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传统与现代共舞 非遗与数智相融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7 06:19:00 来源:贵州日报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丹

借“数”换挡,以“新”发力,2020年8月,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建设第一期数字化、智能化苗绣生产线,数字化项目的实施,机绣生产线的投入使用,让原本制作时间长、市场价格高的苗族刺绣实现规模生产,以前需1个绣娘10天才能绣好1个的蝴蝶纹样,现在1台机器1天就可以完成120多个。该公司引进沿海地区纺织行业先进的刺绣技术,不断契合当代人消费新需求,将苗绣与家装装饰画、墙布等家居产品进行结合,打破苗绣仅适用于服装饰品等小面积刺绣的生产模式,通过做大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苗族刺绣,更有利于苗绣的传承发展。

一条马路,如一道“分界线”,将数字化苗绣云工厂与绣坊、织坊、染坊及非遗苗绣体验中心分隔开来。又似一条“纽带”,把现代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非遗文化连接起来。

盛夏7月,记者走进位于施秉县桃子湾工业园区的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这里,文化与科技、传统与现代、守正与创新的共生与融合,令人印象深刻。

“把市场做大,以产品养作品,以商养文,这是公司探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龙宇说,去年,公司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

哒哒哒、哒哒哒,数字化苗绣云工厂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上,细细的针头迅速将五彩丝线在布料上勾勒成画。马路另一边的绣坊里,绣娘们或安坐一隅,或围坐一起,享受一针一线间岁月流淌。

数字化生产与传统手绣齐头并进,正是这家苗族刺绣企业的发展“密码”。

“如果没有创新发展,公司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光景。”龙宇坦言。

作为一家2006年注册成立,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观光策划等于一体的民族品牌文化企业,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遭遇“大考”。

“我们主要以旅游小商品生产为主,疫情期间,面对旅游市场的萎缩以及外贸订单的大量取消,到了不得不求变的时刻。”龙宇说,尽管自己和母亲龙禄颖早有共识要创新求变,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求变的步伐变得更加紧迫。

2020年8月,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龙禄颖从浙江考察归来,立即拍板投入1200万元建设第一期数字化、智能化苗绣生产线。

“作为一名‘90后’,我钦佩母亲的魄力与眼光。”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龙宇,从小跟着母亲走村串寨为苗绣奔波,耳濡目染之下,也将对家乡以及传统苗绣文化的热爱深植于心,2016年,大学毕业一年后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携手做强苗绣产业。

通过数字化项目建设实施,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不仅能实现苗绣产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还能实时显示企业生产进度、质量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及成品数据,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互联互通,使企业转变成数字化互联工厂,更高效、更智能。

“1个这样的蝴蝶纹样,1个绣娘10天才能完成1个,但1台机器1天就可以完成120多个。”在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化苗绣云工厂,龙宇指着数字化苗绣生产线上正生产的产品介绍,公司引进了沿海地区纺织行业先进的刺绣技术,不断契合当代人消费新需求,将苗绣与家装装饰画、墙布等家居产品进行结合,打破苗绣仅适用于服装饰品等小面积刺绣的生产模式,将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中,拓展了市场。

在龙宇看来,苗族手工刺绣耗费时间长,精致化程度高,市场价格昂贵,更适合走高端、小众路线。而机绣实现了规模生产,题材、大小、表现形式都没有局限,更加大众化,贴近现代生活所需。数字化项目的实施,机绣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并不意味着会对苗族手工刺绣造成冲击。相反,通过做大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苗族刺绣,更有利于苗绣的传承发展。

记者了解到,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锦绣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带动1297名苗家农妇就业增收。

