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末期汴京红极一时的歌妓李师师,一生有多少男人为其痴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19:1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关于她的故事,散见于各种史籍、笔记、话本、小说中,如《三朝北盟会编》、《东京梦华录》、《贵耳集》、《墨庄漫录》、《浩然斋雅谈》、《宣和遗事》、《李师师外传》中均曾提及。但这些记载并不详尽,而且往往传闻异辞,甚至互相抵牾。宋以后的小说、戏曲虽不乏以李师师为题材者,但多是根据这些记载敷衍铺张而成,李师师的形象逐渐扭曲变形。

特别是《水浒传》,将李师师扯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百回本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描写了宋江为讨得一纸招安诏书,不惜走李师师的门路,对其深加结纳的故事。作为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流传甚广,更是将李师师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一个不甚光彩的形象。

不过,历史中的李师师和宋徽宗究竟有无交往至今尚存争议。

北宋末期汴京红极一时的歌妓李师师,一生有多少男人为其痴迷?

据考证,北宋历史上曾有过两个李师师。

第一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一个工匠的女儿,4岁时父母先后去世,被开妓院的李妈妈收养,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15岁就成为色艺俱佳声盖京城的名妓。青年时期曾先后与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人交游。

张先为李师师留下了一首《师师令》风靡百代。自此以《师师令》为规为矩创此词牌。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有宋一朝,大晏小晏,家喻户晓。“三日一小晏,五日一大晏”的口头禅,说尽父子词坛风流。晏几道为李师师作《生查子》,凭借此词的风靡传唱,李师师名压群芳,风头无两。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首,北宋最大的婉约词家。早年李师师风头最甚之时,秦、李过从甚密,一度传闻二人山盟海誓有白首之约。秦观为李师师写下一首《一丛花》,才子佳人,却奈何天命难违,纵使痴情也是枉然。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北宋末期汴京红极一时的歌妓李师师,一生有多少男人为其痴迷?

周邦彦,北宋最权威最负盛名的词人,当时是朝廷音乐机构的首脑。他的每一首词,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他与李师师交往亲密,为其《洛阳春》《少年游》,作风雅绝伦,每按谱制曲,则琴瑟和谐。据载,周邦彦触犯权贵遭贬,离京前与李师师话别,李师师吟唱周邦彦所作《兰陵王》,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第二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

喜好奢侈、追求声色犬马生活的宋徽宗慕名而来,微服私行以大商人赵乙的身份和李师师见面,等了许久才姗姗而至的李师师在皇帝眼里“不施脂粉,衣绢素,无艳服”,“如出水芙蓉”,态度非常傲慢,对来者似乎不屑一顾,连招呼都没打,尽管“商人赵乙”礼意不薄。李师师与宋徽宗的第二次交往是她已知来者的身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时,却依旧以淡雅素洁的妆容迎接圣驾,和浑身打颤、四处躲藏的李妈妈相比,她态度从容,坦然自若,丝毫没有受宠若惊之状。

两次会面让徽宗彻底被李师师迷住,为了便于和李师师幽会,徽宗令人从艮岳专门修筑暗道,这样一来两人有了频繁的往来,李师师因此得到的赏赐价值不下10万两白银。宋金交战,河北告急,师师把皇帝的赏赐悉数捐入官府,来资助河北的军饷,然后自己出家做女道士。金兵攻破汴京,金主帅久闻师师大名,卖国贼张邦昌投其所好,把李师师抓住献给金营。李师师誓死不从,吞簪气绝而亡。

而在《水浒传》中,李师师出场不多只有两次,一次是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一次是第81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

北宋末期汴京红极一时的歌妓李师师,一生有多少男人为其痴迷?

