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心有所系|除夕夜迎来难得清闲,这群急诊科医生聊了聊家乡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3 12:15:00 来源:澎湃新闻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下称西南医院)的医护们严阵以待,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个除夕远比之前“清闲”。

西南医院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急诊医学科医生朱浩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本已做好了忙得吃不了的饭的准备。当他开始值班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除夕远比之前“清闲”。

在过去的24小时里,朱浩然与同事总共救治了200多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22名,相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以上。

心有所系|除夕夜迎来难得清闲,这群急诊科医生聊了聊家乡故事

西南医院老年科医护人员为患者送上新春祝福。本文图片均由 西南医院 供图

急诊科医生:来院患者明显减少,症状也有所减轻

这已经是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朱浩然连续第二年在急诊值班。

朱浩然的班是从大年三十早上8点上到大年初一早上8点,21日早上7点40分,朱浩然来到急诊医学科,换好衣服,接替上一个夜班的同事。

作为西南医院的第一道防线,急诊医学科一直是医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从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1月中旬,急诊医学科每天收治的病人数量都超过600人。即使最近来就诊的患者数量有所下降,每天依然接近400人,忙得脚不沾地已成为朱浩然与同事的常态。

正因为这样,朱浩然在上班之前,已做好了忙得吃不了饭的准备。但当他真正开始上班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除夕远比之前清闲。

“我主要负责抢救室的工作。”朱浩然说,当急救120救护车把危重的患者转运到急诊门前,并经过简单处理后,他会和同事开始救治患者。“之前,我们通常是还在救治病人,下一个病人就被推进了抢救室,同时对三、四名患者进行抢救已成为常态。”

朱浩然说,大年三十,来院患者数量明显减少:“虽然我们在下午也同时抢救五名患者,但在忙完那波后,就闲了下来。患者之间,都会有一定的间隔,让医护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

更重要的是,来院病人的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昨天,我抢救的一个最严重的病人,是一名尿毒症患者。由于尿路感染,他已经失去了意识,来院的时候已经插管。”朱浩然说,他与同事对他采取了抗感染、补液等救助措施后,他就转到了相应科室,进行了进一步治疗。除了这个病人外,22日凌晨1点左右,朱浩然与同事接120中心指派,前往救治一名83岁的患者。“该患者突发心悸、气促、腹痛半小时,我们120以最快的速度把患者接回抢救室,该患者到院时呼吸频率25次,心率170多次,我们也在最短的时间给以相应的处置,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有所系|除夕夜迎来难得清闲,这群急诊科医生聊了聊家乡故事

西南医院医生走下手术台时,衣服已经被打湿。

难得的清闲,也让整个急诊医学科的氛围轻松了不少。“由于我们科室还有不少没回家的外地委培生,为了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昨天我们就利用空闲时间聚集在一起,听他们讲讲家乡的故事,并为他们推荐了一些重庆的美食,整个急诊医学科的氛围也显得相当温馨。”

大年初一早上8点,朱浩然结束了自己的第二个夜班。在过去的24小时里,他与同事总共救治了200多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22名,远低于往日。

“除夕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每家每户团员的日子,连续两年都缺席家里团聚还是有点失落的,但是身为一名急诊工作者,坚守医疗岗位,第一时间处理院前急危重症,挽救患者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朱浩然说,幸运的是,今年的除夕是一个相对闲暇的夜班。

心有所系|除夕夜迎来难得清闲,这群急诊科医生聊了聊家乡故事

大年三十,西南医院产科迎来新生儿。

产科医生:听到新生儿的啼哭声,再苦再累都值得

“考虑到你经历过剖宫产,有疤痕子宫,在生产过程中子宫下段牵拉……”大年三十中午,在西南医院产科病区,产科医生宋斌正耐心地对产妇及家属讲解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的风险,在尊重产妇意愿的前提下,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产科是全年无休的科室,因为产妇的生产时间不可控,住院总医师更是需要随时待命。”宋斌介绍。

