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华西医院打造危重症院间转诊预约平台 畅通绿色通道快速转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7 20: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月7日讯(记者 胡旭阳)“注册、审核、发起转诊……”1月5日下午,四川省建筑医院医生通过“华西急诊多学科协助组”微信公众号的“危重症院间转诊预约平台”,为患有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并伴有3级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患者办理预约转诊申请。几分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的手机收到提示信息,通过查看“病情摘要”“转诊需求”“转诊原因”等信息后,按下“急诊初审—直接接收”,接受转诊。

随后,该患者被紧急转运至华西医院急诊科。转运途中,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不仅可以通过平台看到救护车所在的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还能与四川省建筑医院的转运医生进行远程实时沟通。救护车一抵达,急诊科医护人员快步向前,一边将患者安置在急诊科一个贴有“预约床位”标识的抢救区内,一边和四川省建筑医院的转运医生进行病情交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持续救治……

2022年12月以来,借助华西医院危重症院间转诊预约平台,已成功转运新冠危重症患者12人。该危重症院间转诊预约平台于2022年11月正式运行,已为全省2534家医疗机构开通转诊预约权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填写注册信息后,就可免费使用平台进行预约转诊申请,目前四川全省已有773名医务人员在平台进行了注册,并成功转运危重症患者45人。

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危重症患者中经历院间转诊的比例约为50%,也就是说一半的危重症患者都有院间转诊的需求。然而,危重症患者自身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治疗措施复杂,再加上传统的院间转诊中信息交互不畅、不能有效处理转诊中的不良事件、无法提前做好个体化的接诊准备等因素,一旦出现患者病情恶化或者多个危重症患者同时到达接诊医院的情况,就可能面临接诊医院交接患者效率低耗时长、需求与资源不匹配需要二次转诊等问题,严重影响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及时性。

为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公司研发“危重症院间转诊预约平台”,运用5G技术、智能语音、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打破传统院间转诊模式,可实现院间转诊信息互通、在线预约“锁定”床位、整合转诊医疗资源,充分解决了转诊前评估不准确、转诊患者信息不对称、转诊医疗资源不明确、盲目转诊等急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及时、准确、安全转运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据华西医院急诊科主任曹钰介绍,该转诊预约平台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现了转诊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包括转运决策、评估分级、沟通联络、充分准备、整体评估、应急管理、信息交接等环节;第二,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各级转诊单位间上下联动、互通有无、信息对称;第三,实现了转诊的全程管理,具有监测预警、远程实时会诊、推荐转运路径、转运车辆定位、生成标准化转运记录单等功能。

