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郑旭)“前段时间,我们组织了一次绣娘的培训,现在来了新订单,大家所学马上就派上了用场。”4月1日,施秉县马号镇六合村刺绣生产车间内,绣娘们正聚精会神飞针走线,贵州苗腾刺绣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潘阿香高兴地说,“有的订单一件就能赚500元,最少的一件也能赚8元,绣娘们学了新技术马上就能赚钱,都很有干劲。”
苗绣是中华古老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早在2006年5月,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随着非遗文化之美屡屡出圈,苗绣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过去藏匿于深山的苗绣逐渐被大众认识喜爱,越来越多的绣娘们靠“老手艺”在家门口吃上了“技术饭”。
“我自幼跟着母亲学习苗画、刺绣,对我来说就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件事。”六合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传承人刘水友说,以前她们都是做给自己和家人穿,现在村里的大学生毕业后回来开了公司,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把苗绣产品卖到了大城市,让她们靠自己的手艺赚钱,生活变得更好了。
据介绍,近年来,施秉县依托独特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创新探索“非遗+”经济发展新路径,吸引特色民族文化加工企业进驻,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苗族刺绣产业链。同时,采取“公司+实训+农户”的模式,将企业生产链延伸至村寨,订单直接与农户对接,让苗族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与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8: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