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纳溪区合面镇: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6 18:34: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年以来,在纳溪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合面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局,在稻渔园区、边域治理、中药材园区等中心工作上充分发挥红色堡垒作用。

突出主责主任,在规范党务上出实招

纳溪区合面镇: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以上半年各级巡视巡察为契机,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抓基层党建基础”专项活动,全面清查镇属党组织日常党务工作,建立6类共性问题台账,目前均已完成整改销账。编撰《合面镇2023年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并印发,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落到实处。灵活用好“AI党务云”微信小程序,加强在外党员管理,增加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有力有效,在乡村振兴上下实功

坚持“支部建在产业上”,积极响应党建地图“填图行动”。整合稻渔园区核心区凤坪村、太山村、双凤村党组织力量,成立园区临时党总支1个,持续落实镇党委掌“舵”、支部划“桨”、党员扬“帆”的“三四五”工作法。上半年在推进园区油茶建设项目中,临时党总支全体党员干部临危受命,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做通超200户群众的思想工作,征地超千亩,使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加大临时党支部对中药材园区建设的助推作用,用好“1+3+1”党建工作法,依托“土专家”团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项目招引小队,顺利协助昊柏农业公司建成“官天山”中药材初加工厂,助力园区面积超2000亩。

着力做好做亮,在纳江党建上求实效

聚焦“揭榜挂帅”课题榜单,按照纳江“宜泸一体化”党建合作示范区总体要求,依托两地四镇的比邻优势,通过“5+1”模式,合面镇与江安相邻三镇召开联席会1次,制定全年“五个一”共建清单,即组织一个联席机构、共建一片联防网格、共享一张农产品销售网络、组建一批“土专家”队伍、开展一场“农民运动会”,厘清联建的步骤图和时间表。聚焦两地联防联治的需求,妥善解决跨域纠纷5个,边界治理效能已初显成效。(供稿:纳溪区合面镇 文良旭 董思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纳溪区合面镇:黄桃喜获丰收 乡村振兴添动力
四川新闻网消息 在纳溪区合面镇杏花村,一片金黄的黄桃种植园迎来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丰收时刻,村干部和农户们都忙碌于果园中,采摘着丰硕的果实,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杏花村
2024-06-18 16:44:00
纳溪区合面镇:“丝袜奶茶”开辟红薯身价翻倍新路径
...品销售。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致富、乡村振兴。(供稿:纳溪区合面镇 秦小红 董思孟)
2023-12-05 11:20:00
纳溪区合面镇:悠悠赤子心 照亮家乡路
...12公里,受益群众达高达1.5万人。于明俊现已超70岁,是纳溪区合面镇中心场人,他经过50多年在外辛苦打拼,现任四川纳建公司董事长。凭借严格管理和过硬质量,他经营的四川纳建公
2023-07-10 10:37:00
纳溪区合面镇:发放油茶“振兴苗” 拓宽群众“致富路”
...业发展,多形式多措施扩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供稿:纳溪区合面镇 董思孟 秦小红)
2024-04-10 12:29:00
泸州纳溪区:18万亩再生稻喜获丰收
...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天仙镇将军村农户收割再生稻。纳溪区委宣传部供图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泸州市纳溪区正做好秋收、秋种、秋管“三秋”农业生产,冲刺全年生产目标任务。目前,纳
2023-10-12 14:35:00
纳溪区合面镇:巧手趣制作 妙笔皆生花
...团委、关工委充分利用“流动少年宫”的灵活优势,走进纳溪区合面镇四平村童伴之家,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孩子们一起自由快乐地成长,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将温暖送到他们的身边。
2024-04-01 19:13:00
纳溪区合面镇:打好食品安全“整治仗” 守牢精铸小镇“生命线”
...切实保障市场销售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供稿:纳溪区合面镇 董思孟 秦小红 孟春旭)
2024-02-20 15:04:00
纳溪区合面镇:抓好三个点 推动稻渔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
四川新闻网消息纳溪区合面镇位于泸州市纳溪区西南,镇内拥有良田万亩,适于农业深度开发,素有“纳溪小粮仓”之美誉。纳溪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位于合面镇西南部,共涉及7个行政村58个
2023-09-06 11:51:00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爱心书记,恪守助人理念|带领群众将穷山村嬗变为产业强村
...网消息从不通公路、走路到镇上需6小时的偏远乡村,到纳溪区最早实现“组组通”水泥公路的乡村,纳溪区大渡口镇原金竹村(现太和村)实现了华丽蜕变,而这离不开返乡作贡献的钟传杰,他不
2024-04-25 16: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