华西医院建立危重症院间转诊预约平台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政策。利用该平台,每家医疗机构既能成为转诊医院,也能成为接诊医院。未来,华西医院还计划进一步优化推广该平台,并向四川周边省市延伸,开展区域性平台转诊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提高西南片区危重症患者的转运能力,同时建立本地化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转诊预案,共享该平台纳入的医疗转诊资源,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助力快速医疗救治应急响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重点人员名单 畅通绿色就医通道
...、乡、村三级对口联动机制和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症救治“绿色通道”,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孕产妇等重点群体3.7万多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一旦这些重点人员发病拨打120后
2023-01-03 10:00:00
“医”路同心  “地域+领域”帮扶模式促进毕节大方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实践。大方县人民医院还与华西医院建立起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大方县人民医院疑难危重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华西医院就诊,让大方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华西医院优质医疗救治
2024-04-12 11:38:00
强化对孕产妇和儿童主动服务随访 确保孕产妇、儿童绿色就医通道畅通
...构不得擅自停止助产服务,要保持孕产妇、儿童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各地要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涉疫孕产妇、儿童等提供就医便利。各级助产机构要保持持续运行,未经
2022-12-11 17:15:00
畅通上下转诊通道 让患者就医更方便
...脑科医院)医护在查房。张文魁摄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开设高风险人群接诊的绿色通道接诊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高风险患者……1月6日,记者从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
2023-01-07 06:30:00
直面重症高峰 锁定3个关键点
...诊快速查看、紧急评估患者病情,一、二级危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抢救室救治,三、四级轻症患者分流至普诊区就诊;重症医学科团队每日巡诊,对全院所有收治新冠危重患者的科室点对点提供
2023-01-06 10:37:00
大湖之南|一线探访:湖南畅通诊疗渠道,全力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急诊科。“我们打通堵点,畅通急危重症患者就医全流程绿色通道,理顺急诊与院内收治流程,畅通急诊患者快速分诊收治通道,提升住院患者收治效率。”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二医院院长黎志宏
2023-01-05 09:13:00
借力华西医院组团式帮扶 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口帮扶
2023-05-06 17:47:00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崖州区打通紧急就医“绿色通道” 保障危重症转运救治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 通讯员 吴晓媛)“你好,这里是区指挥部,南滨莲花池有病人,需要你立即送往医院……”近日,
2023-01-01 04:28:00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打通患者转诊绿色通道滨医烟台附院精准联动实现高效救治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丛昕 孟令俊) “我已经将您的基本信息和诊疗经过跟滨医烟台附院交代清
2023-02-02 08: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南网龙岩10月22日讯(通讯员 肖夏玲)“新阶段的可持续金融,应把服务低碳转型作为着力点,推动全社会形成同题共答的强大力量
2025-10-23 19:03:00
“履薄临深”还是“履薄临探”?陆俨少艺术院:尚不能确定对错,仍在核实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上海陆俨少艺术院一处展览内容被某网红指出有误,认为其中“履薄临探”应写作“履薄临深”,引发热议。10月23日
2025-10-23 18:20:00
沂河新区相公街道志愿者齐心抢收“金豆豆”,守护困难老人的丰收希望!
鲁网10月23日讯连日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持续的降雨导致沂河新区相公街道的秋收工作滞后,田间地头,大量成熟的大豆亟待归仓
2025-10-23 17:56:00
武汉一轿车撞断隔离栏冲进便利店 店主回忆:冰柜等缓冲惊险躲过一劫
大皖新闻讯 10月23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发生在22日傍晚的惊险经历:在武汉江夏区杨桥湖大道附近,一辆白色轿车突然从路边撞断隔离栏杆
2025-10-23 17:44:00
与骗子赛跑!女子险些成“帮凶”,民警上门按下“停止键”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刘洋)假如你的银行卡突然多了16万元的话,你是否会在听完对方的解释后将16万元汇入对方指定账户
2025-10-23 17:25: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联合弋阳国控保安公司举行防抢劫应急演练
为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员工人身安全,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近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联合弋阳县国控保安服务公司开展了一场防抢劫应急预案演练
2025-10-23 17:01:00
胶州八旬老兵张连炜:64载义务维修路 以初心续写雷锋故事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明敏)清晨天微亮,胶州市阜安街道市南小区86岁的张连炜已经整理好磨得发亮的工具包
2025-10-23 16:04:00
中建七局六公司广西融福高速公路项NO.2标项目参加属地篮球联赛
近日,2025年柳州市融安县“远大健康・融安浆站”杯篮球夏季联赛激情开赛,中建七局六公司广西融福高速公路 No.2标项目篮球队热血出征
2025-10-23 16:02:00
小萝卜撬动大生意:看小店如何“绿色蝶变”
“小唐,给我来两个你家这宝贝萝卜,我孙子就认你家的,说水分足,甜丝丝的,一点都不辣!”“好嘞,张大娘!给您挑两个最好的
2025-10-23 15:57:00
覃警官!游客手写感谢信表扬你了!
“这位民警同志处理整件事情表现得十分专业且细致,热心肠且无私奉献,让我们深受感动!”纸短情长,字见初心。2025年10月11日
2025-10-23 15:56:00
近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公布了2025年CELTSC标准创新与应用案例评选的结果
2025-10-23 08:15:00
让中小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课间一刻钟成孩子们“活力一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中小学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2025-10-23 08:18:00
中国大运河摄影展亮相南图
10月21日,《中国大运河 汤德胜摄影作品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展,展期至11月2日。展览共展出120余幅作品,出自深耕运河摄影60余年、被誉为“中国大运河摄影第一人”的汤德胜。 南
2025-10-23 08:18:00
从“治水”到“治塑”,八旬院士的“绿色长征”
数十年奔走在环境治理一线从“治水”到“治塑”,八旬院士的“绿色长征”张全兴院士在实验室跟团队学生交流。 学校供图编者按
2025-10-23 08:19: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央视新闻播发了一个短视频,面对学生满口“包的包的”网络梗,一位语文老师耐心引导解释:“喜欢说这些话是偷懒的人
2025-10-23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