在产房内,助产士刘明琴正在帮助一名孕妇分娩。作为一名助产士,她的职责主要是帮助孕妇顺利分娩。此时,手术台上的孕妇由发热且有胎心减速。为了帮助胎儿尽快分娩,她在及时汇报情况后配合宋医生采用产钳助产,当胎儿顺利娩出,认真检查确定没有产伤后,她才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样的情景,在产科已成为一种常态,除夕之夜,以刘明琴、宋斌为代表的产科医生坚守在病房,帮助一位位孕妇顺利分娩。该院产科自20日夜间至21日,一天内共有13名产妇顺利分娩,其中顺产8名,剖宫产5名。虽然科室内有供医生休息的值班室,但他们并不能真正休息,需要随时监测产妇情况,半夜进行手术、彻夜不眠是常事。“每当听到新生儿降生时嘹亮的啼哭,觉得自己再累都值得。”刘明琴说。

心有所系|除夕夜迎来难得清闲,这群急诊科医生聊了聊家乡故事

西南医院老年科医护人员在照料患者。

老年科医生:继续悉心照料高龄危重患者

“卫爷爷,祝您新年快乐。”大年三十,西南医院老年医学与特勤医学科的一间病房内,医护人员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递到全国一级战斗英雄卫小堂的手里。

卫小堂先后参加了上党、淮海等多场著名战役,先后荣立特等功2次,大功8次,5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先后7次出席全国、全军英模大会,并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开国大典。戎马一生的卫老今年已95岁高龄,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前列腺癌、脑缺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基础疾病。2022年12月23日,卫老出现发热、缺氧、纳差等症状,来到西南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感染了新冠病毒,卫老被收入老年医学与特勤医学科住院治疗。该科王伟主任说,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卫老呼衰和心衰症状明显缓解,感染指标下降,肺部影像学吸收好转,营养状况也有所改善,并有望于近期出院。

这只是该科室积极救治老人的一个缩影。作为西南医院收治高龄患者的重点科室,该科从2022年12月底至今,共收治来自重庆市及周边的患者84例,其中90岁以上患者17例,平均年龄约80岁,超过一半的患者是危重症,并伴随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救治难度很大。

面对这些患者,该科室不仅对病房进行针对性改造,规划了收治区、缓冲区和工作人员休息区,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还依托全院救治经验,采取“专科与综合治疗相结合”的策略,把治疗关口前移,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通过及时准确使用综合药物和生命支持措施,帮助患者进行俯卧通气,并对每一例重症患者进行复盘分析。危重症救治成功率高,大部分患者已好转出院,这让持续奋战近一个月的医护人员倍感振奋。据悉,科室还将通过升级设备,设立ICU病房,优化纤支镜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能力。

王伟主任说,“在这个春节假期,医护人员继续轮班坚守一线。还通过举行包汤圆、送祝福等活动,让大家感受到温暖的节日氛围。”

