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杨畋是杨家将杨业的族中曾孙,是杨业亲弟弟杨重勋的曾孙,杨文广就是他的族叔。
杨畋继承父志,弃武从文,终于在明道二年,1033年,通过科举成了宋仁宗时期的进士。
他是1007年出生,字武叔,号乐道,杨琪的儿子,生母慕容氏,他的传承世系是杨信、杨重勋,杨光扆,杨琪,杨畋。
从他进士及第后,前十年的官职,秘书省校书郎、并州录事参军,大概1039年,迁大理寺丞、知岳州。
1043年,杨畋三十七岁时,朝廷任命他带兵,讨伐湖南地区劫掠州府的黄捉鬼、邓和尚与唐和尚等部众。
由于南方的人战乱较少,杨畋招募的兵士们有点怯懦,怯战不敢向前,导致军队溃散,所以此次作战失利,而杨畋跌下山岩差点死掉。
朝廷对于此次湖南猺盆叛乱,在朝堂上展开了讨论,欧阳修和杨畋是同年,和余靖有交情,他们对于杨畋清剿策略不认同,因为在杨畋失利后,朝廷派殿中御史王丝,代替了张庚,统领杨畋等讨伐猺人,而且朝廷还派了内臣赏赐立功的军士,欧阳修和余靖他们,担心的是将领们为了赏钱杀人冒功,他们的担心,也确实发生了。
1044年五月,锐意进攻的杨畋,奏上了捷报,没有听从欧阳修和余靖的建议,撤换掉杨畋。
这时候朝廷双管齐下,一边让杨畋继续进攻,一边让刘沆实行推恩招降,到了十月份陆续招降了两千人,使他们散居在各部。
杨畋采用坚壁清野,把附近的老百姓都移到两广地区,这样猺人没有失去民众基础,到了1045年初,陆续平定了六峒,不久这次战乱平定,二月,朝廷赏赐平蛮有功之人,杨畋升迁太常博士,赐五品服。
此后侬智高叛乱,重新征召守丧的杨畋,让他平乱,由于杨畋名义下的将领也不听从的命令,军队士兵也不给力,导致讨伐失利,这时候文官集团对杨畋展开了攻击,司马光后来也批评他是“儒者,迂阔无威,诸将不服”,而不再说他是文武兼资的儒将,然而余靖和孙沔平定战乱,比杨畋也好不了多少,最终还是北宋名将狄青,带着杨畋的族叔杨文广平定了战乱。
杨畋作为文官,也非常尽职尽责,和司马光同为谏官,经常犯颜直谏,1059年,宋仁宗想给外戚李珣和刘永年两人升官,叫杨畋起草文件,没想到杨畋直接回绝说:“武将郭进等人守卫山西前线,与辽国抗衡十几年都没升官。如今李珣、刘永年两个人没有尺寸之功,反而要升官,就因为他们是外戚?”宋仁宗没有办法,只能就此作罢。
杨畋1062去世,杨畋生前为官清廉,家里的钱财不足于办丧葬事宜,在好有的帮助下,以及翰林侍读学士王素向宋仁宗告知了情况,请求体恤杨畋,赐给啦杨家黄金百两,还特意嘱咐内臣不得要杨家的回赠,正是有了亲朋好友和朝廷的帮助,杨家才得以办丧葬事宜,家里也有了余财。
杨畋死时,儿子才两岁,实际仅仅八个月大。
虽然杨畋是文官能带兵打仗,但是文官集团势力太庞大了,不仅仅是他被人攻击,狄青也是被庞大的文官集团,打击的惶恐不安,最终在惶恐不安中,郁郁而终。
杨家将杨重勋的后代,在杨畋这一代彻底弃武从文了,科举入仕,能带兵打仗,文官也尽职尽责,可谓文武双全的儒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