书中李师师不仅接受梁山好汉,而且也理解他们所从事的梁山事业,对梁山好汉品德的肯定,认为他们是一群重义之人,而非高俅之流所说的匪盗。高俅等奸人隐瞒真相,才使得好汉们无法施展抱负而寄身梁山。然后她用机智和勇敢帮助燕青取得徽宗赦书,并且使燕青得以向皇帝当面禀报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事实,表达一心一意招安的愿望。李师师身为一个风尘妓女,却能烛隐洞微,明讲是非,扶助正义,与蔡京、童贯、高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奸臣辛辣的讽刺。

关于李师师的结局,有传言说是金兵入汴后,张邦昌将其送与金帅,李师师吞金簪自杀。也有的说李师师被掳北去,死于异乡。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靖康元年年底,金人攻陷汴京后,教坊乐工、大晟乐工、诸般百戏、走马筑球以及大官僚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等家歌儿舞女等,被掳北去的达数千人。但是李师师在金兵围困汴京时,已经因为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失去靠山的李师师被籍没家财,所以侥幸躲过一灾。据考证,当时只有李师师和袁绹二人没有被俘,原因就是二人遭到“籍没”,在金人二次围攻汴京前,逃出了京师,随难民南逃,流落湖湘,渡过了凄凉悲惨的晚年。

赵佶的荒淫腐朽固然是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微行出入勾栏瓦肆也是确凿的事实,但他与李师师的罗曼史,实属无稽之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师师:北宋花魁的传奇人生
...奇遇,沦落风尘李师师本不姓李,她的父亲叫做王寅,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商人,在李师师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就难产而亡,王寅怜悯女儿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对待李师师更是亲厚。没有母乳
2023-11-17 13:44:00
北宋名伎李师师,在金军攻破汴梁后下场如何
...在现在人看来,名伎大多出身卑微,家庭贫穷,但能够在汴京城成为名伎的人家里多少还是有点家底,李师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生于1090年的李师师原本并非穷人家的孩子,她的父亲王寅是汴
2024-04-19 11:16:00
...满京师的青楼歌妓李师师。李师师,生卒不详,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本姓王,四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据载,她气质优雅,通晓音律书画,芳名远扬开封城。可能由于童年凄凉
2023-08-30 16:52:00
李师师:北宋第一名媛的传奇人生
...地成为北宋第一名媛的呢?李师师出身并不高贵,父亲在汴京城内经营染坊。三岁那年,李师师被送到佛寺寄宿。当时的老和尚认为她像佛门子弟,再加上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的缘故,她也被人
2024-03-24 02:45:00
李师师与燕青私奔成功了吗?历史真相令人嗟叹
花魁李师师,北宋汴京人,她的一生扑朔迷离,如同一幅流转的画卷,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据《李师师外传》所记,她是洗染工的女儿,四五岁时双亲双亡,被烟花女子李姥姥收养。天资聪颖的师师长大
2024-08-05 22:18:00
北宋灭亡后名妓李师师下落如何?她最后的归宿在何处?
...不屑记载,但是民间野史却时常将其提起。李师师原本是汴京王寅之女,其父经营染坊,也是正经人家出身。不过后来家道中落,在她三岁时被父亲寄名佛寺,由老僧为其摩顶,老僧人见其长得很像
2023-07-06 09:58:00
李师师为何能把当朝皇帝迷住了
...中描写的那样美好呢?一、李师师的坎坷身世。北宋时期汴京城中,有一声啼哭在一王姓布商家中响起,主人王寅收获了一位千金。不幸的是,婴孩尚在襁褓之中,王寅的妻子,婴孩的母亲便因病去
2023-07-27 17:21:00
李师师:从贫困到名震汴京的才情美人
...时,她们都是勾栏里的名角。可李师师为什么能名动整个汴京呢,除了她自身色艺双绝外,还跟她的风流韵事有关。李师师生于汴梁城东一个染坊工匠之家,母亲生下她便去世了,父亲王寅为了养活
2024-02-04 20:04:00
详细介绍宋钦宗赵桓
...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
2024-04-30 22: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