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林黛玉的才华,是无可否认的。
在古代那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林黛玉不仅善于吟诗作词,还有着强烈的个人思想意识,和大多数女子截然不同。
她蔑视功名权贵,作为和贾宝玉一样的封建叛逆者,她从来不规劝贾宝玉走仕宦道路。她虽然看似弱滴滴,但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大观园,却能灵活应对各种棘手问题……可见这女子并不一般。
林黛玉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读书君给大家总结一下,关键点其实就几个。
一、父母都是文化人,家境优越
林黛玉的父亲是林如海,母亲是贾敏。这两人,身份都不一般。
林如海是探花郎出身,升兰台寺大夫,后被皇帝钦点任巡盐御史,是个日进斗金的肥差,为官多年,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财富和身份地位。当然,不仅是本身优越,其林家祖上也是列侯世家,到了林如海这里已经业经五世。
贾敏是贾母之女,出身书香门第,同样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出生。
两人都是文化人,知书达理,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在当时的社会,已经秒杀了绝大多数人。
光从基础上来说,林黛玉的文化就不可能太差。
这点,放在当今,也基本上没变。
看看那些高知富贵家庭的孩子,即便小孩再差,也不会差到太离谱去,因为基本的框架在那里,底子必然要在。
不信,且看那些家道中落的高知人群们,即便落魄了,文化和气质还是在的。看看那些商贾人士,即便再穷困潦倒,做生意的那些灵活的思维逻辑想法还是在的。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鼠的儿子即便再差,也会打洞,这是基因决定的。虽然这比喻放在这里有些不太适合,但是道理相似,以上例子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非常注重文化教育,对林黛玉的教育也十分看重。而林如海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家中藏书极多,对于女儿的学业也十分关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林黛玉的文化素养自然不俗。
二、从小被当成男孩子培养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家庭观念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肩负着养家糊口,光宗耀祖的重任。
林家虽然列侯世家,书香之族,不过,很遗憾,到了林如海这里,已经是支庶不盛,人丁不旺,几乎已经是断了所谓的“香火”。林如海到了50,虽然有几房妾,但是都没个儿子。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其实是生有一子的,但是三岁就夭折了,最后就剩林黛玉一个女儿。林家也为此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没有儿子,女儿长得又聪慧秀气,林家夫妻二人便将林黛玉当成了儿子来养,教她读书认字,给她请家庭教师。
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也并不是一般人,这位被叫为贾雨村的人物,在整个《红楼梦》中所被描写的片段不多,但是却贯穿着整部书的叙事,是个重要的人物。
贾雨村是什么人呢?有学者曾研究过他的原型,认为贾雨村的原型是董邦达。董邦达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17岁中秀才,雍正十一年进士,后来官礼部尚书。此外,他还是个著名的画家。
也有学者认为,贾雨村的原型是鄂尔康。鄂尔康是谁呢?清朝满洲镶蓝旗人,6岁入学,17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康熙四十二年封为佐领,康熙五十五年被任为内务府员外郎。
当然,到底谁是原型,其实已经不算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知道贾雨村并非一般的乡下教书人,写字卖画人。其实文中也提到过一些,贾雨村“湖州人氏,诗书仕宦之族。”脂砚斋中就有批说“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
贾雨村在小说中以一个落魄的身份处境出现,之后在得到甄士隐资助后,中了进士,当了几年官。后来被参革了,最后才到了林家当教书先生。
能够考进士当上官的人,这水准放在那时候,绝对是鹤立鸡群的佼佼者,和如今我们的国考、省考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看看《范进中举》的故事,就略窥一二了,为了科举奋斗了35年才考上,可以想象其难度多大!这绝非只是故事本身,而是当时千千万万科考奋斗者的缩影写照,能考上的都绝非是一般人。
也就是说,给林黛玉当家庭教书的贾雨村,这水准放在当下起码也是一个教授级别的,可不是街边随便拉来的三教九流的混混教书先生。
一个好的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当然,贾雨村这个人物的形象是多样性的,其复杂性我们这里就不作过多论述。)
三、天赋和努力
除了家庭背景的影响,林黛玉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也是她文化才华的重要来源。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从小便开始读书识字,尤其在文学和诗词方面有着不俗的造诣。这得益于她天赋和努力的双重作用。
当然,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从不愁吃喝,锦衣玉食,闲暇时间多。这给林黛玉带来了太多忧愁善感的时间外,还有博览群书、吟诗作画的时间。
这要是放在贫穷老百姓家,哪里有那么多闲情给你忧愁善感,干活还来不及,吃了上一顿没下顿的。没钱使人发疯的日子,唯有像老牛一般干活,才能保证不被饿死!当然,这放在古代,拼了老命刚,还不一定就能吃饱饭。
除此之外,古人可没有像现代人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娱乐方式,什么上网、打游戏、看电影,刷手机……就光不用出门的消遣娱乐方式就多种多样。而在古代,大抵就只能看书认字了。
何况,在古代,姑娘一般都只能被束缚在家,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可比不过现在的女孩们,天天能出门逛街,买衣服,喝奶茶,看电影……
天性多愁善感,喜欢读书吟诗,时间又充沛,家中藏书多,读书氛围好,这些都给林黛玉创造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机会,成就了她的文化底蕴。
四、外祖母家的教育
虽然林黛玉去外祖母家没有系统性读书,但是她的外祖母家也是她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红楼梦》中,贾母是一位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的人,对于家中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看重。而林黛玉作为贾母的外孙女,自然也受到了贾母的关注和教导。
举例来说,在书中有一段描写贾母教导林黛玉的情节:“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就罢了!’”
这段描写说明了贾母非常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而林黛玉作为她的外孙女,自然也耳濡目染受到了她的影响和教导。
综上所述,林黛玉的家庭背景和父母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启蒙教育。她的父亲博学多才,家中藏书极多,为她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而她的母亲也非常注重文化教育,对她的学业有着很高的要求。
此外,林黛玉自身也具备天赋和努力,对于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功底。另外,以及寄人篱下受到的文化熏陶等,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她出众的文化素养和才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