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DNA魔术手:让物证“开口说话”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1 13:4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DNA是什么?

在一般人的眼中,DNA是生物课本里麻花状的双股螺旋,它神秘莫测。

而在他的眼中,DNA是打击犯罪的尖刀,是维护正义的利器。它能拨开案件背后的层层迷雾,让沉默无声的证据“开口说话”。

他叫李江,38岁,重庆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负责刑事案件的DNA检验工作。

8年来,他深耕DNA技术,通过常人难以察觉的微量物证,为案件侦破、诉讼提供准确依据,实现“让死者开口,让真凶显形”。

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个人嘉奖4次,获评重庆两江新区优秀共产党员、重庆两江新区爱岗敬业好青年等称号,入选重庆市公安机关第一批刑侦专业能手、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

迎难而上,牵头成立DNA实验室

“2011年我从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毕业后,就进入公安系统工作,在交巡警、派出所工作过4年。”说起过往的经历,李江眼神清澈、笑容腼腆。满身的少年气,让人看不出他已年将不惑,与罪恶斗争已有十二年。

在派出所工作期间,为了破案,李江经常加班加点查看监控,寻找犯罪嫌疑人的痕迹。迫于侦查手段单一,有一些案件未能及时给受害人挽回损失,这让李江深感科技强警的必要性,也让他想回归专业、从事DNA检验工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2015年,李江如愿以偿,调入刑侦支队技术大队从事DNA检验工作。真真正正进入技术场,所学的专业终于能够派上用场,李江兴奋不已。

DNA魔术手:让物证“开口说话”

李江在工作中。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供图

李江迅速进入角色,不仅在短时间内吃透了DNA检验工作的方方面面,还一肩挑下分局所有大小案件的DNA检验工作。2015年至今,他参与受理案件4530余起,出具鉴定文书3120余份。通过DNA比中嫌疑人1270余人次,处理检材一万余个,串并案件300余起,为案件侦破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随着DNA技术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效果突出,DNA技术越发得到重视。2018年,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决定筹建DNA实验室。作为当时分局唯一的DNA技术鉴定员,李江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实验室各类设施设备安装和各项资质评审认定工作千头万绪,这让原本就工作压力繁重的李江忙上加忙,但李江却乐在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DNA实验室于2019年1月正式运行,并顺利通过了公安部和司法部的各项评审工作。4年多时间过去,DNA实验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多项业务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连续两次获评“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

争分夺秒,队友眼中的“拼命三郎”

“即使成功的可能性只有1%,我也要为了这1%而努力。”

为了捕捉罪犯的蛛丝马迹,李江常常待在技术室里,不言不语、没日没夜地忙,检材不断散发出恶臭,也浑然不觉。困了,就在等候结果时趴在桌上眯一会,饿了,就吃碗方便面糊个嘴。

队友不忍看他趴在桌上休息,送了张简易床到技术室。夜深人静,值班同事抬头总能看见技术室灯火通明,知道李江在仍在紧张地工作。

DNA魔术手:让物证“开口说话”

李江在工作中。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供图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李江接到紧急任务,带着现勘民警提取的生物检材走进了实验室。恰巧实验室空调系统故障,白天实验室闷热不透气,待上几分钟就会全身湿透,可李江进实验室一干就是几小时才出来。

面对源源不断送来的检材,李江鏖战七天,认真对待每一个检材,不放弃一丝希望。

关键步骤电泳检测需要在环境温度26度以下才能进行,由于担心天亮后实验室升温,那段时间,李江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进行实验分析。

七天后,李江最终在一首饰盒上成功检出嫌疑人DNA,为案件侦破起到关键作用。

“我的工作非常讲求时效性,一方面,生物检材随着时间推移会降解,另一方面,检测结果如果不能早一点出来,嫌疑人抓捕或者追赃就有可能面临不利局面。所以我必须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李江说。

