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重塑自身信用 激发内生动力
我市为1.08万户市场主体修复信用
本报记者 熊庆萍 通讯员 金科
“信用修复后,当天就成功申请了银行贷款。”
9月25日,团风县市场监管局启动信用修复一条龙服务,移出该县一家食品企业行政处罚公示,并修复该企业在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同步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该企业成功向银行申请贷款。
2022年9月23日,该食品企业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被团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行政处罚,并在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同步进行公示。期间,该企业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按照相关规定,公示期满一年,可以申请信用修复。
“这次行政处罚教训深刻,公示期间办不了贷款,竞不了标。”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说,他们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后,团风县市场监管局迅速启动信用修复一条龙服务,当天完成申请受理、情况核实、办案部门审核、修复决定等环节,成功帮助企业修复信用。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随着市场主体“一处违法 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作用逐步显现,失信市场主体要求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意愿不断增强。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信用修复工作,引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修复自身信用,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和优良的营商环境。
我市不仅出台制度、组织专项行动,还建设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公示到期的行政处罚信息设置“小闹钟”预警,筛选出可修复企业名单并推送给相应处罚决定作出部门,督促完成信用修复工作。同时,全面推行信用修复网上办理,失信修复审核不见面、零跑动。开年以来,我市共帮助10856户市场主体修复信用,涉及修复数据18954条。
“信用修复并不是洗白,违法情节严重,多次违法失信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就不能进行信用修复。”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水兵介绍,信用修复是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环节,通过信用修复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重塑自身诚信形象的意识得到提升,形成了市场主体珍视信用、崇尚信用的良好氛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