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王大伯,今年73岁,长期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一直依赖药物控制病情并保持相对稳定。
大约半年前,他突然出现心绞痛症状,急需抢救。经过检查,发现他的血脂偏高,医生建议他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以控制血脂。
出院后,王大伯积极寻找能降低血脂的饮食方法。偶然间,他了解到了“青菜豆腐饮食法”,据说这种饮食模式对降低血脂效果显著,甚至能使血脂恢复正常水平。
于是,王大伯开始坚持只食用青菜和豆腐,拒绝摄入任何动物性食物,甚至连鸡蛋也不吃。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他频繁出现头晕、恶心、失眠等症状,甚至站立都感到不稳。前往医院检查后,被诊断出患有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和营养不良,急需住院治疗,以免并发脑水肿,造成脑疝和呼吸衰竭,威胁生命。
医生推断,导致他需要住院的元凶正是他的饮食习惯。王大伯开始质疑,难道不是说吃素对降血脂有好处吗?为什么自己反而因此入院了呢?
只吃素不吃肉,能降血脂?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能力逐渐下降。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减少动物性肉类的摄入确实十分必要。然而,过度的矫枉过正,完全不吃肉类反而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蛋白质可能导致皮肤、骨骼、肌肉、大脑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人,蛋白质缺乏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消化不良、皮肤老化等问题。
其次,贫血是60岁以上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与营养不良有关。贫血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使是轻度贫血,也可能导致长期疲劳、精神不济、关节疼痛、呼吸不畅。贫血与急性心肌梗塞、认知能力下降和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流失成为一个常见现象,这增加了骨质疏松的风险。人体的肌肉组织中有20%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长期不摄取足够的肉类可能会加重肌肉流失速度。
因此,对于稍长年龄的人来说,每餐都适量摄取肉类是明智之选,但前提是要科学合理地食用肉类。
中老年人如何科学吃肉?
科学食用肉类有着重要的营养原则。首先,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肉类和豆类食物。根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老年人每餐都应摄取一定量的肉类和大豆类食物,每日应保证摄入120—150克,其中鱼、畜禽肉为40—50克。此外,建议每天饮用300—400毫升的牛奶及其奶制品,以补充蛋白质。
在选择肉类时,应优先考虑两种肉,即鱼肉和禽肉。
首先,鱼肉蛋白质丰富且脂肪含量较低,特别富含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代谢,防止脂质堆积,从而有助于降低血脂。此外,鱼肉的结缔组织纤维较少,肉质柔软,易于消化,尤其适合嚼咽能力减弱的老年人食用。
其次,禽肉也是理想的选择,因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大部分禽肉是瘦肉,含有较低的脂肪量,尤其是鸡胸肉。
禽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铁、锌和硒,对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血液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建议每日摄入40—50克的禽鱼肉,以满足每日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
中老年人如何正确降血脂?
高血脂与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若想恢复理想的生理数值,关键在于调整饮食,遵循“一少一多”的原则。
首先,要减少摄入“坏脂肪”。过量摄入食物中的饱和脂肪会升高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以植物油取代动物油,尽量减少摄入油炸和肥肉,多选择鸡肉、鱼肉等优质肉类。此外,高含糖食物如蛋糕、馒头等过量食用也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
其次,应增加摄入“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研究显示它可以减少人体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有助于控制血脂。亚麻籽油、粟米油、橄榄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富含植物固醇。而腰果、杏仁、开心果等坚果(适量摄入,热量较高),以及花椰菜、橙、香蕉、杏、牛油果等蔬果也是植物固醇的良好来源。
此外,除了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戒烟限酒。酒精会促使身体合成胆固醇,因此尽量避免酒精的摄入。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定期运动也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进行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运动,每天保持大约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降血脂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患者需保持耐心,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