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讯(记者 徐金玉)近日,中国茶叶学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了《茶叶感官风味轮》《光萎凋红茶加工技术规程》《黄山市无化学农药残留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的审定会。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参加此次会议。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主持此次审定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各项团体标准申报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报告,认真审查了团体标准送审稿及相关材料,在质询和讨论后认为:《茶叶感官风味轮》等3项团体标准编写规范,符合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标准内容完整,结构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市场指导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3项团体标准通过评审,并建议修改后发布。
《茶叶感官风味轮》团体标准的研制将填补行业的空白,这也将成为中国茶叶丰富多彩的感官品质向世界进行推广的重要手段。
红茶是世界上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茶类。国内外实践表明,日光萎凋可以显著改善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适宜的日光萎凋可以加工出甜(花)香气和甜醇滋味。但是,由于室外日光萎凋的不稳定性以及人为因素会导致品质的下降,生产上也仍然靠经验进行日光萎凋。因此,《光萎凋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的建立,将对红茶加工中正确应用光萎凋技术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红茶的品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安全与品质需求不断增多。传统茶园为了进一步提高茶产量,不同程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长期使用化肥易和农药造成茶园土壤板结、酸化,结构性退化,给茶园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也导致茶叶化学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产品品质。《黄山市无化学农药残留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在以茶叶产地环境、气候、空气、土壤、灌溉水、茶园绿色防控等方面的大量研究结果为基础,旨在将无化学农药残留茶园建设的技术经验予以固化,并为全行业生产无化学农药残留提供借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04:37:5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