心有所系|除夕夜迎来难得清闲,这群急诊科医生聊了聊家乡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患者办理预约转诊申请。几分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的手机收到提示信息,通过查看“病情摘要”“转诊需求”“转诊原因”等信息后,按下“急诊初审—直接接收”,接受转诊。随
2023-01-07 20:16:00
女子宫外孕出血全身血液换一遍 医生:备孕怀孕有这些情况尽快就医
1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近日多科室协作成功抢救了一名因宫外孕腹腔出血达3500毫升的患者。该院急诊科住院总医师肖伟提醒,女性备孕期间、怀孕后如出现腹
2025-01-07 18:13:00
新闻调查丨海淀医院纪事
...海淀医院严阵以待。[第二段:急诊室的故事]周一上午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刻。张新颜是急诊科主任,她说从12月3日开始,急诊患者中开始出现核酸阳性感染者,此后不断增加,很快波及到医
2022-12-26 13:12:00
他们守在“医”线最前沿
...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急诊抢救室,2名急诊科医生立即冲到老人面前,胸外按压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药物抢救……经过30分钟持续抢救,老人逐渐恢复心跳和呼吸。
2022-12-31 03:33:00
直面重症高峰 锁定3个关键点
...。该院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入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急诊科驻点办公,连续多日每天工作超15个小时,每日拨打、接听数百个电话,进行床位核实与协调,并全面协调全院呼吸机、药品、血液
2023-01-06 10:37:00
西南医大中医院不舍昼夜 为生命护航
...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死神手中夺过一个又一个生命。★ 急诊科★勇挑重担的“急先锋”频繁响起的急救铃声,呼啸而至的急救车,马不停蹄的医务人员……急诊科的忙碌超乎想象,心肌梗死引起
2023-01-08 01:08:00
穿越雷区“拆弹” 厦心医院解除九旬老人“心病”
...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彭华说。前不久,厦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孙广峰接诊了一名80岁的老奶奶。因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老人家在家人陪同下辗转了几家医院,但是气促、心悸等症状都不见
2023-11-17 17:40:00
...患者被推着四处做检查”的局面,把急救所需资源前移于急诊科,让医生能高效救治患者。同时,在全国首创极危重病人应急救治机制,让“Mayday”(救我)代码成为医院最高级别抢救信号
2024-07-25 07:00:00
男孩遇车祸生命垂危 劫后余生暖心表达谢意
...展开抢救。百里奔赴,只为抢救男孩生命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为男孩头部做清创处理时,发现他的颅骨破裂塌陷,脑浆爆裂正在溢出,这样危急又复杂的情况,必须及时送神经外科进行
2024-12-10 18: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小叶医探 | “救”在身边!这场“干货满满”的急救课堂,开课啦→
大皖新闻讯 “救”在身边,别让“不会救”成为遗憾!当意外伤害突如其来,掌握基础急救技能,你就能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响应人”
2025-09-08 16:54:00
小叶医探 | 不插管切除肺结节!如今,这项微创技术来到了“家门口”
大皖新闻讯 术前不插尿管,术中无气管插管,术后无留置胸腔引流管……9月8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了解到
2025-09-08 16:51:00
美团骑手服上印“点男模,上美团APP”?美团:假!非官方骑手服
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重庆市民反映,街头出现身穿疑似美团骑手服的人员,背后印有“点男模,上美团APP”字样,引发热议。9月8日
2025-09-08 16:54:00
房县在省“童之趣”杯征文活动中荣获佳绩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王丽君)近日,由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二届“童之趣”杯“悦心灵、悦素养
2025-09-08 15:53:00
临沂圣陶高中学子在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斩获殊荣
鲁网9月8日讯近日,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临沂圣陶高级中学4名学子凭借深厚的文学积淀
2025-09-08 16:37:00
乘智而上、逐绿而进 重庆市工业绿效码2.0版本正式上线
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正逐步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实现“双碳”战略带来了新机遇。当算力遇见减碳
2025-09-08 13:41:00
合肥八旬老人走失树林后获救
大皖新闻讯 “找到了!”“不怕不怕!找到了!”空中传来的好消息,让地面正焦急搜寻的合肥公安民警和救援人员精神一振,大家迅速冲向树林深处
2025-09-08 13:24:00
主人去世后狗守在家中不愿离开 重庆一社居委回应:“老人去世一周后才被发现”的说法不属实
大皖新闻讯 70多岁的主人离世后,狗守在主人的家中不愿离去,瘦成皮包骨头、皮肤溃烂,最终被动物救助机构收养,并被取名为“忠忠”
2025-09-08 13:24:00
中国移动“三个一”服务暖心高效 三分钟化解用户难题
日前,在中国移动苏州太仓新华东路服务厅的意见簿上,一则特殊的“感谢信”引起关注。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务工人员写下了自己从焦虑无助到满意安心的服务体验转变
2025-09-08 12:42:00
专车温暖学子返校路 ——“回家啦”
9月6日,为保障学生安全、便捷返校,校(院)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推出“暖心专车接站”服务,安排车辆循环往返于地铁站和宿舍区之间
2025-09-08 12:26:00
“百万票选”军训服买家秀来了!多名学生晒图“好看 爱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9月6日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多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大一新生纷纷在网上晒出军训上身图
2025-09-08 09:04:00
9月7日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9月3日18时结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即将开始,根据考生报考类型
2025-09-08 07:34:00
9月,伴随着学校开学,不少学校附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就近送孩子上学租房,有的大学生为了享有更加独立的空间在校外租房
2025-09-08 07:37:00
健康证,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防线,如今却被明码标价,成为二十多元就能买到的行业“通行证”。假健康证泛滥,仅关注“一纸真假”
2025-09-08 07:38:00
近日,各大高校进入开学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两所高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到大家的关注
2025-09-08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