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尼龙绳切成2000份,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9 17:01:00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4年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警察节到来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专题报道,带读者走近刑警们的工作日常,聆听他们精彩的职业故事。

记者 张国桐 见习记者 李文璇 鹿青松

DNA检验,一个经常出现在刑侦题材影视剧中的词汇。它将刑侦技术与生物科技融合为一,在破获某些案件时,往往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也正是因此,DNA技术鉴定意见向来被称为“证据之王”。

在济南市南部山区,有这样一所DNA检验室“大隐于市”,它由济南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处警务技术三级主任毕建红一手建成。干练的短发,端正的黑框眼镜,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与窗外的群山相仿,毕建红留给人的印象是严谨而沉稳的。从事DNA检验工作二十余年,于纤毫之处找寻线索,为破获案件提供“托底”之解,这样的气质正是DNA检验专家的本色。

尼龙绳切成2000份,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毕建红

永不言弃方获“证据之王”

“物证上哪里留有线索,我们也不知道,只能一点一点去摸索。”毕建红说。

与影视剧的演绎有些不同,现实生活中的DNA检验工作,细致而又繁琐,容不得半点疏漏,艰难有如大海捞针,想要借此破获一起案件,更是可能历时数年。

1997年,原莱芜市某村一商户家中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当时,嫌疑人带走了作案凶器,犯罪现场遗留的有价值的证据只剩下用于撑开窗棂的粗尼龙绳。然而,那个年代的检验技术,仅能达到验明绳子材质及混凝土附着物的程度,其他和嫌疑人有关的信息根本无从知晓。这条粗尼龙绳随即作为唯一物证被封存,等待着真相明朗的一日。

尼龙绳切成2000份,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刑警正在提取物证 警方供图

2021年,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对济南市命案积案进行进一步排查,认为这起案件的相关检材仍具有很强的检验价值,遂决定利用最新的检验技术再次尝试。“这条粗尼龙绳被分成了近2000份小绳段,每段小绳又分成十多份单根的棉线,逐个进行检验。”毕建红回忆说,“两年时间,我们和莱芜分局的DNA检验人员齐心协力,总共进行了700多次检验。直到2023年3月,案件的侦查工作才取得了突破——其中四份检材的检验结果指向了同一个人。”

正是凭借这条关键线索,办案人员“顺藤摸瓜”,最终于2023年11月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

“对于一些积案,DNA检验技术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哪怕嫌疑人做了万全准备,可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毕建红说,这些细微的线索可谓是“永不消逝的印记”,它将嫌疑人彼时的举动定格,静静等待真相揭露的那一刻。

“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然”,毕建红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日常。“坚持不懈地对案件物证进行DNA检验,琢磨如何改进检验方式”,在DNA检验技术专家的词典里,只要物证仍在,便不存在“放弃”二字。

“火眼金睛”揭开身份迷雾

往生物物证中加入试剂,等待反应,并在几个小时后形成数据分析报告。“DNA虽看不到、摸不着,但经过提取,加入试剂、大量复制基因片段,实现扩增,就可以达到机器能够检测到的浓度。”毕建红说,这项工作细致、重复、繁琐,而且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她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因为枯燥的数据背后很可能是侦破一起大要案的关键。

尼龙绳切成2000份,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DNA检验技术人员正在工作 警方供图

在毕建红的记忆深处留存着这么一起案件。1996年,济南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杀人后将尸体藏匿。2002年8月在转移尸体时被举报,犯罪嫌疑人携款潜逃,从此之后,这名犯罪嫌疑人恍若人间蒸发。

时隔7年后的一天,DNA实验室的机器突然传出报警声,机警的毕建红立刻赶到了实验室。“当时显示,在云南省昆明市某勒索案一物证血迹DNA与1996年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亲属DNA之间存在着联系。至于是何种联系还需要反复检验。”毕建红说,为了解开这组DNA之间的谜团,她立刻联系了昆明市公安局DNA检验室,一同对这组DNA进行反复核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认定云南昆明勒索案的犯罪嫌疑人就是1996年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此时这名犯罪嫌疑人已漂白身份、再婚生子。最终,这名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有时,DNA检验结果能直接影响案件的结果,进而可能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性命攸关之事,容不得丝毫马虎。”毕建红说,许多案件中,他们都需反复复核、比对数据才能确认嫌犯。即使在经验上感觉结果没问题,但在技术上,1%的差异都是天差地别。

DNA检验精神一直在传承

2024年是56岁的毕建红坚守在刑事技术工作的第24年。回忆点滴往事,毕建红总会眼睛一弯,一笑了之。

“1989年7月,我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到了部队工作,我本是生物学出身,所以最初的工作就是在部队教医学遗传学。”毕建红说,2000年9月,出于对制服的留恋,她转业到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开始从事DNA检验鉴定工作。

