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陶带斌 王桑 肖复苏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2022年,我市聚焦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的“五最”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深化业务流程、办事流程的革命性再造,全力推进全链条的优化审批,全过程的公正监管,全周期的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
【奋进之光】
持续强化政务服务功能 办事更高效
2022年12月29日,武穴市武穴街道下关社区居民饶中灿顺利地在便民服务中心拿到不动产证。从开始办证到顺利拿证,他只跑了一趟路。
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市在19个高频行业推行“一证一业”,不断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持续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取消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341项。全市同步推广“五证同发”,全面实行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推进水电气联动报装,取消低风险工程项目施工图审,产业项目单体工程“化整为零”验收。
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扎实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有效承接省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115项。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推动100个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下放。
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流程再造、系统重构,“我要开餐馆”“我要开药店”“退休手续办理”等100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事联办”。开通“企业开办直通车窗口”,将注册登记、社保登记等11个关联事项实行一事联办,22个环节压减为2个环节,有效解决企业多头跑、跑多次问题。推行“二手房水电气一体化过户”,8个办事环节压减成2个,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推行工业项目并联审批,平均压缩审批时限30个工作日。全市10个县市区、128个乡镇、4088个村(社区)实现政务服务网全覆盖,平均事项进驻率达90%以上。5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5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06个事项实现武汉都市圈通办。市县两级政务中心全部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着力打造“在黄冈没有难办事”的服务品牌。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经营更便利
“感谢市里帮我们争取到了90多万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资金。”2022年12月21日,武穴市楚威日用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均乐感激地说。
2022年,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黄冈市支持工业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以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抓好惠企政策落实。市政府拿出4亿元资金,围绕工业、交通、商贸、文旅、房地产等行业出台9个针对性支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全面落实企业开办“2050”标准,企业开办平均办结时间压缩到0.5天,探索建立开办企业“拿照即准营”工作机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和实行告知承诺的许可事项150项。对标全国确定的100个“一事联办”主题,自主推进企业注销许可联办、企业名称变更联办、证照法人变更联办、证照经营地址联办等4个主题全省首创。全面推行获得用水“321”、用气“310”服务,加强用水用气报装相关收费清理,确保工商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水气工程安装“零投资”。全面推行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地”模式,全市按“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162宗,面积6933.47亩,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提升招标采购透明度。大力推进招标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拓展评标专家资源,2022年累计评标专家跨区域共享1000余人次,“不见面”开标项目332个,项目金额343.1亿元。深化“评定分离”,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加快实施银行保函、保险公司保单和担保公司保函并行的工程招投标担保制度。
提升融资纾困加速度。出台《黄冈市金融融资纾困“白名单”管理办法》,191家企业纳入“白名单”,融资需求28亿元。深化银企对接,坚持金融与产业联动,全年为各类企业和项目提供贷款余额214亿元。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份额比例进一步提升,优化融资服务,不断推进“政采贷”,缓解中小供应商融资难问题,建立小微企业授权、授信、受理回告、尽职免责四张清单,积极破解“不能贷”“不会贷”“不愿贷”“不敢贷”等贷款难问题。全年累计放贷180笔,金额7.15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64户,位列全省第一。全市3620个行政村实现“整村建档评级授信”。
持续规范执法司法行为 监管更公平
“现在城管这么人性化了吗?节假日,款也不罚了,还祝我节日快乐!”2022年5月2日上午,黄冈市民汪女士在朋友圈晒出一张黄色“温馨提示”单,点赞“罚单”变“温馨提示”。
当日上午8:30左右,汪女士开着私家小车到黄州区大润发超市购物,将车停在了超市前的一处空地上。汪女士购物出来,发现小车被城管贴了“罚单”,“罚单”上是“温馨提示”:节假日期间,为了您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本次不予处罚,如再次违停将依法处罚。请您理解、支持和配合!祝您快乐!”汪女士惊喜不已。
完善监管方式。“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强化部门联合执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占比70%以上,基本实现上一次门查多项事。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出台全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和从轻处罚清单。完善信用监管,建设省市一体的信用信息平台,汇集信用信息78.4万条,加大对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帮扶力度。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监管精准化水平有效提升。
加强司法保护。开展涉市场主体案件“少捕慎诉慎押”专项监督,对涉市场主体案件依法不捕48人、不诉125人,18个案件变更强制措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稳步推进,规范适用“检察建议”和“合规监管”两种模式,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增强改革整体合力。
持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循环更畅通
2022年8月,黄州区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成功签订《江北·黄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黄州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再添新成员。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两地“跨省通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通办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日常业务的沟通协同、交流学习机制,健全相关业务标准规范,推动“跨省通办”有序高效开展。
开放平台再上新台阶。临港新城综合码头于2022年5月28日开港运营,唐家渡一类水运口岸8月3日通过省级预验收,力争年底顺利通过国家层面验收。积极推进推动沿江县市区与宁波舟山港开放合作,港口联动合作事项纳入黄冈与宁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深入开展海关AEO企业认证,加大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力度,积极申报建设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累计落实2022年外贸奖补资金744万元。创成英山省级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和黄州医药化工、武穴专业化工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外商投资展现新作为。清理修改1件与《外商投资法》不相符或有抵触的文件。出台《黄冈市产业招商扶持办法》等优惠政策,11家企业享受省级外经贸专项资金304万元,1家企业享受引资落户奖100万元,5家企业享受市本级到资奖励148.65万元。
坚持守正创新 打造特色品牌
科长干得怎么样?市场主体说了算。2022年7月2日上午,我市召开“市场主体评议科长”工作推进会,由到各个政务服务窗口办事的市场主体参与测评全市承担政务服务的63名科长,采用抽样调查、好差评系统评分、问题投诉等方式开展评议,倒逼科长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县一级同步推进市场主体评股长。
通过市场主体评议倒逼各部门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此经验做法被省营商办推广。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成果丰硕。2022年10个县(市、区)共申报105个先行区创建改革事项,其中30个创建事项获得试点资格,改革事项试点个数在全省排名第四位。
“营商环境大讲堂”提升基层业务水平。由市级17个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牵头单位分管领导轮番上台,结合第三方评价反馈情况,阐述当前黄冈水平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标一流标准和典型经验,以生动详实的典型案例作出解读,市县两级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
谋划两批创品牌树标杆改革项目。为加快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黄冈品牌,市营商办积极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从“小切口”入手,推动改革项目落实落地,共谋划了2批次50个小切口创品牌树标杆改革攻坚项目。团风县“首席服务官”制入选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近悦远来,归如流水。良好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影响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因素,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市营商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营商环境奋进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攻坚突破,推动进位提升,以更优环境催生更强“磁场”,为市场主体提供发展壮大的沃土,促进黄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