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马超为什么要与曹操血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20: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文学作品中,马超和曹操的仇恨颇深,其原因是曹操杀害了马超的父亲和弟弟,为雪杀亲之仇,马超才与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须弃袍”这样的故事。但是,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争斗的原因似乎并非如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

曹操缘何对马腾等马超的亲族痛下杀手?

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对马腾痛下杀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却恐马腾趁势袭击其后方,故而荀攸献计先诱杀马腾。但曹操对马腾如此耿耿于怀其根源是马腾曾经参与过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的事件,不仅如此,马腾还推荐了刘备一起加入这一讨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马腾一开始就站在曹操的对立面,对曹操构成威胁。但历史上,马腾似乎并未参与衣带诏事件(笔者按:衣带诏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争议,这里不做详细讨论。)。《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其间并未有明确列出马腾之名。同样的,《资治通鉴》载:“建安四年……(刘备)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同谋。”其间亦无马腾之名。

历史上,马腾等人被曹操杀害不是马超起兵攻曹的原因,而是后果。《三国志马超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载:“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于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超家属。”《三国志》明确说明先是因为马超起兵反叛,曹操平叛后才诛杀了马超的亲属。《资治通鉴》亦有相应的时间证明:“建安十六年……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这就与小说中所描述的完全不同了,小说所描述的是马超为雪杀亲之仇问罪曹操,兴师有名,而历史上记载的是马超起兵反叛的行为连累了亲属。由此看来,马超为父报仇的小说形象与拖累家族的历史形象迥然不同。

当然,建安十六年,马超为何要起兵反叛,历史的记载也颇有意思,《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十六年)张鲁据汉中,三月,(曹操)遣钟繇讨之……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建安十六年……三月,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使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繇会。仓曹属高柔谏曰:‘兵西出,韩遂、马超疑为袭己,必相扇动。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不从。关中诸将果疑之,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两处史料都表明,马超等凉州军起兵反叛是因为怀疑曹操派遣的征伐汉中的军队意欲征伐凉州,故而才发动了叛乱(笔者按:诚如《资治通鉴》所言,高柔曾经提醒过曹操派遣人马出征汉中可能会诱使马超等人叛乱,但曹操并不以为意,故而有观点认为曹操此番征讨汉中是有意逼反马超等人。)。

马超为什么要与曹操血拼

马腾缘何进入曹操的领地?

小说中,马腾是曹操以诏命诱入京师。而历史上,马腾入京畿大抵是因为和早期的搭档韩遂之间出现了矛盾。《三国志马超传》载:“后(马)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徵为卫尉,以(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同时裴松之注引《典略》还记载了马腾入京后的相关情况:“十(五)〔三〕年,徵为卫尉。”《资治通鉴》亦有相应记载:“建安十三年……初,前将军马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后以部曲相侵,更为仇敌。朝廷使司隶校尉钟繇、凉州刺史韦端和解之,征腾入屯槐里。曹操将征荆州,使张既说腾,令释部曲还朝,腾许之。已而更犹豫,既恐其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待,二千石郊迎,腾不得已,发东。操表腾为卫尉,以其子超为偏将军,统其众,悉徙其家属诣邺。”

《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与《三国志》大抵有两处不同,一是《资治通鉴》明确了马腾受到征召入京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离马超等人反叛时间较早;二是《资治通鉴》马腾受征召入京似乎隐隐有曹操麾下之人诱导甚至于胁迫之嫌。

当然,历史上马腾受诏入京畿,究竟是入质还是怀有其他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腾入京畿后曾经一度享受了不错的政治待遇。此间,马腾似积极寻求庇护,而曹操对待马腾亦是以拉拢和怀柔政策相待。历史上的马腾并没有如小说中那样对汉家忠心耿耿,马腾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似小说中那样势同水火。

马超为什么要与曹操血拼

历史上并无“割须弃袍”的情节

小说《三国演义》中,为渲染马超雪恨的情绪,设计了不少情节。先是马超等人率军攻击长安,守城的钟繇败逃(此处小说情节钟繇负责守城,而历史正好相反,钟繇是奉命征讨张鲁)。其次是曹洪、徐晃镇守潼关,曹洪不听劝阻擅自出战,为马超等人所破。最后是曹操亲自对阵马超,结果马超先是连胜曹营三将,后又一路追杀曹操,曹操割须弃袍最后“扯旗角包颈而逃”,一度狼狈不堪。这一连串的描绘大抵都是为了突出马超以及西凉军之勇。然而,上述的情节都是小说所虚构,虽然精彩好看,在历史上并无其事。

综上所述,小说中马超对曹操不共戴天的仇恨以及马超雪恨的英气似乎是小说所有意渲染的,真实历史上的马超并非为雪杀亲之仇而起兵反抗曹操,相反地,马超的反叛行动葬送了亲族诸人的性命。从一定程度上看,马超一族最终惨痛的结局大抵也是马超本人的行为所造成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0:46: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超投降了曹操,在曹魏会是什么地位
...演义》和《三国志》打架,咱们只能去找《后汉书》和《资治通鉴》来当裁判。《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这样记载曹马之战:“建安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遂等大败,
2023-07-03 22:26:00
马超“擒斩”的三员大将:有的已死两三年,有的三年后又复活了
...败走,还凉州。” 不管是《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还是《三国演义》,马超都是一个“常败将军”,他主动归降刘备后,只有一次带兵征战记录,那一仗毫不出人意外地又输了:
2024-11-20 10:59:00
被马超“擒斩”的三位“名将”:两个当时没死,一个两年前就死了
...”当然也是虚构。韩遂跟马超战败后一同逃回西凉,在《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三国志》卷九和三十六和裴松之注引的史料中都有记载,韩遂和马超回到西凉仍然跟朝廷对抗,最后于建安十九年
2024-11-14 10:30:00
马超为何背负“三国第一坑爹将”的名号
...操另有所谋,便联合造反,曹操决定杀一儆百,这就是《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的“诛卫尉马腾,夷三族”的故事。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曹操在建安十六年发兵讨伐汉中的张鲁,马超对曹兵是一言
2023-01-05 16:53:00
《三国演义》中的马腾是怎么死的?
...的缘故,所以才被处死。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2023-08-27 14:28:00
...事,吕布听了陈宫的建议,结果落得个兵败被擒。按照《资治通鉴·卷六十二》和《三国志·卷七》的记载,吕布屡战屡败,被曹操围在了下邳的时候,接到了曹操的劝降信,吕布就想开城投降——
2024-06-17 07:29:00
历史上真实的马超不仅不是孝子,还害死了父亲
...子在邺城为人质,但野心勃勃的韩遂仍然坚持举兵。据《三国志·张既传》记载,马超选择和韩遂合作时,曾对韩遂说了一段让人难以置信的话:“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2023-07-13 07:57:00
马超是冤枉的:他不惜代价想保住马腾性命,结果被曹操贾诩骗了?
看《三国演义》,马超是忠臣孝子;看《三国志》,马超则是个逆子贰臣。陈寿和罗贯中因为立场不同,看马超的角度也不同,究竟哪个马超是真实的,咱们还得从其他史料中去找答案。演义小说自然当
2024-12-17 09:39:00
...”这两个说法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那“三国”指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但却被很多文章采用,也有很多人相信。看过《三国志》和《后汉书》的当然都知道,是马超于建安十六年(2
2023-07-12 22: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