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共享一片“阳光”
——延边州“互联网+教育”民生实事建设项目走笔
李明姬 本报记者 李开宇
初冬时节,寒风瑟瑟。
然而,汪清县第三小学的录播教室里却是气氛热烈,暖意融融。教师来金萍正在为本校学生执教二年级上册《乘加 乘减》一课,录播教室的大屏幕上,来自汪清县天桥岭小学和东振小学的28名学生通过互联网正在聆听着来金萍的授课。一根网线,联通城乡。课堂上,三所学校的师生们隔着屏幕碰撞思维、交流互动。
同一堂课,不同的地点。这样的场景只是延边州开展“互联网+教育”民生工程项目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以来,汪清县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支持180所“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建设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文件和相关工作会议精神,为全县6所“互联网+”结对帮扶学校建设了录播教室。在开展建设的同时,指导学校积极进行实践研究,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城乡学校依托互联网开展互动教学成为可能,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了汪清县域的“阳光课堂”。
“阳光课堂”不仅拉近了城乡学校校际间的距离,更提升了教学效果。“这可比以前用直播软件上课方便多了,交流也更方便,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声音也没有延迟,真正实现了‘同步课堂’。”来金萍深有感触地说,希望依托“互联网+教育”可以与更多名师进行交流互动,零距离“取经”,实现城乡教师网络“牵手”,共研互助同成长。
汪清县汪清镇东振小学是一所城乡接合部学校,学校学生133人,生源都是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师生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渴求比任何一所学校都要迫切。面对崭新的录播教室,校长孙媛媛十分兴奋:“以前教学只有一块黑板、一盒粉笔,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有了这个录播教室,孩子们能和城里的学生享受同样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跟其他学校教师交流学习,参加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加快了教师成长速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互联网+教育”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让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渐缩小,让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在珲春市第六小学校录播教室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电教设备上,闪闪发光。这间新教室的面积大约为80平方米,可以容纳50人。“互动录播教室为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校长金丽红说,“我们会时刻关注两所对接校的教学需求,及时向他们输送优质课。”
自2021年吉林省“互联网+教育”民生实事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延边州44所学校相继改善了校园网络、建设了互动录播教室、配置了教学软件和终端,实现了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化,项目惠及教师3000余人、学生2.6万余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延边州教育局注重与各相关业务部门协同合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通过教研指导、教师培训、技术支撑、运行维护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机会,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此外,延边州还通过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和名师展示课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城乡学校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智慧共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