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2000年前“四室一厅”的墓长啥样?三门峡两处墓葬有重要考古发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1 23:59: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汉代盛行祖先崇拜、迷信鬼神,表现在葬俗上,就是“事死如生”,认为凡生人之所需,死后亦需之。

12月21日上午,在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官荣光汇报了今年三门峡文达碧城府二期项目墓葬考古的主要收获。

2000年前“四室一厅”的墓长啥样?三门峡两处墓葬有重要考古发现

2000年前“四室一厅”的墓长啥样?

该墓地为基建考古项目。整个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136座,时代自汉至近代,汉墓24座,唐墓30座,明清及近代墓葬76座,时代不明墓葬6座。

经初步统计,共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等文物612件套,其中陶器379件套,瓷器52件,铜器135件套,铁器25件套,骨角蚌器8件套,其他7件套。器形有鼎、壶、罐、仓、奁、案、耳杯、盆、碗、镜、铜钱、塔形罐、盂等。

上官荣光介绍,本次共发掘汉代墓葬24座,总体分布于整个工地,墓葬形制包括长方形竖井墓道土洞墓,长方形竖井墓道单室砖墓,长斜坡墓道多室砖墓,时代自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

值得一提的是东汉中晚期墓葬M10,墓葬结构为“四室一厅”,有前室、东西两个耳室、两个后室。葬具为木棺,底部铺有一层草木灰,此前已经被盗,骨架凌乱。出土的器物大多为绿陶釉,有博山炉等54件。

此外,还发掘唐代墓葬30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瓷器。

上官荣光介绍说,多座汉代墓葬的发现,对研究三门峡地区此时间段内汉墓的发展提供了标本。其中墓葬西汉晚期M2—M4方向、形制一致,可能为家族墓地。

东汉墓葬M10、M20等,规模较大,出土器物丰富,为研究三门峡地区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该墓地的唐代墓葬形制多样,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考古学材料。其中武周时期墓葬M127,出土有陶罐以及人俑,对研究当时官职制度以及丧葬文化有较大价值。

2000年前“四室一厅”的墓长啥样?三门峡两处墓葬有重要考古发现

建业橙园项目发现墓葬260座,涉秦人墓,少量唐墓、明清墓

此外,在本次成果交流会上,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韩鹏翔介绍了三门峡建业橙园项目考古发掘2023年收获。

建业橙园项目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北部,东临80805部队,甘棠路(新建)以西,建工西路以北,北环西路以南,北距黄河直线距离约1km。为了配合建业橙园项目工地建设,保护好工程占地范围内的文物安全,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项目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古遗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此次共发掘墓葬260座,其中秦人墓占多数,并有少量的唐墓、明清墓等。”韩鹏翔介绍称,此次发掘的秦人墓大多为单人屈肢葬式,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少量为南北方向。

墓葬类别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偏洞室墓、直线洞室墓三类;葬具有木质棺椁、生土二层台与棚墓搭建的棺室,以及草木灰三类。

出土器物质地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银器、玉器、绿松石及料器。这些器物多是用作陪葬的生活日用品,如陶釜、陶罐、陶鬲、陶壶、陶甑、铜带钩、铜镜,还有少数礼器如玉器残块,兵器如铜箭镞,及生产工具铁铲等。

“根据这批秦人墓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判断,它们的时代应该属于战国晚期至汉代初期,墓主应该属于平民阶层。并且该区发现的墓葬没有经过扰乱,保存较好,器物组合明确,这为我们探讨三门峡地区秦人墓葬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的材料。”韩鹏翔告诉记者。

编辑:祝萍审核 :银新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在1989年1月,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政府接到群众举报,当地的古墓葬群被一伙盗墓贼说破坏,而且情况十分危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到并且制止了这起盗墓案件,但有处墓葬已经被挖出了长、宽均
2024-06-29 21:54:00
中华的“华”从哪里起源?
...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弋/文受访者供图论河南考古重镇,三门峡一定位列其中。豫西山川河流遍布,为古人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今天,我们来到三门峡,一起探访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2024-05-16 11:01:00
...杂的地形地貌,按照不同的地理单元可以分成洛阳盆地、三门峡盆地、运城盆地、卢氏盆地、渑池盆地、垣曲盆地等。而这些盆地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也是可以相互连接的共同地理单元,
2025-06-12 11:47:00
考古2022︱两周考古:在周之庭,文教何止侯伯;陟其高山,武功岂如荆楚
...期至春秋早期的“京”邑。陶渠墓地平面布局黄河以南,三门峡经一路绿地广场暨单建式人防工程项目在虢国都城上阳城的宫城北侧,从出土的陶片看遗存年代集中在两周之际。发掘中获得了一部分
2023-08-26 15:05:00
厉害了“老铁”!它的出现把我国人工冶铁年代提前近200年
...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虢季墓)以玉为柄剑柄是和田青玉所铸笔直圆润 像是竹节有君子之风以铜为芯剑柄中部是空的插
2023-11-30 10:10:00
三门峡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北部,墓葬总数超过500座,迄今共发掘200余座,出土文物近3万件。虢国墓地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且保存完好,尤其是两座国君墓葬的发现,使研究人员
2025-06-29 10:27:00
...儿(664年-710年)又名上官昭容,唐朝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是唐代女政治家、女诗人,也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还是唐中宗的昭容(唐代九嫔之第二级,正二品阶),武三思的情
2023-05-08 11:23:00
...中国古人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未来几天,贝尔还将走进三门峡、南阳、漯河、许昌,参观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遗址、医圣祠、贾湖遗址等地。“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旅程。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
2024-08-16 07:52:00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虢国博物馆 感受“周风虢韵”之美
大河网讯 河南省三门峡市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同时也是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的发源地。5月14日,记者跟随
2024-05-15 08: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