勇攀高峰,积极投身科研工作

李江的DNA技术征程,并未止步于个案的侦破。日常工作之外,他勇攀高峰,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力求为全市乃至全国DNA行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适用于DNA检验的法医提取保存方法研究》,这是摆放在李江办公桌上,最新的课题题目。“这个课题研究成功,可以大幅降低DNA的保存成本,为刑事侦破提供便利,我的队友们都会因此受益。”

近年来,他主持犯罪现场法医物证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在正式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由他建立的DNA实验室“案件快速检验机制”,有效降低了生物检材降解对DNA检验的影响,使两江新区案件总检出率、24小时案件检出率两项指标长期位列全市第一。

DNA魔术手:让物证“开口说话”

李江在工作中。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供图

李江说:“科研的问题不像案件,案件只要自己技术强,思路清晰大多可以解决,只要自己能解决的就不难,而做科研需要借助外力,包括具体研发、调研和后续推广,常常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果自己不坚持前行,很多问题就耽误了。所以要既能钻研,又能坚持,要有咬碎牙齿往下咽的决心才可以。”

科学实验常常没有先例、没有范本,如同暗夜里行走,碰壁了,回过身,换一条路继续走;再碰壁,再回身,再换一条路继续走。那是在意志的加持下,希望与失望的一次又一次交锋。

而这份意志,恰恰是无论案件侦破,还是科学研究,都最需要的态度。它源于热爱,更源于一份责任。

如今,怀着这份热爱与责任,李江还在他的DNA技术征程上,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江“最美民警”李江:让物证开口说话的“DNA魔术手”
...李江还积极投身科研工作。近年来,他主持犯罪现场法医物证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由他建立的DNA实验室“案件快速检验机制”,有效降低了生物检
2024-01-10 17:56:00
让证据“说话”的“痕迹捕手”
...。民警并没有气馁,蹲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搜寻有价值的物证。终于,在防盗门下面发现了一滴不起眼的血迹。经过检验,民警成功比中了嫌疑人身份,使其迅速落网,为被害人讨回了公道。“一枚
2024-08-23 15:11:00
...为高学历人才,怀着对公安工作的一腔热血,以及对法医物证专业的不懈追求,他扎根基层,通过DNA检验帮助破获多起大、要案,现已累计独立完成案件检验上千起,检材3000多件。今年1
2022-12-17 02:51:00
尼龙绳切成2000份,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有这样一所DNA检验室“大隐于市”,它由济南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处警务技术三级主任毕建红一手建成。干练的短发,端正的黑框眼镜,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与窗外的群山相仿,毕建红留给人的
2024-01-09 17:01:00
...丝马迹中探真相,在实验室里寻真凶,通过DNA技术对现场物证进行检验,为侦查提供精准的科技支撑,为审判提供强大的证据支持……她们是师徒,也是工作上的好搭档,更是六合公安里一个特
2024-03-11 06:53:00
痕迹神探 让物证快速开口说话
...价值的线索。韩俊萍“临危受命”,对现场采集的百余件物证进行勘验。样本处理完,手已经酸痛不已。然而,这才只是检测工作的开始。她小心翼翼地开始实验、比对……不知不觉,已至深夜。如
2024-10-05 09:33:00
曲靖市火灾调查实验室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有检验室、鉴定室、视侦室、远程会诊室、案情分析室和物证清洗、保存、前置处理及器材、档案等功能库室,配备有全景照相、无人航拍、透视拍摄、3D扫描、数据恢复、智能分析、VR重现、
2023-11-10 12:08:00
海宁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勇立潮头当尖兵,科技强警立战功
...创新技术手段运用。2020年,刑事科学技术室建成了电子物证实验室,配足配齐取证设备和涉网案件勘查装备。组建电子物证专业团队,选拔专业人才充实人才队伍。电子物证室民警夏程麒曾代
2023-02-17 06:26:00
在侦查破案背后默默坚守
...案中的价值。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案件近5000起,检验物证3万余份。一方面是通过DNA技术直接破案,目前直接破获案件500余起;另一方面,为侦查破案提供方向和线索,也为案件的
2023-03-08 07: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