匆匆乘风逃走。诗人也许心中正愁云涌动,站在榴树前,看到这一幕小情景,不禁愁意归零而诗兴大发了。
榴花红,总是红得抢眼,总是红得热情奔放。前些年,时任会理文化馆舞蹈编导的陈草女士,编导的一个舞蹈《榴花红》,一经登上舞台,便产生了较大影响。榴乡的女孩子们,站在万人注目的舞台上,热情开朗而又任性,把家乡的一朵朵石榴花,从指尖上撒播出去,伴着她们的舞蹈,伴着她们的笑脸,火焰般的石榴花点燃了无数观众心中青春的激情。
石榴花,榴花红。到了会理你便会发现,会理的女孩子就是一朵娇艳无比的石榴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