从医学遗传学到DNA检验鉴定,虽然原理大致相通,但工作性质则完全不同,因此,毕建红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毕建红告诉记者,那时候的DNA检验方法落后而且全程纯手工操作,每起案件的检验大约需要3至5天才能完成。

“当时的实验室就是间普通屋子,冬季到来,温度太低不利于检验,我只能用加热器对着吹。”前3年,做DNA检验只有毕建红一个人。加班加点、一个通宵接一个通宵是常事。后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DNA检验升级,虽然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加班加点依旧寻常。

从无到有,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一眨眼24年过去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今的DNA检验技术灵敏度和精度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并且毕建红和她的战友们拥有一个“高精尖”的公安机关国家重点鉴定实验室。

尼龙绳切成2000份,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DNA检验技术人员正在工作 警方供图

谈起DNA检验的历史与质变,现在的毕建红便会重拾教师本色,津津有味地跟记者谈起该如何提取DNA,怎样发现积案物证上遗留的DNA价值……刹那间,记者意识到,毕建红已经把DNA检验埋在了心里,刻进了骨子里,她早已把枯燥化为乐趣。

不仅如此,毕建红的个人魅力也感染了新时代的济南公安DNA检验技术团队,“现在的年轻人比我厉害多了,未来舞台的主角是他们,有他们在我放心。”问及未来的打算,毕建红显露出胶东女子的率真和干练,这或许就是DNA检验永不放弃的传承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根绳子分2000段检验发现命案线索
...依靠的唯一线索是其20多年前作案后遗留在现场的一根粗尼龙绳。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联合莱芜分局将封存的证据重启。民警将尼龙绳分成近2000份小绳段,每段小绳再
2024-01-31 02:46:00
因情感纠纷迷晕情人沉湖杀人!南京警方侦破22年前中山陵景区湖底沉尸案
...、副支队长王海荣回忆,尸体是有包裹物的,编织袋是用尼龙绳捆起来的。据此分析,这应该是一起关系人作案的命案。由于线索极为有限,专案组的排查工作从案发地周边逐渐扩展至全国,虽然有
2024-09-22 13:40:00
济南市公安局莱芜分局成功破获一起命案
...害人的注意?原来,嫌疑人为了掩人耳目,提前准备好粗尼龙绳和木棍,把绳子绑在两条窗棂中间,再用棍子旋转绳子使窗棂弯曲,这样就可以在几乎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进入室内实施作案。由于作
2024-01-03 20:15:00
消化道大出血,医生用新型尼龙绳对出血根部进行套扎(俗称荷包缝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大麻烦。两个病例中,患者都是反复呕血伴黑便前往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急诊胃镜探明病因均为患者肝硬
2023-02-24 21:59:00
山东男子频繁家暴妻子致其脾脏破裂死亡,辩称尼龙绳抽打死不了人
...两日家暴妻子,掌掴致妻子左耳流血、多次持排插电线和尼龙绳抽打妻子,但“绳子不是钝器,抽打造不成死亡的”。(素材来源于网络)到底谁是凶手?近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公开了
2024-11-20 10:55:00
miumiu迷你裙和短款毛衣纷纷下架
...部的围裙或做成斗篷的尼龙片、连衣裙和带拉绳的裙子。尼龙绳用拉绳绑在褶裙的下臀部位,穿起来像束腰带,一件由尼龙带和塑料夹扣固定的围巾上衣似乎已经从表演衣柜中重新调整了用途。
2023-02-26 15:16:00
...出门,打开房门的一瞬间,被蒙面男子推入家中,并被用尼龙绳、电线捆绑,后被掐住脖子窒息死亡。犯罪嫌疑人将王女士家中手机、纪念币、邮票、相机、手表等财物洗劫一空,迅速离开现场。直
2023-03-18 14:32:00
*ST中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及生产工艺”
...次设有监视线芯导体和监视线芯绝缘层。监视线芯导体由尼龙绳和导体复绞而成。中心填充采用马鞍型芯垫,马鞍型芯垫采用半导电橡皮或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监视线芯外。中心填充和3根主线芯绞
2025-01-25 03:19:00
...技术熟练,迅速找到出血的血管残端并行“内镜下钛夹+尼龙绳圈套荷包缝合止血术”,与内镜护士配合进行止血治疗。很快,患者度过了危险期,各项指标稳定,转回普通病房。(冯彩珍 农兰艳
2023-01-09 09: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