从纯手工刺绣到手绣、机绣“平分秋色”,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守正创新传承苗绣,以数字化赋能推广苗绣,数字科技与传统苗绣相得益彰、相互成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苗绣传承人龙禄颖 巧手助力乡村振兴
...上下穿梭间诞生。龙禄颖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省级非遗苗绣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苗绣的龙禄颖,早年曾在广东省深圳市
2023-10-22 16:03:00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吴昌前 彭刚 摄影报道绣机“哒哒哒”地响个不停,还时不时传来一阵讨论声和欢笑声。11月17日,厂里又来了一群采购商,运营总监龙宇正带着大家参观生产线。施秉县舞水
2023-11-21 06:06:00
【高质量发展看贵州·海报】施秉苗绣:针为笔线为墨 千年技艺闯“世界”
...一针针绣出来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在位于施秉县桃子湾工业园区的舞水云台,“指尖技艺”的苗绣大放异彩,收获国内外大量订单。文案:王珏设计:刘丽蓉一审:罗亚楠、邵梦洋二
2024-01-03 12:40:00
苗乡反诈春风劲 共筑安全防护墙——贵州银行施秉支行开展\
...安全的“防护剂”。苗语课堂话消保,刺绣工坊传真情。施秉县舞水云台公司是当地的一家集刺绣生产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观光策划等为一体的民族品牌文化企业,该公司的绣娘多为当
2025-03-20 12:51:00
...在来了新订单,大家所学马上就派上了用场。”4月1日,施秉县马号镇六合村刺绣生产车间内,绣娘们正聚精会神飞针走线,贵州苗腾刺绣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潘阿香高兴地说,“有的订单一件就
2024-04-11 06:02:00
贵州施秉:“非遗”焕发新生机
11月13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的一家苗绣作坊里工作。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不断培育和打造苗族刺绣特色产业,引进特色民族文化加工企业,形
2023-11-14 00:55:00
“绣针”功夫绘新生活“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研学团走进施秉
...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苗绣”活动在贵州省施秉县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举行,此次活动为期一周,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老挝、阿富汗、尼日尔、巴基斯坦的6位
2023-08-28 22:54:00
...绕苗绣发展的品牌活动。《苗绣助力就业减贫——贵州省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贵州舞水云台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入选2
2024-02-21 06:09:00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
...人日益减少的局面,2011年以来,她跋山涉水,走访记录施秉县及周边县市各苗族村寨的刺绣技术,创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每年在县内外少数民族村寨以及县内移民安置区
2023-09-02 14: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环路史村警务站附近发生车祸,有群众受伤急需处置。”8月19日9时50分,邯郸机场急救站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不到半分钟
2025-08-22 08:00:00
古县街道: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品质新画卷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一块区域链接着历史与未来,古县街道就是这样一处正经历时代变迁的地方。其围绕“提振精气神,建设未来城”总要求
2025-08-22 08:02:00
移风易俗进乡村 文明新风扑面来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延伸,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山东省招远阜山镇组建由镇干部、村“两委”成员
2025-08-22 08:04:00
三个全国第一,山东潍坊安丘铸就“世界菜篮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通讯员 郑晖盛夏时节的山东潍坊安丘,再次成为全国农业瞩目的焦点。在凌河街道的汇海生态农场,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
2025-08-22 07:56:00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5-08-22 07:58: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诗漾古丝路 文润铁门关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侯淼)8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
2025-08-22 07:58:00
你的声音,河南的未来!“十五五”规划邀您建言献策
大河网讯 未来五年,你期待家乡有哪些发展?河南喊你来“出主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2025-08-22 06:39:00
新华社记者 高敬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
2025-08-22 07:13:00
阳光“生金” 零碳“淌银”
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4500亩生态茶园美如画卷。市民从赭洛山一跃而“飞”,借助滑翔伞游览九华村生态美景。九华村家家户户屋顶上装满了深蓝色的光伏板
2025-08-22 07:39:00
燕子矶新城地标 城市综合体项目亮相
8月21日,南京燕子矶新城燕江新城站城市综合体项目外立面亮相,现代流线型设计与多功能复合形态引发市民期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
2025-08-22 07:39:00
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
会跨陡坡上台阶,市公安局参与研发的排爆机器狗红了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苏超”安检中投用的警用机器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赵阳记者张彪)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近日,第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包括南京江宁横溪街道横山村上庄等5个村落在内的70个村落入选。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
2025-08-22 07:40:00
南京112所驾校、3100余辆教练车完成终端升级上车刷脸记学时,课时达标才约考南报网讯(记者吴春霞)暑假期间,南京市驾培市场也迎来考驾照高峰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清晨的瑞金里REPARK,24小时健身房里已有了周边老人锻炼的身影;夜幕低垂,街区中庭的多彩活动丰富着周边居民的生活
2025-08-22 07:41:00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孙瑛娜 通讯员 邱杨 焦聪 德州报道
2025-08-22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