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利用建筑零件设计作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家进校上课
光明“科技课程”别样精彩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都市报 联合主办
温都讯 “加油!加油!”3月19日上午,15名“大力士”铆足了劲,在操场上和大气压来了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在温州市光明小学科技课程启动仪式上,生动有趣的马德堡半球拔河赛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我以为很容易拉开,没想到这么费力!做实验太好玩了。”刚体验完拔河的胡弋航同学兴奋地说。
现场,该校领导和学生代表共同按下手印,正式启动科技课程。该科技课程包括“小小鲁班”和“小小摩根”两项,由光明小学联合国科温州研究院英才科创学院共同开设,邀请科学家入校和学校科学老师一起上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小小鲁班”课程内容为建筑零件探秘,孩子们通过建筑中的地面、墙、门窗、屋顶、廊等要素进行想象和创造,设计出建筑作品。四(2)班的刘乐泽是该课程的学员。他说:“在课程中,我们会动手制作一些模型,这在之前的课堂中是没有体验过的,每次搭完我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小小摩根”课则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机器人编程,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掌握AI基本技术。五(3)班的王琰格说:“在电脑室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代码让小车动起来,同时还可以调整它的动作,好像自己有魔法一样,太好玩了。”
李玲琍是国科温州研究院派驻该校的科学副校长。她希望通过国科温州研究院英才科创学院和光明小学的联动,深入实施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从“知识输入”转向“科创输出”,为同学们打造多彩有趣的科学探索课堂。
学校负责人介绍,国科温州研究院研发的“小小科学家”科普教育系列课程在鹿城区小学还是首次引进,主要面向四、五年级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都在发光。这些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很多元,但缺少接触此类科学课程的平台,因此我们一方面引进课程,让科学家进校园,打开学生科学视野,另一方面组织科学老师进行课程教研,提升教学水平,接下来,我们将计划对学校空间进行改造,打造更多的科创空间,让更多学生不出校门感知前沿科技。”
■温都记者 姜瑾瑾 实习生 曹琪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