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9 21: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在1989年1月,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政府接到群众举报,当地的古墓葬群被一伙盗墓贼说破坏,而且情况十分危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到并且制止了这起盗墓案件,但有处墓葬已经被挖出了长、宽均为3米多,深为11米的大坑。

其实,这处墓葬为春秋时期虢国贵族墓群,早在1956年修建三门峡水电站时已经被发现了。此前保存比较完好,所以未进行考古挖掘,但这次的墓葬已经被破坏,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同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这次考古挖掘发现了不少陪葬品,而且根据上面的铭文,墓主人竟然还是西周晚期虢国国君虢季。对于虢国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仅仅停留在假途灭虢这个成语之上,其实虢国是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所以一度还非常强大。因此,虢国国君的墓中,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然而最令人震撼的,也是改变我们认知的,还是一把不起眼的剑。

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出土的时候根本没人认出来。当时在清理现场时,考古人员就发现在棺椁之外的泥土上,有块亮晶晶的古玉。现场的专家当时就很疑惑,按道理来说,玉器应该是放在棺椁之内陪葬的,不会随意放在旁边的泥土中,墓室也没有被盗的痕迹,这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疑惑归疑惑,考古工作还得继续进行。他们小心地刨开旁边的泥土,想取出这块古玉,却发现下面似乎还有什么东西与之相连。这种情况在此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工作人员也很好奇,可天色已晚,实在不能随便挖掘,只好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对于当时的考古工作者来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晚上。他们辗转反侧,想象了一千个可能。没想到,到了第二天,他们耐心地从外围入手,一圈一圈挖开泥土时,竟然挖出了一个酷似烤红薯的东西。这当然是因为泥土覆盖的缘故,当现场进行了简单地清理后,有个年轻的小伙子突然惊叫道:这是铁器,玉石镶嵌的铁器!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考古队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半晌之后有个老同志很不满意地对着年轻人说:“到底懂不懂常识,这是春秋时的墓葬,铁器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

在当时来看,这个小伙子该骂,因为任何历史教科书都会白纸黑字地写着,中国使用铁器的时间是战国时代,最早的铁质兵器是秦国铜柄铁剑。虢季是春秋人,他的墓葬中怎么会出现的铁器的。当时,年轻人也觉得自己失态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然而,当这件文物送到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后,立即震惊了整个考古界。经过检测,它还真的就是铁质,而且还是一把铁剑。由于剑柄是玉质的,所以被命名为虢国玉柄铁剑。尽管它已经锈迹斑斑,甚至几乎断为两截,只有一点点连接在一起,但它依然被认为是国宝,因为它改写了历史。

虢季生活的年代,距今2800年前,也就是说,这把铁剑的出现,将中国人使用铁器的时间,向前推进了200多年。它现在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可在当年一定是锋利无比,这才会作为虢季的心爱之物,与之陪葬。

哪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

虢季墓之所以在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把玉柄铁剑的贡献很大,为它加分很多。文物沉默不言,却也在诉说着精彩的历史,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先民们筚路蓝缕的艰辛,也可以看到华夏文明蹒跚前进的历史。就是以它为标志,中华民族艰难地叩开了铁器时代的大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30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00年前“四室一厅”的墓长啥样?三门峡两处墓葬有重要考古发现
...生人之所需,死后亦需之。12月21日上午,在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官荣光汇报了今年三门峡文达碧城府二期项目
2023-12-21 23:59:00
神秘青铜器揭露姜子牙后裔惊人历史
...葬位于这两周时期的古城当中,他们究竟会是什么身份?专家迫不及待地挖开了其中一个规模较小的墓葬,却不料在这其中,竟就出土了帝王级别的陪葬,还发现了姜子牙的痕迹。小小的墓室当中,
2023-09-04 10:59:00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的存在呢
2003年1件青铜器现世,上面2字确定姜子牙身份,专家:他不神秘说到姜子牙,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对于他的认识,想必大多数人知道他都是通过神话电视剧《封神榜》的吧,大家一大部分人都
2023-05-14 13:21:00
考古2022︱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都市大遗址有序进行,墓葬手工业推陈出新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
2023-08-28 14:05:00
烟台蓬莱发现一古墓群,出土遗物700余件/套
7月19日,从烟台市博物馆获悉,蓬莱大皂许家村墓地考古发掘圆满结束。发掘区域墓葬分布。大皂许家村墓地位于蓬莱区新港街道,是在推行考古前置工作中新发现的一处墓葬区。为做好文物保护工
2024-07-19 16:20:00
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聊城发现一座全国少见汉墓
...举行。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山东省考古学会组织专家对齐南齐北后海子墓葬考古发掘进行验收。专家组在考察发掘现场、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文字及图纸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发掘工作进
2023-07-27 17:51:00
漯河发现一处古墓葬群
...每座墓坑的发掘情况。在现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用科技手段对部分战国陶器进行加固。“战国时期的一些陶器在烧制时温度偏低,陶质差,潮湿的环境下无法直接提取。修复后提取能保
2024-12-03 17:36:00
7座!临沂罗庄新发现宋代古墓葬
...负责人王春云、临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李建等文博专家,就文物保护、抢救性发掘以及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现场办公,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汉峰,局党组成员、区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
2023-10-13 20:37:00
罕见!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发现罕见6只绵羊羊车
...不复存在,但因为羊骨上还留存着用来拉车的配饰,所以专家推断应该它是羊车实物。在中国古代,人们多乘坐马车和牛车出行,所以此类的文物如今大量出土。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羊车的发现,丰
2023-10-25 2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